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宣傳半天,不如殺人有效」從經濟學角度看死刑,政府想殺雞儆猴,死刑最省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宣傳半天,不如殺人有效」從經濟學角度看死刑,政府想殺雞儆猴,死刑最省事

「宣傳半天,不如殺人有效」從經濟學角度看死刑,政府想殺雞儆猴,死刑最省事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楊少強
經濟學了沒 2015.06.05

國小女童遭割喉致死案,是否該廢除死刑成為輿論焦點。以下就來解釋死刑的意義。

死刑據說有兩個目的,一是永絕後患:罪犯若被處死就不會再犯罪。二是殺雞儆猴:警告其他人不可犯同樣的罪。

就「永絕後患」來說,其實不一定要把罪犯處死,例如可判其終生監禁不得假釋,或砍掉其雙手雙腳,這裡先不考慮人道問題,這些都可讓罪犯不再犯罪。

廣告

然而古往今來各國刑罰,除終生監禁、傷害身體外,也都有死刑。像中國古代就有所謂「五刑」:墨(臉上刺字)、劓(割掉鼻子)、臏(截去足指)、宮(閹割)、大辟(砍頭)。其中「大辟」就是死刑。若要「永絕後患」,沒必要在這些刑罰外,又另立一個死刑。因此「永絕後患」並非死刑主要目的。

死刑主要目的其實是「殺雞儆猴」,也就是警告其他人不可犯罪。那為何許多國家會用死刑來「殺雞儆猴」呢?經濟學提供的答案是:因為這是交易費用最低的方式。

先看一個例子:過去中國大陸在四人幫後期,曾有所謂「批林批孔批周公」運動,一九八O 年代初期,也曾以「反精神污染」運動名義,攻擊當時歌手鄧麗君。這是因為藉由攻擊一個形象具體化的人物,來教育或改造大眾,可以降低宣傳費用。

死刑也是一樣,統治者想讓人們知道什麼事不能做?讓他們看看那個被處死的犯人就知道。這也是為什麼古代處死犯人又叫「棄市」的原因:統治者在菜市口公開殺人給民眾看,就是要「殺雞儆猴」,警告他人不可做同樣行為。

廣告

除死刑外,尚有其他方法告訴民眾什麼事不可做,例如透過教育,道德、風俗等。但這些方法都有它的費用在:教育有現實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道德風俗要花時間才能使民眾潛移默化。這些方法也是軟約束,人們違背它所要付的代價並不高。

相比之下,死刑做為「殺雞儆猴」的交易費用較低,因為統治者宣傳半天,都不如殺一個具體的人來得有效。《南史》紀載,南北朝的梁朝時,侯景叛變使梁朝首都建康人心大亂,軍人私入武庫搶奪武器,「有司不能禁」,守將之一的羊侃「斬數人方得止」。殺人讓統治者以最低的宣傳費用,告訴人們什麼事不可做,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死刑也是硬約束,人們若違背它就要付很高代價。因此死刑的真正功用是:它以較低的成本來維護社會的治安。

死刑當然也有其交易費用。現在有些人爭辯「死刑」與「終生監禁」時,會這樣說:死刑只花一顆子彈的費用,終生監禁卻要花納稅人的錢供養罪犯一輩子,因此死刑成本較低,這種說法是錯的。

罪犯若不死,在終生監禁期間,仍有機會在獄中提供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然而他被處死,就再也沒機會為社會提供服務,這些價值也因此被放棄。從機會成本的角度看,死刑的代價未必比終生監禁低。

那為什麼會有「廢死」主張出現?因為經濟發展使人們富裕,有餘力重視他人生命。在大家一窮二白時,每天僅求溫飽,「人權」和「環保」一樣,都是負擔不起的奢侈品。等大部分人都富裕了,有餘力可關心別人時,「人權」就成重要問題,也就有「廢死」的概念。

「廢死」的主張之一是,死刑是不人道的,不過這也是近代才有的觀念。《資治通鑑》紀載,漢高祖劉邦攻入秦朝首都咸陽(西元前二O六年),廢除所有嚴刑苛法,只留下三條(「約法三章」),第一條就是「殺人者死」。這顯示在當時想爭取民心的劉邦心中,殺人者判死刑不算嚴刑苛法,否則劉邦早順應民意把它廢掉了。事後當地人民對劉邦心悅誠服(「民又益喜,唯恐沛公(劉邦)不為秦王」),也證明這一點。

另一個「廢死」論點是:即使有死刑,照樣有人犯罪,因此死刑未必有效。這當然是真的。但世上沒有完美的制度。一個制度若要百分之百有效,往往也要人們付出極高代價。事實上任何事物只要其代價夠小、效果夠大,就值得人們去爭取。若死刑在維護治安時,讓社會付的代價夠低,效果夠大,不必有百分之百的效果,它就是值得存在的制度。

如果「廢死」,接下來問題是:要用什麼方式告訴民眾什麼事不可做?「終生監禁」的效果,一定不如死刑好,否則歷史上「終生監禁」早就把「死刑」淘汰出局了。用其他如道德勸說、教育等方式,也意味著更高的交易費用。

這並非說任何罪行都要判死刑,也不是說要「亂世用重典」,這將會有反效果。而是說包括死刑在內的任何制度,都有其代價與效益。除了道德爭論外,死刑「值不值得」,或許也是人們可去思考的問題。

作者簡介_楊少強

台大經濟系、經濟研究所畢業,以爬梳有趣論文為興趣,自娛兼娛人。擅長專題研究,曾獲「兩岸新聞報導獎」及「卓越新聞獎」等數個新聞報導獎項。

「經濟學了沒」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殺人 宣傳 角度 經濟學
經濟學了沒
經濟學了沒
楊少強
展開箭頭

其實,生活中無處不是經濟學。本專欄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貼近真實生活的經濟現象,涵蓋時事議題、經濟成長、投資預測甚至職場兩性,以一篇一主題方式,提出有趣的發現和統計。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