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Uber不只在台灣碰壁,連發跡地加州都恐失守?看一份法案如何成它最大夢魘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Uber不只在台灣碰壁,連發跡地加州都恐失守?看一份法案如何成它最大夢魘

Uber不只在台灣碰壁,連發跡地加州都恐失守?看一份法案如何成它最大夢魘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鱸魚
獨立觀點 2019.07.18

Uber駕駛是零工還是員工?這個問題聽起來好像不容易回答,但是如果換個方式問,答案就會立刻浮上檯面。如果我家裡的水龍頭壞了需要找人修,毫無疑問那個人不能算是我的員工,他只能算是零工。這似乎是全世界的共識。

加州勞工法對這項共識規定得非常清楚。以修水龍頭為例,要符合「零工」的定義,必須下面三個條件同時成立,缺一不可:

1. 我不能制定他的作為和收費。
2. 修水龍頭不能是我的商業模式。
3. 他有自由接別的案子,也有自由決定要不要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把問題拉回主題,你會發現答案非常明顯,Uber問題也跟著變大了。Uber 駕駛只符合最後一項規定,前面兩樣都不合格。所以依照加州法律,Uber 駕駛算是員工而不是零工。

首先,Uber 駕駛要加入前,人、車都必須經過審核,加入後又必須遵從Uber所有規定,收費標準也完全由Uber制定。至於第二項就更不用講了:Uber 的商業模式就是大眾運輸,那是它存在的唯一原因。如果僱來的零工不能從事大眾運輸業,那這場戲根本就唱不下去了。

其實這項法律條文早就存在,只是過去沒有零工式經濟攪局,所以一直沒有認真去執行。去年4月加州最高法院首先發難,判定零工經濟工作者算是員工。但是法院沒有立法權,而且那只是單一判例,對於Uber 並沒有造成立即的影響。

然而茶壺裡的風暴並沒有平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7月10號,也就是上周三,加州州議會終於無異議通過,零工經濟體制下的工作者,必須以零工法界定。現在提案已通過,今年9月就要交付加州參議院表決。如果表決通過,那表示加州現有的15萬Uber駕駛都可能在一夕之間由零工變成員工。駕駛們都會撃掌叫好,但是Uber問題就大了。

其實Uber在提案通過的前一天,曾經以每人25至100美元不等的代價,招集駕駛到州議會門口抗議,反對由零工變員工。結果這一關沒擋住,Uber現在又動員所有「零工式經濟」同業以龐大的律師團,竭盡所能要阻擋這個提案在9月進入表決。

為什麼Uber 這麼怕零工變員工 ?

零工與員工的區別

零工與員工最大的區別是,員工必須受到勞基法保障──這包括最低工資保障、夜間及周末、假日加倍計薪,所有車輛保險、損耗、油費與維修都必須由公司提供,外加休假、健保、福利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失去工作的時候,還可以領到失業救濟。這一切當然都來自雇主的口袋。

所以正式升格成為員工一直是Uber駕駛極力爭取的。去年9月,在加州最高法院界定為員工的判例出爐之後,Uber駕駛藉勢順水推舟,向聯邦法庭提起集體訴訟,要求聯邦政府也做同樣的認定。但這個案子被法庭潑了一盆冷水駁回。所以目前在美國這個案子是中央與地方不同調。

只是加州的法令一向有帶頭作用,後面會有哪些州或哪些國家跟進還不得而知──事實上英國最高法院也為這個議題展開半年的纏鬥。不管英國最後如何判定,Uber在駕駛人數最多的加州,很可能兩個月後就會失守。Uber全球營收最高的三大都會區–紐約、洛杉磯和舊金山,有兩個在加州。 所以加州這個惡例絕對不能開。否則後面很可能兵敗如山倒。

是機會還是壓榨?

上個月到猶他州出差。回程從鹽湖城市區叫了一輛Uber到機場。駕駛是一位70多歲白髮蒼蒼的老先生。我們聊到Uber收費。他怨聲載道地說價錢被壓得太低,根本沒錢可賺,但大家都是抱著「有總比沒有好;你不做有別人要做」那種認命心態。所以這似乎也成就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當時下大雨高速公路又堵車,15分鐘的路走了35分鐘。那一趟車資是美金9.6美元,Uber扣3成,再扣除油錢、折舊、維修和保險,那一趟他實際拿到的連4塊錢都不到。35分鐘賺4塊錢,這幾乎是最低工資的一半。有時想想真的不知道Uber 帶給他們的是機會還是壓榨?

不久前舊金山的 Uber駕駛才走上街頭,在Uber總部門口抗議酬勞太低,無法在舊金山生存。其中最醒目的標語寫的是:

Uber CEO:年薪4500萬 vs. Uber駕駛:每小時9元!

舊金山的法定最低工資是每小時15元,但是舊金山Uber駕駛的平均時薪只有9元。另外還有標語寫著「你住豪宅,我們睡車上。」Uber有25%的駕駛因為舊金山房租太貴,只能負擔得起150公里之外較便宜的偏遠城市,所以晚上常常就在大賣場停車場過夜睡車上,第二天一早可以繼續做生意。他們很多後車廂都放著寢具。

如果這些人都升格成為員工的話,等於平均加薪將近7成──這還不包括夜間及周末假日加重計薪。Uber 駕駛很多都是在夜間及周末假日兼差。

如果Uber必須被迫把全球3百萬駕駛都歸類為員工,它的營業成本最少會提高3至4成。

還能撐多久?

今年第一季Uber 虧了10億美金。2018年Uber一共虧了30億美金。彷彿生意做得越大虧得就越多。這頭如此虧損,另一頭又把價格壓到最低。所以這種令消費者鼓掌叫好的廉價模式根本就不可行。但是他們仍以市場一半的價格,幾乎把傳統計程車產業剷除。現在敵人消滅,市場也拿到了,那下一步呢?一季虧損10億美金的大洞要如何補?是漲價還是再壓低駕駛所得? 那邊已經走上街頭了,酬勞還壓得下去嗎?

如果是商品的話,Uber 的作為就叫做以低價傾銷掠奪市場,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應該是要調查的,但是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輿論。

Uber 敢肆無忌憚地虧損,是因為賺錢根本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先是要拿市場,有了市場以後,就是要資料。他們看中的是下一階段的自駕車,現在只是過渡時期。未來要走入自駕領域,最重要的就是AI背後所需要大量無所不在的資料。現在全球300萬的Uber駕駛也就順理成章成了收集資料的工具。也許他們打的算盤是咬牙撐著,等待自駕車到臨那一天。

只是加州這突如其來零工變員工的法律,打亂了他們的如意算盤。如果全世界都跟進,Uber可能變成300萬員工的超級大僱主。這種光環他們絕對擔待不起。所以現在他們忙著打官司,要把這把野火熄滅。跟全球的地方政府打官司,似乎成了這家公司的另類行業。

如果「零工變員工」的野火真的燒起來,我很懷疑Uber還能不能撐到自駕車到來那一天。

責任編輯:陳慶徽
核稿編輯:洪婉恬

作者簡介:

鱸魚

在翻譯出版了18本當代文學名著之後,鱸魚決定跟別人一樣出國唸電腦,到了矽谷做了工程師。糟糕的是他竟然做得很成功,讓他一直不想覺悟。現在兜了一圈,他又回頭開始寫作。鱸魚以敏銳的觀察力來看世界所看不到的矽谷人與矽谷事,以詼諧感人的敘事能力,告訴世界矽谷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Uber 大夢 加州 法案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