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都市更新不再只是老屋翻新:從廣慈社宅到五分埔商圈再生,打造永續發展新城市
台灣的「都市更新」長期著眼在「老屋換新」的層面,小範圍的都更抑或危老乍聽之下似乎更容易推動,卻也更容易陷入「一坪換一坪」的思維窠臼。如果都市更新能夠結合整體都市規畫,由政府帶頭、以大街區的都市再生理念進行全盤規劃,才有機會真正用「價值」創造更多認同,讓城市煥發新生。
1970年代的紐約曾經一度垃圾滿街、犯罪猖獗、瀕臨破產,當時的紐約市長John Lindsay召集了建築師、都市設計專家成立特別委員會,投入都市再生研究,推動相關改革政策與規範,徹底改變了紐約,時至今日,紐約依舊是全世界首善之都。時間拉到更近的2007年,法國啟動了「大巴黎計畫」,來自全世界的建築團隊共同參與提案,利用最新的技術,強調文化、保護環境,能夠讓城市煥發青春活力,並且再利用城市荒地和昔日的工廠,將火車站改造為生活場所,創建環保街區,甚至提出2030年的巴黎將成為「無車城」。透過政府帶頭進行整體性的規劃,不只能重振城市機能,為都市生活、交通、經濟、環境帶來全面性的提升,更有機會翻新我們對都市生活的想像,接軌更舒適、智慧、宜人的永續未來。
如果上述的案例讓人感覺目標太大、太過遙遠,全球也有許多都市區域再造重生的案例: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在都市更新之後,由老舊工業區一舉翻新成為新興住商混合區,吸引了Google及Meta等跨國企業總部進駐;東京的「虎之門之丘」經由車站建築設計聯合開發,注入地方文化與商業資源,營造出多樣化的休閒體驗。
回到台灣,每當談論到都市更新,最常見的思考角度依舊是數十年以上老屋佔比的「建築安全性」或「市容」考量,著眼的角度依舊在建築物的翻新。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如果國際城市都可以,台灣為什麼做不到?
都市更新從「城市願景」開始 不再只是老屋翻新
「全世界所有都市,遲早都會需要更新。」台灣首位榮膺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FAIA)、並榮獲台灣藝文界最高榮譽「國家文藝獎」的建築師潘冀指出,台灣的都更目前都流於零星、片段,缺乏整體性的規劃,「有一個整體性的規劃,讓開發商去配搭、進行溝通,才能讓在地居民、地主看到區域未來的想像和期許。這些規劃、願景和民眾教育,目前都蠻缺乏,所以就做得很辛苦。」潘冀強調,台灣的都更不能再只是一坪換一坪的財務交換思維,或是各種不同利益的衡量,「最關鍵的是重新回頭想像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城市、什麼樣的生活。」台北市2010年推出以免費一坪換一坪為目標的「老舊公寓更新專案」,不僅審查時間冗長繁複,迄今實際實現的案例也寥寥可數,足以顯示此種辦法並無助於有效推動都更。只有當公部門願意帶頭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才能夠成就都市再生的整體成效,有足夠大的藍圖、吸引人的願景,讓所有利益關係人願意一起投入。雖然大規模的改變必然伴隨相對的社會衝擊,但透過中繼安置配套、分期分段推動的「連鎖式都更」形式,依舊有許多方法可行。
以日本為例,目前日本第一高樓「麻布台之丘森JP TOWER」屬於「虎之門.麻布台」都更計畫的一環,這個大規模計畫歷經30年的倡議和推動,背後的成功因素除了居民沒有都更「免付出」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有耐心透過整體規劃倡議、逐漸凝聚共識,最終才能實現整體街廓的改變,而非只是單棟建築的更新。
「廣慈社宅」以小觀大 擘劃未來台北新格局
也許國際案例令人感覺距離有點遙遠,畢竟台灣的城市現況、社會民情都不相同,潘冀表示,其實位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廣慈社宅」就是一個正面案例,證明了即使在台灣,「只要有心好好地計畫、推動,還是可以實現。」總基地面積6.4公頃的「廣慈博愛園區」,前身是廣慈博愛院及福德平宅,在2007年拆除後經歷一度發標、解約,後來變更都市計畫,結合社會住宅與圖書館、警察局、門診中心及托嬰托老等,共達3萬坪社福及公共設施,期間屢次因周邊居民對過往公有住宅「鄰避設施」的偏見,而出現有大型陳抗訴求意見。然而在興建完成後,明亮、舒適的社宅,以及完善的服務機能和綠地,帶來了整體區域的蛻變,也翻新了民眾的想像。「當初基地周遭反對的居民現在都說我也要,那就叫政府的力量。」前台北市都發局長、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林洲民表示。他強調,廣慈預算達170億,對於民間機構而言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對於台北市政府而言卻絕對有足夠的資源,「台北市有一年1800百億,再加上住宅基金、都更基金,財源不是問題。有時候事情動不了,是因為公務體系沒有去挑戰那個事情;如果沒有試圖去跟議會說:請你支持我的170億,廣慈永遠不會發生。」
