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國片靠「台味」翻身賣座,卻還停留在電視水準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國片靠「台味」翻身賣座,卻還停留在電視水準

國片靠「台味」翻身賣座,卻還停留在電視水準
來源:ToastyKen@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Sean Huang

近日文化部長龍應台提出應該課徵5%的電影稅,該稅不繳入國庫,而是由文化部直接作為電影產業發展之用。這樣的建議帶來不少反對的聲音。導演魏德聖、王小棣、馮凱與九把刀就認為,對電影課稅拉高電影票價,假設廠商(電影院與片商)不自行吸收,而選擇直接反應給觀眾,可能會嚇走觀眾、降低整體票房。暫且先不論誰對誰錯,兩者爭論的核心其實就是市場自由度的問題。政府當然希望能進一步擴權,透過資源重新分配讓市場改變成政府想要的樣貌。廠商則希望政府干預越少越好,特別是這些在票房上相當有斬獲的導演,自然不希望自己因此少賺錢,甚至政府還把這些錢拿去補貼他們不見得認同的同業。

政府與廠商的邏輯至少分明,但人民的態度呢?觀眾的立場呢?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對,但似乎仍是反對者多於支持者。這麼說吧,如果用問卷問「你支持電影額外課稅以補助台灣電影產業發展嗎?」結果會是反對者多於支持者,理由是應該讓市場自由化。如果問「你支持台灣政府扶持發展電影產業嗎?」結果則會是支持者多於反對者,理由是台灣應該要發展附加價值高的產業。換言之,雖然許多人口口聲聲說要政府負責規劃產業發展,但如果需要人民有所犧牲,例如禁止好萊塢電影進口數目(假使台灣敢對美國這麼做),那麼人民又會反對到底──人民真的「想」好我們需要怎樣的產業政策嗎?我想沒有,只是憑著感覺發言。有趣的是,九把刀說過一句非常從觀眾角度出發的話「我們要支持好片,而不是支持國片」,反而說清了觀眾拒絕政府限制、要求市場自由開放的心態。

問題是,好片由誰定義?又該如何定義?

廣告

賣座的電影,就是好電影?

如果從台灣這些票房大導的角度看來,當然能賣座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邱瓈寬導演在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之後,對於《大尾鱸鰻》沒能佔得席次大發雷霆,顯然她認為電影賣座成這樣,既然得利,理當得名。的確,賣座的電影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只有商業利益才能驅動一個產業良性運作,邱導演對台灣電影產業的貢獻當然不可抹滅。從產業角度看來,賣座的電影是好電影,然而,這並不表示好電影必然賣座。

除了票房以外,另一個支持產業永續經營的關鍵要素是技術。即使現在能拍出受觀眾歡迎的電影,也不表示未來能夠持續受觀眾歡迎。觀眾的口味變化甚快,而且相當容易疲乏,如果片商沒辦法持續拍出各種題材、多種元素的電影,觀眾很快就厭倦。就以台灣電影這一年的情況來說吧,無數本土元素、無數小清新、棒球就有三部、拔河都有兩部,以素材與主題看來,已經開始展現出疲態。

為什麼國片的素材不多,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資金跟技術都不夠,特別是技術。所有的類型片都有其特殊技術,像是爆破、飛車追逐或者血漿噴炸,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細節,往往決定了一部類型片的優劣。各種技術的嘗試都是好事情,例如徐克導演近幾年相當努力地開發各種動作片需要的相關技術,也許短期間不會直接反應到電影品質或者票房(不過徐克導演的作品仍是票房保證),但長期而言,持續培養出能夠拍攝類型片的幕後團隊、累積這些特殊技巧的經驗值,是一個好產業必須要有的現象。

廣告

可惜的是,台灣電影這一、兩年來越來越看不到企圖心,更糟糕的是,許多最基本的說故事能力都還不成熟──這些能力甚至與幕後團隊的經驗值無關,反倒是跟導演與編劇的能力相關。幾乎鮮有編劇能掌握最為基本的三幕劇結構,暫且不談說故事的方式極其鬆散,甚至連情節鋪陳都有邏輯問題;更不用說有太多導演把電影當電視劇拍,讓人懷疑這些導演是不是根本分辨不出電影跟電視劇的差異,否則怎麼會拍出這麼多無意義的分鏡與運鏡,還湊成一部電影。

