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若你為偶像人設翻車而沮喪,別忘了因他變得更好的自己

1.近期MeToo行動延燒,許多原本形象不錯的知名人士被爆出曾有性騷擾行為、人設翻車。也令他們的支持者感到傷心、難以接受。
2.作者認為「幻滅是成長的開始」,學習度過認知失調的心理狀態也很重要。
3.曾經深信偶像的理想,不會因為他犯過錯而消失。如果因為聽見、看見他的作品,能讓自己變得更好,就該繼續保持下去。
最近關於MeToo新聞讓人憂心,有好幾位粉絲私下問我,有沒有特別適合讓心情平靜的音樂。我想了想,原本要推薦一些古典樂曲,但後來沒有真的送出訊息。因為我想此刻大家更需要的不是音樂,而是一段空白,一段饒過自己的獨處時光。
新聞會讓人憂心的原因,不外乎是你原本覺得形象很不錯的人物,竟然人設翻車,而且許多加害者更是犯後態度不佳。
在華麗的衣服底下,免不了藏汙納垢,可是當真把華服掀開,發現爬滿的不僅僅是蝨子,而是早就發爛的靈魂,當真令支持者感到沮喪。
沮喪在所難免,傷心也無可厚非。但我覺得,如何度過認知失調的心理狀態,是很重要的時刻。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那句老話「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你如此相信某個人,以及這個人所代表的理想與符號,順帶也愛屋及屋的把這個人的整個存在神格化。在更高的意義上,你甚至把自己想要變成的形象,投射在他身上。以至於當他翻車時,你的某種理想也死了,某段因他而引發的美好青春回憶也隨之消亡。
但親愛的,我想告訴你,那些美好的回憶從來就沒有消亡,正如同你身上最美好的一部分,也會繼續活著。
是的,我架上還留有這些人寫過的書、創作過的唱片,但我還沒有準備好要把它們請出家門外。有些句子含光,陪我度過不少寂寞的夜。有些旋律動人,曾使我心跳漏了一拍。
羅蘭巴特說,作品離開了作者,就有了自己的生命。要把作者和作品一刀切,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但需不需要切,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我更關注的是,在和作品們相遇時,你的人生有沒有因此變得更好。
輕信是可能的,幻滅是常見的。但請不要失去信心,不要失去保有赤子之心的自己,那曾讓你的視野變得廣闊,生命之田獲得豐饒。
你不是他、不是加害者,無須為他們的過錯而責怪自己的輕信,更無須急著抹去過往因相遇而曾美好的一切。
生命是千瘡百孔的故事,但也因為有了孔洞,光才得以進入。
*本文獲「瓦力唱片行」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