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做正職不如兼差?從最低工資看,兩者月薪相差近5千元
明年最低工資月薪2萬8590元,時薪190元。若從事時薪工作,以一天8小時、工作22天計算,時薪可領3萬3440。全產總理事長戴國榮指出,時薪跟月薪脫鉤,可能導致年輕人偏好兼職工作。
行政院已核定明年最低工資2萬8590元,時薪調升至190元,但長年來最低工資月薪累計調幅低於時薪,近9年兩者調幅差距高達逾15個百分點,勞團及資方皆擔憂,這會讓很多年輕人捨棄正職,而選擇打工兼差,因而加劇正職缺工。
依明(2025)年最低工資計算,若從事時薪工作,以一天8小時、工作22天計算,時薪可領3萬3440元,而月薪僅2萬8590元,中間差距達4850元。近9年來,最低工資月薪調幅達42.9%,時薪調幅更達58.3%,兩者差距達15.4個百分點。
全產總理事長戴國榮表示,時薪、月薪應該要能連動,這樣才有一致性。時薪跟月薪脫鉤後的調幅差距太大,反而造成年輕人寧可從事兼職工作,不願意投入正職,若時薪工作算下來竟比月薪高,恐會加劇缺工。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代表在最低工資諮詢會中也認同這現象,認為必須想辦法改善,因服務業與餐飲業多屬中小企業,卻請不到正職,而正職人員對中小企業來說,卻是品質穩定的要素。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表示,時薪及月薪差異擴大,可追溯到前總統蔡英文因投入2012年總統大選,於2011年宣布將大幅調整時薪列為政見;當時總統馬英九下令勞委會(勞動部前身)提出時薪加成,接著在2012年、2013年大幅調升時薪,使時薪漲幅超過月薪10個百分點。
他觀察,公司運轉主要仰賴正職員工,時薪加成上路後,正職員工流動率明顯變高,無法補到人情況下,留下的正職員工要做更多工作,壓力更大,最後形成惡性循環,正職員工紛紛離職,或找不到正職員工補缺。
時薪和月薪差異,使勞動市場出現微妙變化,李健鴻觀察到,現在很多批發零售餐飲業者大量雇用中高齡,從事兼職工作,因每月都有穩定打工時數,一開始就會協商以月薪計算發給,部分中高齡勞工也會接受,雇主省下這部分成本後,再轉加給值夜班時薪。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最低工資時薪和月薪差異擴大,較令人擔心的是雇主會基於節省人事成本考量,將原本時薪制勞工,依工作時數按比例改以最低工資月薪計算。他建議,為阻斷雇主道德風險,可以考慮時薪制勞工固定工時到一定時數以上,才允許雇主轉改為按比例以月薪計算。
104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資深經理林書伃提醒,雇主不應任意切換給薪方式,恐違反勞基法,且在實務上,打工時數在一定程度以上轉換為月薪制,對雇主才有利。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非典型工作者 年輕族群僅13%想轉正職
賈永婕接任101兩周遭恐嚇 :「對於不法之徒絕不寬容」
中秋沒連假!合歡山沒塞車 清境遊客比周末還少
躍升人才競爭力三路並進 國發會將提四年計畫
國發會積極攬才 就業金卡發了1.1萬張
責任編輯:倪旻勤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