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金融時報精選》3件壞事同時發生!美元儲備貨幣霸權,要崩了?
1.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全球首席策略師夏瑪(Ruchir Sharma)撰文,不看好美元霸權地位。從20年前的網路泡沫一窺未來,美元目前可能更接近「觸頂」,而非多頭。
2. 美元弱點正在增加,如美國經常帳赤字攀升中,經濟成長恐將放緩。而且加幣、澳元、法郎等在內的「其他貨幣」現在占全球儲備貨幣規模的10%,但11年前只有2%。
3. 美國對俄羅斯發動制裁,顯示美元掌握極大影響力。這促使許多國家加速尋找替代方案,未來可能朝向「貨幣集團」發展,而非單一儲備貨幣。
隨著美元升值至近20年來高點,多數分析師認為強勢美元未來將進一步上漲。
美元看似強勁,但弱點正在增加
不過,20年前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美元可能更接近「觸頂」,而非上漲。當網路泡沫(dot-com bubble,發生於1995年到2001年)破裂時,美股暴跌,美元卻持續上揚,直到2002年才開始下滑、疲軟了6年。
首先,類似的轉捩點可能即將到來,而這次,美元的跌勢恐怕會持續更久。不論是否經過通膨調整,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價值,現在不僅比長期趨勢高了20%,也高於2001年的峰值。自1970年代以來,美元多頭週期約維持7年,但現在這一波漲勢,已經邁入第11年。
第二,基本面失衡是壞兆頭。當國家經常帳赤字(current account deficit)一直高於GDP規模的5%時,正是金融麻煩將至的可靠訊號。這對已開發國家尤其如此,因為除了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等容易爆發危機的國家,他們多數不常遇到這類風險。
1960年以來,美國只有一次衝破這個5%門檻,也就是發生於2001年後的美元下跌期間。現在美國又再次逼近5%大關。
當全球各地不再相信某國貨幣能幫他們支付帳單,該貨幣便會陷入疲軟。美國目前淨負債衝高至18兆美元(約合新台幣550兆元),欠了全球相當於該國GDP規模73%的錢,遠遠超過以往貨幣危機經常預示的50%門檻。
第三,當美國經濟成長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開始放緩時,投資人傾向遠離美元。近幾年來,美國成長速度確實顯著快於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中間值,但,未來幾年恐怕落後其他國家。
他國貨幣來勢洶洶,美元霸權並非強不可撼
如果美元正邁向下坡,問題是,空頭期間會維持多久?跌幅有多深?是否足以威脅它身為全球最受信賴的貨幣地位,畢竟它身為儲備貨幣霸主,已經超過百年。
雖然美元因為對手的疲軟而獲得提振,如歐元一再受到金融危機摧殘,人民幣被威權政府嚴格管理,但,其他替代選擇正取得進展。
除了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這四大主流貨幣之外,還有包含加幣、澳元、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其他貨幣」類別,它們現在占全球儲備貨幣規模的10%,是11年前只有2%的大躍進。
這些貨幣價值在疫情間加速獲得提振,而美元的全球外匯儲備占比目前只有59%,是1995年以來最低。至於數位貨幣,現在或許看起來很慘,但長遠看來仍是替代選擇。
同時,美國對俄羅斯發動制裁,顯示美元驅動世界,美國手中掌握著多大的影響力。這促使許多國家加速尋找替代方案。未來可能出現的下一步,不是朝向單一儲備貨幣發展,而是「貨幣集團」(currency bloc)。
在東南亞,當地數個最大經濟體,開始避免使用美元互相結算付款;從亞洲到中東的央行,則開始設立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此時,就像網路泡沫時代,美元似乎因成為資金避風港而受益,反觀全球其他主要市場都出現拋售潮。然而,投資者並沒有趕著購買美國資產,而是手持美元現金。這不是對美國經濟投下信任票,而是跟看漲分析師說購買科技股的理由一樣:別無選擇。
「別無選擇」從來不是可行的投資策略,尤其適逢經濟基本面惡化。所以,不要被強美元迷惑了,後美元時代即將到來。
責任編輯:邱韞蓁
核稿編輯:林易萱
《金融時報》是全球領先的新聞機構之一,致力於向商業菁英和企業決策者提供商業、經濟、市場、管理和科技新聞,因其權威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而獲得國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