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TAISE以教育為圓心 軸劃出環狀良性循環
從學者、立法委員到外交部長、駐英大使,且還是首任環保署署長的簡又新,或者自己都很難想像當年推動「外星寶寶」的窒礙難行,卻創下台灣回收在全球傲人之舉,劇情再次重演。
16年前,離開公職的他,在一些企業友人支持下,成立「台灣永續能源發展研究基金會(TAISE)」。那時的台灣尚未脫離「GDP思維」,經濟掛帥是企業生存保命單,但腦袋藍圖擘劃始終與國際保持同步的簡又新,反其道而行,引領著基金會投入那時方興未艾的「永續」行列;16年後,永續發展景況從無人問津到成為今日顯學,基金會發展也「從一群人在沙漠中行走」躍然成為「一群人齊跑」的軍者。
基金會以教育為圓心,就企業頒獎行動獎勵為初衷,至2023年底,軸畫出同心圓的成績單是;出演了525場演講、講論上千集廣播、累計超過近兩千場國際論壇與活動,比肩國際規範與趨勢,參與國家約有70個國家,且每週平均約有一至兩個國際參訪團至基金會取經交流。
從步履闌珊到開枝散葉,簡又新如何帶領TAISE走過16年歷程,成為先行者、創新者、更是翹楚?英特爾傳奇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有句名言:「唯偏執狂得以生存」,對於簡又新與基金會同行者來說,也正用自己的方式「顛覆永續商業生態系」,創新遊戲規則。(以下摘錄於《企業永續典範3.0 : ESG 如何從觀念到實踐?》簡又新第一人稱序文)
2023年,是重要的一年。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有193個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努力達成17項SDGs,今年恰逢歷程中間的一年。換言之,是永續發展國際化「期中考」,對於邁入第16年的基金會來說,等於是第4個五年計畫篇章的開啟。
我們這群人16年來致力推動永續發展,涵蓋氣候變遷、永續能源、生物多樣性等議題。我們參與了這場浪潮的起點,處於典範翻轉十字路口的我們,想要改變台灣、改變世界,但知易行難。因此,基金會跨出去第一步,就是要找影響力最大、資源掌握最多、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企業。
以獎勵取代質問 提解方面對現實
2008年首屆獎項命名為「台灣企業永續報告書獎」,評選依循就與國際聯結。儘管,第一年僅16家企業參加,5家入選,水準相較今日差距甚遠,但在當時已算是創舉。猶記得,那時還有人笑我們是在舉辦作文比賽,但批評或訕笑之人完全忘記一件事,這份作文考卷真難寫,光靠想像是不可能交卷的,必須要有成果才可能書寫成章。換言之,企業要有performance才寫得出內容。
藉由教育傳遞知識力量,將國際規範、課程帶進來,讓大家學習企業永續行動方案和報告書的作法。約莫4年時間培力,我們漸漸意識到企業對於永續認知水準慢慢提升,就將「報告書」三個字去掉,改稱為「企業永續獎」。
我們從需求中看見企業缺乏最佳實踐見習,那能帶動見賢思齊之益。因為與會者多是企業界董字輩、總字輩等高階經理人,互相學習外,還有peer pressure(同儕壓力),從競爭中成長。同時,開始辦課程,培養志工評審,作為基金會「企業永續大使」,目前完成培訓課程者近萬人,散佈於全台各地。也開始辦論壇,讓每個人來學習,甚至主動辦了一百場「大學講堂」,帶動大學永續熱潮。
打破線性思維 將永續從勸說拉至實踐
這是一個環狀良性循環。基金會辦培訓課程、大學講堂、CEO講堂、永續長沙龍等模式,分享企業最佳實踐案例,講解永續發展最佳理念與作法,如同企業管理Case Study(案例分析)作法一樣,具體且清楚。甚至還舉辦亞太永續博覽會,將具體成績單實體展示出來。
「淨零」學問不是只有愛因斯坦才懂,最好從鴻儒到白丁皆知,永續發展就算是初步成功了。我們希望把台灣帶到國際,讓國際了解台灣,這些企業主壓力不小,但是高壓下也強化了企業競爭力,增強了企業韌性。
基金會於2007年成立,這一年也是蘋果電腦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推出智慧型手機改變歷史的一年,他在一場演講中說道:「iPhone是一款革命性的、神奇的產品……」,走在永續發展路上的基金會,這一年,是革命性也是創新的起點,時至16年,永續發展故事的書寫,未完待續……。
——完整解析企業如何實踐永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