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從策略到實踐,中山大學 EMBA 為產業獻策,助企業鍛造韌性、突破困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從策略到實踐,中山大學 EMBA 為產業獻策,助企業鍛造韌性、突破困境

從策略到實踐,中山大學 EMBA 為產業獻策,助企業鍛造韌性、突破困境
廣編企劃
2024/11/25

近年國際政經局勢、地緣政治衝擊,牽動全球經濟變化,台灣的科技產業受惠 AI 科技崛起表現亮眼,但傳統產業卻產業結構失衡、出口比重驟減等危機。為此,深諳策略分析的國立中山大學EMBA執行長林豪傑提出解方,剖析台灣產業現況與未來挑戰,並提出相對應對策略,助企業培植長期競爭力,迎戰時代挑戰。

2024 年末,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底定,川普確定將重返白宮,各界預期,美國的經濟政策將對台灣經貿產生直接衝擊;同時,烏俄戰爭、以哈衝突及南北韓緊張局勢等地緣政治因素交織。未來,身為全球供應鏈關鍵要角的台灣,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在動盪的國際環境中,台灣受惠 AI 科技快速發展,電子與資訊通信等科技產業表現暢旺;然而,於此同時,過去肩負台灣出口動能要角的傳統產業卻翻轉直下,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據台灣海關資料統計顯示,過去三年整體出口總額,電子、資訊通信等科技產業表現活絡,占比從2021年的50.4%,急速攀升至2023年的66.2%。而傳統產業,則從2021年佔比將近五成,急劇萎縮至2023年的33.8%。尤其,即使 AI 科技崛起,創造的就業機會也僅占總就業率的7.1%,間接抑制就業人口的薪資成長、加劇社會貧富差距。

台灣傳產內外夾擊:政經局勢動盪、產業結構傾斜

「傳統產業肩負台灣經濟穩定的重要角色,但現在,卻在全球變局中承受極大的壓力,」國立中山大學EMBA執行長林豪傑表示,受地緣政治衝擊,原物料價格與供應鏈穩定性雙雙受到波及,例如,烏俄戰爭、以哈衝突導致貴金屬與黃豆、小麥、玉米等穀物價格及運價飆升;而中美貿易戰則迫使台灣企業需建立第二條供應鏈,對中小企業造成成本增加等重大壓力。

雪上加霜的是,國內產業資源分配不均。林豪傑指出,政府研發資金與能源分配過度集中於科技業,「傳統產業作為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雇主,卻得不到應有支持。」

尤其,少子化危機讓中小企業經營更顯艱辛。「現在到處缺工缺人才,但年輕人畢業求職選擇更傾向科技業,即使中小企業能提供工作機會,他們也不願意投入,這對傳統產業的衝擊特別嚴重。」再者,台積電進駐南部,尚未帶來直接效益,卻已引起房價高漲,讓當地「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再加上高科技薪資吸引年輕人,再再對傳統產業造成影響。

即便如此,林豪傑仍相當肯定中小企業的韌性:「台灣中小企業的韌性很強,就像是踩不死的螞蟻,在逆境中仍能靈活應變,憑藉彈性與勤奮,找尋新的出路。」

變局中的解方,增強企業韌性的3大核心能力

面對內外夾擊,林豪傑建議企業需聚焦加值思維、供應鏈聯盟策略與跨界標竿學習等三大核心能力。

首先,他強調:「中小企業必須從減法思維轉向加值思維,專注於價值創造。」雖然台灣在生產製造領域表現一向出色,但多處於被動角色,難以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他認為,台灣中小企業具備高度彈性與抗壓能力,若能填補大廠忽略的市場縫隙,專注於利基市場,並運用少量多樣的加值研發技術,不僅可建立護城河,還能有效避開與大廠的直接競爭。