林洲民估計,目前全台北像廣慈這樣的基地至少還有三十個,而從更長遠、大範圍的角度來看台北城市,仍有許多發展契機,例如松山機場遷移後,航高限制解除,大同、萬華區域將能得到全新的發展機會,「台北市是很難得的一個城市有兩條河,這就已經超過巴黎、倫敦、柏林。大同、萬華就是我們的河左岸,可以像巴黎左岸一樣精彩。」林洲民指出,公部門常見的思維誤區是把重點放在「解決眼前問題」,然而都市的願景需要靠大規模都市計劃的靈活運用,「全世界成功案例太多了,只要有一天我們能跳脫一個案子、一個案子的規劃,整個台北的藍圖是很有希望的。」
《五分埔再生願景》 看見共融也共榮的都市生活可能
「小規模開發有點像見樹不見林,在一個3~500坪的基地裡面期望能做出影響整個都市的改變,其實相對困難。」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連雲建築總經理蔡漢霖表示,雖然各縣市都有重劃區,有著比舊社區更加寬闊完整的街廓和綠化,但整體規劃上依舊沿襲幾十年前落後的都市計畫思維。「然而事實上我們的科技、社會環境都已經大幅變化。都市更新不應該局限於個別建築物的翻新,而是要進一步思考能為都市、居民帶來什麼樣的整體生活機能、甚至生活形態的改變與提升。」經過完善整體規劃的都市環境會是什麼樣貌?,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連雲建築和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在去年舉辦了《都市再生願景館》展覽,打造了以「五分埔再生願景」改造計畫為例提案,從中描繪建築師、都市規劃專家想像中的未來台北城市,讓民眾能具體看見城市區域改造的可能性,凝聚民眾對於新型態都市更新模式倡議的關注與認同。
在「五分埔再生願景」改造計畫裡,都市更新不再是像推土機一樣將都市的過去一舉推平。部分保留的區域留下了原本的都市紋理,新增加的容積被妥善地配置於大街區外圍,有了更好的商業和居住機能,內部巷弄的空間尺度、區域傳承的歷史文化因此得以受到尊重,也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空間和綠地、改善的交通和基礎設施。同時,透過改造建築物的量體及功能,結合大街廓之間的聯通、運輸系統和垂直的立體空間、空橋等規劃,實現了完全都是徒步區的生活圈,重現一個對行人、孩童友善的生活環境,卻不犧牲運輸往來的機能。
一群建築「憨人」的都更夢 開啟城市未來的不同想像
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連雲建築或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在五分埔這塊基地裡完全不擁有任何一塊地、也沒有正在執行中的建案,純粹是一群建築人理念的凝聚,期望打造出一個理想性、示範性的計畫。合力打造「五分埔再生願景」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之一蘇重威,點出本次計畫的初衷:「城市的本質其實是生活,還有區域長期累積下來的文化。我們希望能夠找一個有代表性的區域,它能夠訴說這個城市過去的生活文化跟歷史,但還是可以透過都更讓過去、現在、未來居住在此的人都能夠找到他們所要的。」透過計畫的示範與倡議,希望讓更多市民思索自己想要的城市與環境,形成由下而上的推動力量,為都市的更新與再生創造更多的動力。「這或許是身為建築人的一種使命感。」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連雲建築總經理蔡漢霖說,透過這樣一個計畫,期望的是帶給所有市民對於未來生活的不同想像。「過去大家都覺得都更很困難,所以不知不覺拋棄了理想性,反正『能成就好』。可是從另外角度來講,都市更新之所以那麼難推動,很大一部份原因也是因為目前都市更新其實欠缺足夠的公益性,導致一旦有少數人意見相左時,我們在執行上就沒有足夠的正當性。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去說服大家,都市更新不光只是為了部分住戶想要翻新重建房子,而是能為周遭、甚至整個都市帶來戰略性的突破跟改變。如果這樣的想法能夠真正成為社會共識,並且大家願意一起花時間與精力去努力實踐,我相信我們都市一定會變得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