然而,這些缺乏基本說故事能力的電影,仍然可能贏得票房。從票房角度看,這些是好電影;從技術角度看,這些不是好電影。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這些電影的好壞?答案是:一部電影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在一個部份獲得成功,對產業而言就是好電影。例如《失魂》雖然票房奇差無比,但導演鍾孟宏扎實的基本技術以及特殊的敘事手法,一方面對其他電影人具有啟發性,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台灣打光技術的高度水平。電影產業若要正向發展,應該要有票房佳的電影,也要有技術好的電影;不斷精進的技術可以讓電影更好看,賣座電影帶來的收益則能支持更好的技術,兩者理當相輔相成。可惜的是,台灣的電影產業似乎沒能產生這種正向循環,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的電影業仍以導演為核心。

中國好萊塢,吸光台灣電影人才

我一個在電影圈工作的朋友,某天在他的FB上針對上個月一部在台灣熱賣的中國電影,憂心忡忡地發了短訊息:中國電影把好萊塢那套以製片公司當核心的產業結構學得淋漓盡致,靠砸錢把全世界的電影人才吸到中國,當然台灣的電影人才也不例外。這部中國電影,正集結了中國的編劇導演、台灣的演員場景以及香港的配樂──但重點是,這是一部非常明顯以製片公司為核心的電影。

以製片公司為核心的美國電影產業其幾項特徵為:1.市場導向明顯;2.技術累積性強;3.能夠分散財務風險。換言之,這些製片公司會願意投資在各種題材與成本的電影上,只要這些電影有機會賣座或者具有某種技術性,他們都能夠透過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長期累積下來,這就是一個牢不可破的正向循環,也是美國之所以能稱霸世界電影市場的關鍵優勢。當然,我們可以不學美國、中國與韓國這套,但要走歐洲的路線嗎?那麼政府就得付出非常大筆的補助款才能支持產業運作。

雖然台灣電影業近年來票房逐漸走高,但如果技術始終停滯在電視劇水準,光是想靠題材吸引觀眾,總會有山窮水盡的一天。別忘了,台灣電影業不是沒有過好光景,最近的一次是90年代初期以導演朱延平、演員郝劭文為代表的喜劇狂潮,但最後怎麼了?即使叱吒一時,只要短短兩、三年,就足以全面瓦解。

換個角度來看,當中國製片公司開始能掌握關鍵的資源與管理技術,台灣卻只能靠少數人才(特別可能是演員)單打獨鬥,這些人才遲早會被中國電影業吸收。這不就類似台灣電子業的窘境嗎?一台手機裡面可能有80%~90%的零件由台灣製造,但最後台灣卻只賺得1%的利潤。當中國電影逐漸形成產業之後,早晚就會拿走利潤最豐厚的一塊,剩餘的部分也完全由中國分配。中國電影產業已經在賺管理財而且正往技術財邁進,但台灣電影業看起來還只是在賺機會財。我們能置身其外嗎?或許能,或許不能。但從中國電影已經開始能在台灣獲得好票房以及已經有許多台灣電影人往中國流動看來,台灣無法置身其外的機率實在是大很多。台灣在燈光、音效、美術方面仍有實力堅強的資深技術人員在,但編劇、導演這兩塊影響電影品質的關鍵卻相當差勁──這也像是電子業,我們能把零件做好,卻做不好最重要的設計,終究創造不出真正的價值。要是弄個不好,台灣電影界最終也可能變成只能提供一部分環節的服務,就像動畫電影代工一樣。

政府、片商、觀眾一齊努力,才能振興台灣電影

一件事情要能順暢運作,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的結果;而一件事情要逐漸走向崩壞,也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的結果。政府有錯嗎?片商有錯嗎?觀眾有錯嗎?或許站在單一立場來看各自的做法都完全正確,但長期如果想要能形成產業,每一方都得稍微修改自己的行為。例如政府不要再拿錢補助一些沒有票房又毫無技術(甚至根本不該拍成電影)的片子,片商不要以為隨便包裝本土元素就理當賣座、導演不要認為電影賣座就表示自己是好導演、觀眾要持續提升自己的觀影能力。

龍應台部長提到的稅務問題當然是一個重點,畢竟沒錢難辦事;然而政府這幾年也成功證明了自己其實沒有選片的能力,又要觀眾怎能心甘情願多納稅?如果龍部長真想解決問題,建議還是從更大格局的角度來看,否則以中國電影產業管理能力成長之迅速看來,台灣電影業的規模、技術不足,市場又不加限制,恐怕將陷入困境──到時候,就不是補助金能解決的問題了。

作者簡介_Sean Huang

1982年生,大學主修管理輔修政治,研究所投入心理,具有管理、社科與理學三個學院的知識背景。行文以理性定錨,力圖洞視世界本質。

部落格: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回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味 賣座 國片 翻身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Sean Huang
展開箭頭

Sean Huang,1982年生,大學主修管理輔修政治,研究所投入心理,具有管理、社科與理學三個學院的知識背景。行文以理性定錨,力圖洞視世界本質。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