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DHL Express加速實踐永續物流,GoGreen Plus碳嵌入物流方案成為永續企業關鍵投資
「現在若不做,何時才要做?」DHL Express台灣業務暨行銷企劃處副總裁郭峻豪引用DHL集團標語” Now More Than Ever”,強調DHL加速永續轉型的決心。
事實上,DHL對永續物流的關注與投入,一直走在物流產業的最前方。
轉型零排放,從未如此迫切
自從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通過巴黎氣候協定以來,邁向凈零排放就成為全球的主流價值。
全球主要市場更制定了碳關稅政策,從法制面要求企業減碳。例如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的清潔競爭法案(CCA),預計將先後上路。而臺灣也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準備啟動碳費徵收機制,展開碳盤查,最快2025年起針對排碳大戶徵收碳費。
在迫切的減碳壓力下,永續性更成為企業發展及品牌經營的重要指標。郭峻豪指出,根據調查,有50%的線上買家表示,環境問題會影響他們的採購決策;更有88%的客戶表示,可能更忠於注重環境問題的公司。而在實際的購買行為上,也有83%的買家,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永續產品。
因應這樣的趨勢,物流產業的綠色轉型備受重視。而DHL,更成為物流業中引領永續發展的先驅。
DHL Express全面轉型,致力於範疇三減排解方
郭峻豪指出,在企業碳排放的三個範疇中,範疇三(Scope 3)涵蓋了公司價值鏈中其他所有的間接排放,包括下游運輸和配送。對於許多產業而言,範疇三是最難解的減碳範疇,而DHL近年來積極推動綠色物流,除了逐步實踐集團的2050年零碳排放物流目標,也是為了協助客戶減少範疇三的排放。
事實上,DHL的永續物流轉型,原比外界想像的更全面,也更徹底。例如,為了減少貨機的碳排放,DHL已經成為全球永續航空燃料(SAF)最主要的買家之一。
「SAF是由改良的永續性替代原料製成,例如使用過的食用油、玉米、廢棄物、氫或二氧化碳,都可以用來製造SAF。」郭峻豪解釋,SAF的化學結構類似於傳統的化石航空燃料,可直接與煤油混合成永續燃料,無需任何引擎改裝。目前法律規範SAF與傳統航空燃料的混合上限為50%,與傳統航空燃料相比,SAF可以減少高達70~80%碳排放生命週期,也因此成為航空界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措施。
DHL在推動永續航空燃料方面展現積極的行動力。舉例來說,2023年10月,DHL Express就與WORLD ENERGY達成為期七年,總計約6.7億公升的永續航空燃料交易,成為到目前為止,航空業最長、規模最大的協議之一。而根據彭博 (Bloomberg) 最新一篇報導指出,DHL在2022年是航空業界使用SAF比例最高的企業。
「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讓永續航空燃料的混合比例超過30%。」郭峻豪說,DHL的綠色零碳排運務,還包括了要在所有的核心產品提供綠色替代方案、在2030年前最後一哩使用60%的電動車。甚至,從2021年開始,所有的新建廠房,就已經改用碳中和設計。
同樣令外界矚目的消息,則是DHL Express成為第一家訂購12架全電動貨機的公司,預計於2027年交付,並率先用於美國市場。
這些具體行動,都反映出DHL對於永續物流的認真程度。
領先業界的GoGreen Plus,實現永續供應鏈的「碳嵌入」方案
在2023年,DHL Express推出了GoGreen Plus 永續航空燃料服務,提供客戶「碳嵌入」式的運輸選項。
「所謂碳抵消(offsetting),是在傷害已經造成之後做的補償行為;而碳嵌入(insetting),則是預期會造成影響,而提前採取行動。」郭峻豪說明,「碳嵌入」是指組織在自己的供應鏈中投資永續實踐,例如購買使用SAF的運送服務,而避免或減少碳排放。
DHL 推出的GoGreen Plus服務就是碳嵌入的客製化彈性方案,讓客戶可以針對個別貨件,決定SAF的使用比例,並透過證書交易體系(Book & Claim)模式,確保所有碳排放降低值均經過精準的轉換,並取得第三方認證,因此可用於客戶本身的自願性排放報告,且遵循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 (SBTi) 的理念。
「在台灣,GoGreen Plus服務的需求非常大」郭峻豪指出,GoGreen Plus從2023年6月在台灣推出以來,已經接獲超過二萬筆服務訂單。例如,普萊德科技成為台灣第一個GoGreen Plus用戶,而奇美實業,則成為台灣第一家在國際快遞貨件運輸過程中使用100%永續航空燃料的企業。
「台灣的電子半導體相關產業對於GoGreen Plus的採用非常積極」郭峻豪說,除了電子業,還包括以歐洲為主要市場的公司,或是對於積極建立品牌永續形象的客戶,GoGreen Plus都極具吸引力。原因無他,因為這就是降低範疇三排放的一種直接行動,使用這項服務,對許多企業而言,成為對未來環境的一項指標性投資。
永續意識,成為DHL Express 的企業基因
DHL的永續轉型,不止實現在產品服務面,其實,DHL早就從內部開始,建立了深入人心的淨零意識,甚至形成一種內部的向心力。
DHL知道,光是思維的改變,就能夠產生龐大的減碳效果。例如,DHL Express辦公室中的紙張用量越來越少、改用節能照明燈具,到了中午用餐時間,同仁自備餐具,更成為一種習慣。
DHL Express也結合了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永續夥伴,一起實踐永續。例如,與華邦電合辦淨灘活動。此外,DHL贊助酷玩樂團(COLDPLAY)的全球巡迴演唱會,作為官方物流夥伴,DHL 提供包括GoGreen Plus在內的各種降低碳排放的物流服務,除了話題性十足,也是成功的永續跨界合作範例,同時讓人們意識到,原來流行音樂也可以很永續。
在運輸的「最後一哩路」,DHL Express在台灣的摩托車隊已經全面電動化;也早在數年前就開始提供主動推播,提醒收件人,避免重複遞送產生的碳排放。這些,都是基於永續思維做出來的「有感」改變。
郭峻豪也建議台灣企業,在淨零轉型的旅程中,先了解自己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並且找到理念一致的合作夥伴,將資源投在最能有效減碳的關鍵上。而DHL Express也將持續提供永續物流運輸服務,成為企業的最佳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