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嘉義縣:受先天經濟條件限制,自有稅收年僅21億餘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首度揭開財政黑洞
首度揭開財政黑洞

焦點 | 時事分析

嘉義縣:受先天經濟條件限制,自有稅收年僅21億餘元

2014/04/16

貴周刊根據國內財政學者,依據地方政府91~101年度總決算資料,以現金償付能力等四大面向作為各縣市政府財政體質評比指標,分1~6級為財政能力,評比結果本縣財政體質第4級,本縣回應如次:

一、依據本評比結果分析,財政較佳之縣市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及嘉義市等,財政昏迷指數落入5-6之間屬後段班,而財政極其困窘之宜蘭縣、南投縣、台南縣及苗栗縣昏迷指數在3-4之間屬中段班,尤其本縣在財政部財政等級之分類為第5級,屬財政最差之縣市,惟本評比結果本縣為3-4級屬中段班,顯見本該評比結果與全省各縣市實際財政狀況有明顯之落差,所設定之指標,恐不符政府財務實情。

二、嘉義縣為典型農業縣,受先天經濟條件限制,工商業不發達,自有稅收年僅21億餘元,為全省倒數第三,收入財源不敷支應基本人事費、法定支出及經常性業務費,需高度仰賴中央補助款挹注,惟中央以受限財政收支劃法等規範為由,未能核實撥補,導致每年資金缺口達30億元,且逐年擴大,縣庫調度窘迫,左支右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在基本財政需求無法滿足情況下,雖撙節開支及勉力開源,自力開發大埔美等工業園區涵養稅源,惟開源不易,杯水車薪,為兼顧縣民權益及縣政建設之需,不足經費不得已仰賴舉借債務彌平,負債長年累積,惡性循環,截至103年3月底止,累計負債200.61億元,債限比率46.89%,瀕臨公共債務法預警門檻,無法再舉債籌措財源,財政惡化痛苦指數破表,已成為本縣難以負擔之沉重包袱,及阻礙發展絆腳石。

四、造成地方政府財政困窘主要原因,係中央政府資源長期劃分不公,尤其在六都成立後,未升格之縣分,經濟發展條件本較直轄市落後與弱勢,中央應本濟弱扶貧精神雪中送炭,多加扶助,但事實不然,卻以「重直轄市、輕縣市」心態,修正攸關地方財源劃分之「財政收支劃分法」,長期獨厚直轄市、漠視縣(市)生存發展權益,值此中央修法之際,本縣除聯合雲林、屏東等縣,提出共同建議修正版本,並積極透過媒體、黨團及立法院,籲請中央重視農業經濟弱勢縣份財政困境及兼顧競爭立足點,整體考量工商業縣(市)與農業縣之個別財政需求,合理分配國家資源,促進地方財政均衡發展,落實財劃法調劑貧富縣(市)財政盈虛之立法精神,秉持公平正義原則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

五、另在公共債務法修正方面,通過版本對直轄市錦上添花,大舉提高其債限為縣(市)5倍之多,為其解除債務危機,藉舉債加速建設,卻無視未升格縣(市)地方政府財政困境,債限破表或瀕臨預警門檻危機,抹煞縣市生存空間,及隨時面臨員工薪水斷炊、社會福利縮水及建設停擺之窘境,更導致國家資源嚴重分配不均,造成「富市、窮縣」差別待遇,未升格縣分注定發展邊緣化,縣民淪為次等公民,財政雪上加霜,岌岌可危。 六、本縣呼籲及懇請中央未來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應兼顧國家整體發展為前提,公平、合理分配各級地方政府錢與權,以助縣(市)政府擺脫入不敷出、以債養債惡性循環夢靨,為乾涸的地方財政,適時注入活水以為解套,使縣市與六都經濟發展並駕齊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稅收 中央 條件 嘉義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