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不減碳就沒訂單!資誠助企業實現永續數位雙軌轉型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於「2023亞太永續博覽會」以「永續轉型 x 數位創新」為雙主軸盛大策展,並舉辦永續講座,探討企業如何利用數位工具執行合規的碳盤查,並加速碳盤查和確信,以協助企業邁向永續數位雙軌轉型。

建立精準與合規的「碳帳本」為首要任務
2050年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同目標,全球各主要國家紛紛立法設立碳邉境條款,也就是開徵邊境碳關稅,不僅歐盟、美國,臺灣環保署也規劃自2024年起,針對排碳大戶優先收取碳費。臺灣企業以代工與製造出口為大宗,面臨國內外開徵碳稅與碳費以及蘋果、微軟等品牌大廠要求供應鏈商203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同時臺灣金管會也在2022年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上市櫃公司應在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確信。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陳世祥表示,企業應及時開啟「碳帳本」營運模式,藉由建立碳排放、碳風險等控管能力,就像各企業之財務帳本一樣,建立精準與合規的「碳帳本」,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以邁向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
企業建立「碳帳本」的首要工作是企業碳排的健康檢查,也就是碳盤查,碳盤查是企業進行合規性確信的一個重要步驟,企業應尋求具備永續路徑規劃、盤查、確信、跨國、跨產業、數位工具等能力之永續與數位顧問協助碳盤查,以建立及時、精準、合規的「碳帳本」。
雖然臺灣企業紛紛認知「沒有減碳,就沒有訂單」,但制定減碳計畫與碳帳本之前的碳盤查階段,大多數仍仰賴人力蒐集、整理與記錄,分散在跨國的營運管理組織、供應商、製造、運輸、使用、廢棄物等各個環節的碳排放數據,所以經常面臨無法獲得較高的數據品質、重複計算的上下游運輸排放、無法更精準、更高頻率的取得碳資訊。唯有尋求專業團隊協助導入符規的碳管理數位工具,建構自動化與即時化的碳帳本管理機制,才能確保量化資訊精確可靠與合規,並替企業省下可觀的營運成本支出。

碳追蹤管理平台 實現「永續與數位」雙軌轉型
資誠運用多年豐富經驗開發Emissions Tracker碳追蹤管理平台,提供企業落實永續與數位雙軌轉型的解決方案,像是透過內嵌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或OCR(光學字元辨識)等自動化功能,可完成內外部各項數據蒐集,減少人工作業時間與人為犯錯機會,還有整合總部及各營運據點生產履歷資料,可依照物理基礎計算出組織溫排與產品碳足跡,大幅降低盤查誤差,及時掌握實際排放情形, 碳追蹤管理平台架構區分為組織碳盤查、供應鏈碳管理、產品碳足跡等三個模塊,以及自動化資料蒐集與計算、碳足跡的管理與追蹤、減碳應用與碳帳本管理等三個階段; 具備擴充性與延展性兩大特質,並與ERP、PLM、 MES等數位系統及時整合,打造企業專屬的碳管理數據中台,讓可以層層追溯與追蹤的碳足跡計算,成為制定減碳目標或永續OKR行動的決策依據。
神碳計算機 雲端協作碳盤查數位工具
為解決中小企業在蒐集碳資訊過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資誠也同時開發「神碳計算機」(Carbon Calculator),提供中小企業雲端協同作業的碳盤查數位工具,透過顧問式引導完成企業碳盤查,可提供中小企業進行組織碳盤查計算並可進行基準年設定,以產出碳盤查報告。全球進入徵收碳費與碳稅的時代,碳帳本必須如同財務帳本,接軌國際標準才能取得公信力,各國政府要求企業加速減碳步伐,甚至國際大廠要求供應鏈揭露碳排放量,當然會想知道使用何種盤查工具,以及是否經過第三方機構查證。
陳世祥表示,PwC在全球152個國家及地區擁有據點,可以快速統整最新準則規範,立基於全球溫室氣體協議框架所研發的「碳追蹤管理平台」,具備四大碳帳本管理模組(組織碳盤查、供應鏈碳管理、產品碳足跡、減碳應用追踪) 、內嵌4A(Automation)機制建立及時性碳帳本(自動化整合Email/PDF/Excel/PLM/ERP/MES、自動化更新排放因子系數、自動化計算碳排、 自動化的產生確信查證資料等) 、包含5種以上碳追蹤分析場景(集團及各據點碳排放追蹤、產品碳足跡、運輸差旅碳排放追蹤、供應商碳排管理、監控碳減排計劃) 及符合2個標準(GHG protocol/ISO14064-1) ,涵蓋範疇1、2、3所有排放數據,協力產生符合ISO、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與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等指引的報告書,支持臺灣企業永續轉型邁向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