此外,林豪傑還指出跨產業聯盟的重要性,「不要再單打獨鬥,而是應該建立供應鏈聯盟,共同提供模組化或組合性的解決方案;像是台灣的鋼鐵業可以聯手,提升產業價值。」例如 MIH 電動車聯盟便成功集結不同領域的供應商,補足生態圈缺口,共同創造競爭優勢。

他還提到,在VUCA(高變動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的時代,長鞭供應鏈逐漸轉為短鞭供應鏈。「與當地建立強連結,快速應對急單需求,降低庫存壓力,同時與國外關鍵客戶合作,強化供應鏈穩定性。」例如萬海航運透過與當地客戶建立緊密關係,不僅能迅速回應急單需求,還能提前掌握商機。

最後,林豪傑強調跨界思維的重要性:「企業需跳脫傳統產業邊界,從別的產業或國家的視角審視自身競爭力。」他舉例,過去企業多只看到短程目標,卻忽略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例如底片相機霸主柯達瞬間被數位相機取代,即是忽視外部的技術變革所致。

「參觀展覽時,不僅應專注於產品端,還要探索其他領域的原材料或科技發展。例如參觀機械展時,也應關注新材料展,發掘未來應用潛力。」林豪傑分析,這種向外展望的視角,能幫助企業從需求端重新審視市場,綜觀時勢全局,抓緊轉型契機。

策略與實務並重,中山大學EMBA助力產業,開創新局

兼容理論實務、跨域學習與企業人脈網絡的中山大學 EMBA,為中小企業主提供因應時代變革必備的關鍵能力。

2024年全球最具權威《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世界百大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全球排行榜(Top 100 Executive MBA Ranking 2024)出爐,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 獲得第 87 名,穩居該排行榜百大名校,並且蟬聯全台唯一入榜的殊榮,深獲國際高度肯定。

「中山大學 EMBA 的核心在於跨域學習、理論與實務結合。」林豪傑指出,中山大學EMBA的課程設計強調實戰與應變能力的培養。課程中不僅有來自不同產業的業師分享實戰經驗,還融入許多當前熱門的技術領域,如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綠色能源等;此外,針對產業經營問題的企業開箱活動,「透過同學與學長姐的真實經驗、無私分享,讓大家在有深厚的信任基礎之下,深入了解每個決策背後的邏輯。」

中山EMBA前往美西雅圖海外研習及移地教學,持續與世界頂尖商學院、企業學習管理實務。

同時,中山大學還組織企業參訪及海外移地教學。「透過參訪當地企業並與教授交流,學員能了解不同國家的經營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廣的視野。」他補充:「中山大學EMBA的一大特色是人脈交流,透過綿密的校友網絡與互信的團隊文化,創造彼此緊密的連結,幫助南部企業家形成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

由中山大學EMBA發起的「徒步環島助公益.一里一千愛地球」,倡議「走到哪、捐到哪」「走一公里捐一千元」的理念幫助弱勢。

「我們的在校生跟學長姐之間有很強大的凝聚力,經常互相協助,特別是提供創業支持、事業交流等。」林豪傑表示,校友們的合作與互助精神,是中山大學 EMBA 文化中的核心價值,體現「中山人,一家人」的理念。

高雄市中山陽光社會關懷協會化身聖誕老公公,將聖誕禮物親自送達家扶中心,更邀請親子一同共享聖誕餐會,安排義診服務,用愛守護弱勢兒少與家人的健康。

透過深度的專業學術教育、職場實踐能力與跨領域合作,中山大學 EMBA 課程不僅有助拓展國際視野與培養創新思維,更能有效提升策略規劃、決策能力及領導管理技巧,讓學員獲得的全方位培訓,增強企業長期競爭力與產業韌性,使其能夠靈活應對國內外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與市場挑戰,因而成為許多企業領袖和高層管理者的進修首選之地。

中山亞太EMBA每年辦理論壇,邀請產、官、學專家及具經貿實戰經驗的企業主現身說法。
供應鏈 中山大學 AI EMBA 傳統產業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