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證交所、碳權交易所、中山大學協力啟動減碳新里程 化解企業碳焦慮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

焦點

證交所、碳權交易所、中山大學協力啟動減碳新里程 化解企業碳焦慮

證交所、碳權交易所、中山大學協力啟動減碳新里程 化解企業碳焦慮
為解決企業面臨碳費徵收的種種問題,碳交所11/29於南港展覽館舉辦碳市場峰會,邀請產官學專家共商解方與未來政策走向。
品牌實驗室
2023.12.01

碳中和已成為全球趨勢,企業碳排放成本日益上升,台灣氣候變遷法子法2024年即將公告施行,為讓企業提升減碳能力及早掌握先機,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碳權交易所以及中山大學11/29 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辦「碳市場啟航 永續未來新篇章」高峰會,吸引近300位企業法人高階主管、ESG領域負責人,掌握最新的碳競爭力。

臺灣證交所董事長暨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致詞指出表示,全球關注氣候議題,即將在杜拜舉行的COP 28,將檢視自巴黎協議以來,各締結方國家減量溫室氣體的成績單,臺灣雖然並非締結方國家,但身為全球重要供應鏈,臺灣在2023年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宣告淨零入法,碳費開徵、碳交易所成立等工作,都昭示臺灣身為地球公民的決心;碳權將是淨零時代企業的重要資產,碳權交易所將致力於提供企業公平公開透明高品質的碳交易平台,也將協助企業培育淨零人才,提供企業最新的減碳諮詢服務。

臺灣碳權交易所林修銘董事長指出碳權將是淨零時代企業的重要資產,台灣碳交所將致力於提供企業公平公開透明高品質的碳交易平台。

經濟部長王美花致詞時表示,根據世界銀行主導編制的《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全球來自碳稅及ETS的收入總共約950億美元,但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ETS)的碳權是採總量管制的強制性碳權,與臺灣的自願性碳權不一樣,臺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就是藉由公開透明的平台讓企業買到經過認證而且可以和國際供應鏈抵換的高品質碳權。

臺灣碳權交易所田建中總經理指出,各國紛紛成立碳權交易所,意味碳權具有作為資產的潛力,碳交所將提供國內以及國外減量額度,在國外減量額度部分,將尋求國際組織核發以及經環境部認可的國際碳權,預計12月底前將展開國外碳權交易,這部分的碳權也可部分扣抵臺灣碳費,至於認可準則和扣抵比例預計2024年公布;同時碳交易所也會和專業組織合作開課,提供組織、產品的碳盤查,碳權交易所將致力於提供流暢的碳交易,協助企業達到碳中和目標,化解碳焦慮。

臺灣碳權交易所田建中總經理表示,全球越來越重視碳權的品質,碳交所將進行把關,先鎖定國際核發機構認證且排除較有爭議之類型的碳權,預計12月底前將展開國外碳權交易。

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則點出,「人類對抗氣候變遷,將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是不可逆的必然」,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將碳費轉化為企業投資,進行溫室氣體自願減量的轉型升級,回饋到產業自身減排。組長佘健源表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與其說是衝擊,不如說是臺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機會,他以高雄在地傳產為例表示,已經有傳產在不添加設備、不新增人力的狀態下,導入生產感測器,收集產線上的各種資訊,公司營收和獲利都提升,減碳這個產業的新版圖將帶來綠能,節能,循環經濟,碳捕捉、封存與運用等新事業的興起,這都是臺灣未來的的產業機會。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組長郭肇中建議受到歐盟碳邊境調整條例的廠商先由顧問進行企業碳排建檢,再由經濟部專家提供低碳報告、智慧化報告以及碳盤查輔導,經濟部國際貿組長楊佳憲分享經濟部網站歐盟CBAM專區,將提供企業申報資源,讓企業具有申報能力。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組長蘇意筠 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之後,子法也陸續發布,明年將會發布碳費收費辦法對於大家最關切的碳費,將會以自願減量及增量抵換等經濟誘因促進減量,清華大學科法所教授高銘志則建議政府對於企業除了強制減量之外,應該思考配套作法,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受邀與會的資誠永續服務公司執行董事張嘉宏則呼籲企業如果要達到全球溫升控制在1.5°C的目標,應該要依據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訂定減排路徑,以節能、綠能、循環、創新、議合、數位與移除等七大策略設法減少碳排,當透過實質減量方法已達到減量目標時,剩餘碳排放則可採購碳權抵減,即扮演關鍵的最後一哩路,企業可開始購買自願性碳權,但重點是要購入高品質且無漂綠疑慮的碳權才符合推動淨零永續的宗旨。

企業在推動淨零,少不了資本市場的支持,玉山金控永續長張綸宇分享玉山金控不但從自身做起,從2019年逐步降低範疇一及範疇二的碳排,更積極調整投融資策略,提高綠色投融資,降低高碳排產業投融資,透過ESG諮詢、議合及提供永續金融商品服務等行動,擴大社會減碳影響力,引領企業淨零轉型,從2021~2023 帶動254家參與淨零倡議。

受邀與會的企業代表則分享城市層級以及企業如何進行自身減碳並帶動供應鏈減碳的經驗,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黃世宏表示,高雄市率先進行城市等級規模的碳盤查,發現高雄碳排總量佔全國20%,其中又有80%來自工業部門,因此透過產業淨零大聯盟帶動企業訂出2030減碳目標,一起達到城市減碳的目標。

此外,高雄在地企業,長興材料製程技術部部長羅仕瀚分享長興是從綠色研發、綠色材料、綠色製程到綠色產品等四大面向進行淨零碳排策略,讓材料產業從從線性經濟邁向循環經濟,中鋼環境保護處處長吳一民則認為,與客戶共創價值是中鋼減碳的關鍵策略,因此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公布之後,中鋼便成立成立碳管理輔導團以及管理示範團隊,加入產業淨零大聯盟,協助中鋼的客戶產進行盤查輔導與減碳行動,協助客戶計算產品碳排,未來向歐盟申報或繳費時候,都可以符合歐盟規定。

商周集團總經理朱紀中總結「碳市場啟航 永續未來新篇章」高峰會,他認為碳資產將成為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的重要項目,從國外的經驗來看,企業不但要自身減碳,連外部供應鏈也就是範疇三的減碳也要納入盤查,臺灣的製造業面對國際的碳關稅調整機制和品牌訂單要求碳中和要求,會有碳焦慮是必然,商周希望打造碳資訊平台,協助大家取得公正權威的資訊。

碳權 CBAM ESG CCA 碳稅 碳費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