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裕隆史上首度減資彌補累虧!自有品牌夢,為什麼「養出4個大洞」大虧244.65億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裕隆史上首度減資彌補累虧!自有品牌夢,為什麼「養出4個大洞」大虧244.65億元?

裕隆史上首度減資彌補累虧!自有品牌夢,為什麼「養出4個大洞」大虧244.65億元?
撰文者:黃靖萱
3分鐘頭條 2020.04.01
摘要

1.裕隆史上首度辦理減資以彌補虧損,該公司去年淨損244.65億元,比該公司2010年到2018年的稅後淨利加總還多。董事會通過減資案,將減資57.29億元彌補累積虧損,減資幅度達36.4%。

2.以民族工業及造車夢為始的品牌之路,走到進退兩難的境地,背後,是因執行力跟不上創意等一連串錯誤的決策。如今,裕隆已幾乎放下品牌,開始務實回歸製造本業。

裕隆史上首度辦理減資以彌補虧損!

3月30日,裕隆董事會通過2019年財報,該公司去年淨損244.65億元,這數字,比裕隆從2010年到2018年的稅後淨利加總還多。同時,董事會也通過減資案,將減資57.29億元彌補累積虧損,減資幅度達36.4%。全案將在今年六月股東會上進行討論表決。

裕隆雖然未明講,但虧損持續擴大,背後主因便是經營了12年的自有品牌納智捷。

廣告

讓納智捷走入今天品牌式微命運、甚至讓集團大虧的原因,其實是內部一連串錯誤的決策,以及跟不上創意的執行力。

自從裕隆集團前執行長嚴凱泰在2018年12月病逝後,該公司的壞消息一個一個被掀開。

該公司去年第三季財報顯示,稅後淨損達15.7億元,每股淨損擴大至1.07元,去年全年納智捷在台灣掛牌量僅4,128輛,市佔率0.9%,較前一年衰退57.4%;更不用說中國市場,到去年第二季止,只有1,300多輛的銷售量,等於產能12萬輛的工廠,只要工作四天就能製造完。

去年第四季,就在原裕隆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請辭納智捷董事長一職後,裕隆也馬不停蹄展開一連串和銀行團的會議。

廣告

「一個納智捷,養出四個大洞,」一位裕隆集團前高層嘆口氣說。

進軍中國失利,豪擲六億人民幣收拾殘局

包括華創車電、品牌公司台灣納智捷、在中國合資的納智捷製造廠東風裕隆,以及中國的銷售公司杭州納智捷,都是該公司沉重的包袱。

以裕隆為人詬病的中國市場為例。

早在三年前,為了在中國發展納智捷,而與中國東風汽車成立的東風裕隆,東風即已撤出管理團隊,也不再注資;同時因銷售不佳,東風不願再負擔銷售成本與責任,而將原本負責銷售的東風裕隆銷售公司,併進東風裕隆後走入歷史。

裕隆只好再投資六億人民幣,於中國獨資成立杭州納智捷,掌管車型開發、銷售、通路到售後服務等。

回頭看台灣,這幾年來,撐不下去打算退出的納智捷經銷商,台灣納智捷也一一增資承接,最後,連過去國際大車廠都下放的經銷權,裕隆也不得不扛在肩上。

要補的洞愈來愈大,卻全由裕隆獨自苦撐著,累積起來的財務黑洞,粗估約七百億元。

接任裕隆集團執行長一職的嚴凱泰遺孀嚴陳莉蓮,去年以來,不只徵詢裕隆決策委員會成員林信義、戚維功、張樑等人意見,也曾跟外部的車界大老請益,想真正了解中國車市的問題,尋求專業幫助。

她透過各項會議追究虧錢的原因,為縮減虧損,華創實行優退及廠辦合一到苗栗工廠,華創總經理李俊忠也自我請辭,連同五年前,高薪聘請來的日產東瀛戰神GT-R設計師水野和敏也不再續聘。

兩位被陳國榮重用的高階主管接連離開後,隨即他也請辭華創和納智捷董事長的位置,以示負責,唯華創董事長一職被慰留。

以民族工業及造車夢為始的品牌之路,為什麼走到進退兩難,必須咎責的窘境?

