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俄烏戰爭、中美對抗⋯全球還能攜手合作對抗氣候變遷嗎?一文看懂COP27會議重點
1.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於11月6日開幕,本屆焦點在於國際衝突情勢升溫的情況下,如何推動國家減碳目標,及建立明確的氣候融資方案。
2.根據瑞士再保險集團的研究顯示,要達成全球排碳淨零排放,存在至少270兆美元的資金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對減碳、能源轉型與極端災害,卻苦無資金。
3.2021年格拉斯哥會議(COP26)會議中,發展中國家提出「損失和損害基金」,要求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籌措基金,幫助氣候災害較嚴重的地區,但遭先進國家拒絕。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簡稱COP)在國際衝突情勢升溫下展開,如何在衝突中加深國際合作、加速推動國家減碳目標,並建立一套更明確的氣候融資方案,比起往年的COP會議更具挑戰。
11月6日至18日,來自世界各國的領導者、企業、環境組織組以及公民團體等,將齊聚埃及紅海邊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召開聯合國第27屆氣候變遷大會 (COP27)。
疫情剛緩,新的危機又出現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隨著各國疫苗接種人數達標、邊境慢慢開放,世界的運作似乎步上正軌。但疫情後隨著經濟復甦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呈V字曲線快速反彈。
另一方面,氣候變遷危害加劇,極端災害頻傳,世界各國在2022年經歷熱浪、水災、乾旱、森林大火等氣候災害。導致高山雪水加速融化,糧食危機加劇,生物多樣性破壞⋯⋯更顯氣候行動刻不容緩。
2015年簽訂的《巴黎協定》要求世界各國動起來,研擬國家自主減碳計畫,2021英國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上,各國更確立了《巴黎協定》第6條(Article 6)國際減碳合作機制的「規則手冊」(Rulebook)。
雖然執行的細節還需要再研擬,但大致上已經有了雛形。可以確定的是,本屆的談判焦點包含:國際衝突所帶來的能源危機與信任問題、氣候融資與氣候正義,及能源轉型與加速淨零排放。
能源轉型與全球政治危機⋯國際合作面臨挑戰
歐洲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能源議題勢必成為本屆大會的焦點。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已超過8個月,普丁為了對付西方的集體經濟制裁,關閉輸歐天然氣管「北溪一號」。天然氣是歐洲能源轉型的重要工具,是化石能源、核能轉型到再生能源的過度能源,德國更是超過40%以上的能源依賴天然氣。俄羅斯以能源要脅,喚醒歐洲各國的危機意識。
就在歐洲為了能源安全焦頭爛額,只求安然度冬。國際上的不同國家集團,如中美之間、俄羅斯與西方,對立與不信任不斷加深,維持區域穩定與降低衝突成為國際第一要務。
COP27會議主席國埃及呼籲各國擱置分歧,繼續前進,加快腳步落實巴黎協定承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10月3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舉行的「非洲氣候大會」上大聲疾呼:「我們正在為今日的安全和明天的生存,進行生死攸關的奮鬥」。
麻煩的是,除了區域衝突,疫情及戰爭等因素拖慢減碳進程,這些因素也導致運輸費用與原物料接連上漲,通貨膨脹使得民怨四起,抗議活動不斷。外界預測2023年將會出現全球性經濟衰退。各國的首要任務是維持能源供應與經濟穩定,歐洲某些國家更打算延長即將退役的燃煤電廠。著名英國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Herbert Stern)也預測,未來5年石油與天然氣用量會增加,以填補俄烏戰爭造成的供應缺口。
如何在國際衝突下,督促各國加速減碳以及能源轉型,成為COP27的首要任務。
極端氣候下的焦點:融資與氣候正義
「資金」一直是氣候談判的爭議點,不論是減碳、適應氣候變化都需要資金。根據瑞士再保險集團 (Swiss Re)2022年研究顯示,要達到全球排碳淨零排放,還存在至少270兆美元的資金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對減碳、能源轉型與極端災害,卻阮囊羞澀。洪災頻傳的巴基斯坦,由於缺乏資金,根本無力推動災後重建。
2009年哥本哈哥會議(COP15)通過的「氣候基金」,要求已開發國家2020年開始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幫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但遺憾的是,此承諾未能達成。
2021年格拉斯哥會議(COP26)會議上,發展中國家進一步提出創立「損失和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強調互助與歷史排放責任,要求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籌措基金,幫助受到氣候變遷衝擊與災害的地區。
其中,非洲只排放全球約4%的溫室氣體,但受到的氣候變遷衝擊卻遠高於其他地區,除了氣溫升幅大,近年來豪雨、乾旱頻傳,不僅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更影響糧食供應,衣索比亞、肯亞、索馬利亞等國陷入饑荒危機。非洲各國多次呼籲,急需富裕國家的資金與技術,協助對抗氣候變遷。但是,這項呼籲在格拉斯哥會議上遭到先進國家的反對,各國未能針對「損失和損害基金」達成協議。今年勢必再次成為焦點。
限制增溫1.5°C內是無法達成的目標?
國際氣候治理的進展,似乎比不上大自然變遷的速度。2010年到2019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到人類歷史新高。瑞士再保險的研究顯示,世界並沒有走在2050淨零排放的軌道上。
在《巴黎協定》中,各國承諾增溫控制在2°C以下,並且盡力達成不超過1.5°C,這個承諾目前看來很難達標。聯合國科學家警告,本世紀地球將升溫超過 3°C。
整體而言,COP27最重要的任務,在於化解各國因為政爭及國際衝突的不信任,加速推動國家減碳目標,及建立一套更明確的氣候融資方案。然而在動盪的2022年,這些任務比往年更加艱難。
參考資料:euobserver、ERCST、Euronews、World Economic Forum、Swiss Re、Daily News、Devex
*本文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授權轉載,原文:【COP27系列一】國際衝突升溫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7三大重點解析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