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你擔心沒錢念哈佛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你擔心沒錢念哈佛嗎?

你擔心沒錢念哈佛嗎?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撰文者:Joey (鍾子偉)

上個月我接受了一本商業雜誌的採訪,內容是關於我的商學院經驗,和這些經驗在畢業後對我的幫助。雜誌希望組織並比較全球知名商學院的特色和關鍵差異。

採訪是一個週五下午,記者、編輯和攝影師都一起在工作室裡,跟著我一同回顧過去那幾年。
最終我們遇到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

「常春藤盟校以昂貴出名(我的學費,不包含教科書、房租、生活開支等,每年就接近45000美金,這還是兩年前的價錢,現在應該要超過5萬美金了)。你對此有什麼想法,而你會建議人們去買一個他們負擔不起的商學院學位嗎?」

廣告

首先,如果你有機會去念全世界頂尖的商學院的話,不要猶豫,你應該去。

在我入學的第一週,管理員就給了我們一張非常簡單的圖:如果你在念商學院前沒有存款的話,但到你畢業時,你會負債近14萬美金。

但根據每年畢業生的平均起薪來算,你應該可以在兩到三年內還清所有欠款。

這是非常清楚一個投資報酬率(ROI, return on investment)極好的選擇。

廣告

有趣的是,這種思考方式在亞洲、特別是台灣非常缺乏。亞洲文化假設你書念越多、拿越多學位越好,卻很少好好思考過真正的未來、學位應用和投資報酬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博士畢業生對自己專業研究領域沒興趣,之後從事和他博士學位完全沒關的工作。這對於個人時間和社會資源都是非常嚴重的浪費。

但第二部分才是我的重點。

 

 

我是拿獎學金念哈佛,金額大概可以抵我一半的學費。事實上,我同學中有6成比例都有拿某種程度的獎學金。這件事比較少人知道,而且也是常春藤盟校很矛盾的一面。在我看來,這是我們未來世代將會面對,關於人性、資本主義和社會挑戰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每個人都聽聞過常春藤盟校很貴,這是真的。但很少人知道,多數常春藤盟校也提供非常優渥的財務支援和獎學金。

比如說,在哈佛,我甚至不用真正去申請獎學金,在同一張申請表上,我只要把問我是否有考慮獎學金的選項打勾即可。

接下來學校會檢視我的年紀、家庭狀況(是否已婚或是是否有需要撫養的小孩)和我過去工作時累積下來的存款,來決定我需要多少財務支援。因為我申請時僅有23歲,而且我真正做過的全職工作是「在台灣當兵」,所以我拿到了非常優渥的獎學金。而如果你已經在高盛做了10年,那你就有可能不會收到獎學金支助,因為你應該有足夠的存款自己負擔這兩年學費。

這些獎學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校友捐款,有些他們留下來的基金會帶來可用上幾百年的利息。這都是來自成功和有錢的校友慷慨的捐款,他們希望能夠回饋給母校,並且確保未來不會有充滿潛力的學生因為沒錢而無法念哈佛。

但這就是很諷刺的地方。

我幾乎可以跟你保證,我那些有拿獎學金的6成同學,就算沒有拿到獎學金,也不會有人不來念哈佛。比如說,我的家庭就像很多亞洲家庭一樣,已經幫我準備好出國念商學院的款項。我其他同學不是自己有存夠錢、跟家裡借,不然就是去申請學生貸款,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拿一個好的商學院學位,他們可以在三年內還清貸款。

假設這些都是真的,那這表示雖然先前慷慨的校友很真摯,很值得尊敬,但他們有達到他們當初設想的效果嗎?

換句話說,我們是否只是給那些其實不是那麼需要的學生獎學金,然後持續這樣做只因為自我感覺良好?

我多數哈佛同學都來自於教育和財富中等以上的家庭。這並不令人意外,同樣的情況當我在念台大時也非常普遍,我這些年遇到來自全球其他頂尖大學的學生也都有類似的家庭背景。不管這公不公平,家裡教育程度較高、資源較多的家庭,自然會有較高的機率給他們孩子更多機會去獲得更大的成就。

接下來呢?

一個台大畢業的父親,自然會用各種方法,讓他的孩子能像他一樣接受台灣最好的教育。對於那些來自資源較少的家庭的孩子,這自然是不公平,但如果這些資源較少的家庭有同樣的資源的話,他們也能做一樣的事情。

在我從哈佛獲得很好的教育畢業之後,我自然會很想要表達我的感恩之心。學校知道這點,所以每年都會來信詢問校友捐款,從你畢業的第一年就開始。

我收到這些email時總是混雜著複雜的情緒。我很愛哈佛,而且非常感激它給我的一切,特別是我比所有人都還要年輕。但我心深處知道,我的捐款對學校來說不是那麼的必要,而收到我贊助的學生,就算沒有我的支柱,也會找到方法入學就讀。

就像許多基金會和慈善團體一樣,你可能會問:

這些捐款如果送到非洲救助孤兒是不是更有用?可以在研究機構裡面研究疾病,或直接捐給紅十字會?但這些基金是由校友基於幫助未來學生的特殊用途捐給私立學校,你不可以把它捐給校外團體使用。

再次,不管這公平與否,實質上這並沒有錯,這就只是人性,全世界都一樣。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成功,而當他們最終成功了,他們自然會希望保留給自己的下一代。

在數代之後,已經不再需要基金提供財務支助給學生了,但無論如何,多數的資源和財富都還是被同樣的人掌握住,這樣會發生什麼事呢?

而如果持續下去,我們未來世代又會變怎樣呢?

 

作者簡介_鍾子偉(Joey)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現年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創業。著有《放膽去闖,上海職活的故事》、《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哈佛之後的人生」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擔心 獎學金 哈佛 商學院
哈佛之後的人生
哈佛之後的人生
Joey Chung (鍾子偉)
展開箭頭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開始創業。

出版作品:《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