首先是執行力跟不上創意。

執行力跟不上創意,撤換高層咎責

2009年納智捷推出時,定位為世界第一部智慧科技車,初期銷售量高峰時曾在兩岸年銷七萬輛。

「智慧車定位很好,但(要這樣定位)就要真的在這上面領先別人很多,」一位歐系車品牌負責行銷的高層說。

但當年宏達電協助打造的電控系統,並不穩定,功能又過於複雜,加上近年全球車廠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上愈加完善,納智捷進步不夠快的智慧科技配備,反成缺點。

當年,擔任顧問角色的林信義在看完第一輛車M七後,曾建議應再延一年,將品質問題改善完再推,但最後仍在半年內就急著推向市場。

然而更深究,納智捷逐一浮現的品質困境,也許,比起資源、市場規模的限制,更大原因來自「一連串的決策錯誤,」一位裕隆集團高層說。

嚴凱泰說,他的生命是和納智捷劃上等號的。而陳國榮,就是那個使命必達,幫嚴凱泰造夢、圓夢的人。

他在集團內形同嚴凱泰的分身,集團大小事都必須經過他這位副執行長一關,一位前裕隆集團高層回憶,「以前我們和老闆(嚴凱泰)討論完,他都會說,我要再問陳國榮。」

位極人臣的陳國榮,得到嚴凱泰完全授權,慢慢的,「集團裡也變成一言堂。」一位和納智捷品牌互動深的車界人士說,有時和納智捷開會,想法若和陳國榮的指示不同,就會被打槍,「KR(陳國榮)是神,不可能不對。」

例如,三年前在東風要求下推出房車S 3,納智捷並無1.6CC的引擎,當時東風汽車給納智捷兩種方案,結果陳國榮拍板採用的引擎,卻發生車輛抖動與引擎積碳嚴重等問題,進行召回檢修。

愛看商業書籍,喜歡談差異化與創新的陳國榮,在內部,被大家稱為「idea man」。

但一位集團主管觀察,為了追求差異化、創新,陳國榮只要有什麼想法,就會不斷丟題目給華創,哥兒們李俊忠則是無條件照單全收,底下更沒有人敢說這不是客戶要的,或資源不足以支持這創新,就悶著頭砸錢研發,例如他們還曾砸重心研發「透明底盤」,但實用度並不高。

「為了研發,就在那裡磨磨磨,一直拖,到最後成本花了很多,東西做不出來,也無所謂,KR(陳國榮)會馬上再丟一個idea給他們,他們就一直delay,然後成本也一直上升⋯⋯。」

類似情形,也發生在近期同時被暫停開發的裕隆城一案上。規劃已超過十年的新店裕隆城,其中的住商區,為求差異化和創新,重金力邀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札哈哈蒂設計,一到八樓為大型商場,上面則是三棟豪宅,但工程難度及成本都極高,光施工費就超過二百億元。

「只有裡子才能養小孩」,回歸製造代工務實止血

現在光背著納智捷,就已讓裕隆集團喘不過氣,根本無力再支持裕隆城的龐大支出。先前三月初傳出,第二期純住宅區將近7,500坪的土地有意帶建照出售,開價超過200億元。

「現在最重要是如何止血,已經沒有顏面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裕隆集團高層說。

嚴凱泰在多年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說:「面子無法養小孩,只有裡子才能養小孩。」如今看來,嚴陳莉蓮要徹底貫徹嚴凱泰的意志。

從撤換主管、認列虧損到減資彌補累虧,甚至針對華創的大規模裁員與優退,嚴陳莉蓮努力的幫集團止血,並務實回歸製造本業,想跨足多品牌代工。

有人說,對於冠上夫姓的嚴陳莉蓮來說,如今已沒有顏面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

走了一圈,這個67年老集團的品牌夢雖已式微,但特別是在這個數十年一見的黑天鵝時刻,或許務實的活下去,反而是最好的出路。

責任編輯:吳中傑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裕隆 嚴凱泰 納智捷 累積虧損 減資 嚴陳莉蓮
3分鐘頭條
3分鐘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那麼多,但你能閱讀的時間卻剩下那麼少。如果每天只看「一則新聞」,哪一則最值得你關注?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3分鐘頭條」專欄,每週一到週五,天天為你挑選一則重大新聞,並用3~5個問題,帶你看懂背後的來龍去脈,學會新的知識。

每天3分鐘,把你對世界的理解,每天往前推進一步!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