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孩子讀書不自律、催到心累?父母破解動機低落的8大實戰法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孩子讀書不自律、催到心累?父母破解動機低落的8大實戰法

孩子讀書不自律、催到心累?父母破解動機低落的8大實戰法
有些孩子並非不願意唸書,而是還不知道為什麼要努力。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趙逸帆
獨立觀點 2025/05/27
摘要

面對孩子欠缺讀書動機的焦慮,與其一味催促,不如協助他們找出學習的理由與節奏。透過設定升學目標、試做考題、傾聽學長姐經驗、分段規劃、挑選合適學習方式與檢核方法等做法,能逐步建立孩子的信心與學習節奏,也讓備考過程更具持續性與成就感。

國三會考剛考完,換國二生開始倒數?與其焦慮,不如啟動孩子的讀書動機!

最近,不少家長在社群分享:「怎麼辦?孩子完全沒有讀書動力,一整天都在玩,不想準備會考⋯⋯提醒也提醒了、鼓勵也鼓勵了,卻毫無起色。」

剛好前幾天我和一位國二生聊到這個話題,也回想起自己當年備考的樣子。原來,不是每個孩子都不願意努力,而是他們還不知道為什麼要努力。以下8個實用的小方法,提供給爸媽和老師們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先聊聊孩子想去的學校,沒有目標,就難有動力

不妨帶孩子看看自己就讀區域的落點分析表,從「夢想學校」與「理想選擇」2個層次,幫助孩子畫出未來的藍圖。搭配網路搜尋,甚至實地去學校走走,讓孩子認識不同學校的特色和氛圍,也更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學校。

2.讓孩子試試會考題:其實沒那麼可怕

​挑1、2科孩子比較拿手的科目,從國一、國二的題目開始,讓他們自己閱讀、試做。這麼做能降低心理障礙,讓孩子知道:「原來我做得到!」意識到自己有機會得分,是激發學習動機的重要關鍵。

3.學長姐經驗分享,比大人說教更有用

​爸媽說100次,不如學長姐講1次。邀請剛考完的學生分享備考經歷,孩子會發現,學長姐們也曾無力、也曾懷疑,但一步步走過來的心路歷程,更能打動國二生的心,也讓他在接下來的一年較不容易感到陌生與焦慮。

4.劃分階段目標:用模擬考創造節奏感

從學長姐的分享延伸,帶孩子回顧前一年的模擬考時程,讓他們提前知道升上國三後,會發生哪些關鍵節點。每一階段設定一個可達成的小目標、小獎勵,孩子就會更有節奏的往目標前進,不再是盲目而焦慮的準備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分析五科狀況,找到最適合的學習方式

​陪孩子一起盤點五科,哪些科最頭痛?哪些能自己掌握?再思考適合的資源:補習、家教、刷題、看書、寫筆記等,都是可考慮的策略。重點是找到孩子覺得「可行」的做法,建立信心,而不是讓他被不擅長的科目打擊。

6.從每日閱讀開始,慢慢建立讀書節奏

​可以和孩子討論,從六月開始的每日讀書安排,從輕鬆閱讀、課文複習、整理筆記入門。除了刷題、記憶,閱讀素養也是會考得分關鍵,不妨每週固定一段時間,陪孩子一起進入書本世界,養成「讀進去」的能力。

7.爸媽放下手機,一起營造讀書氛圍

​孩子在讀書,爸媽卻在追劇?這會讓孩子更難專注。不妨每天固定一段時間,爸媽也放下手機,拿起書、拿起筆,陪孩子一起專注。這不只是「要求」,而是一種「陪伴」的力量。​

8.善用簡單檢核,讓孩子建立成就感

​不一定要以考卷的形式,可以用小測驗、題庫、一問一答、口頭回顧等方式來幫孩子檢視複習狀況。記得從簡單的開始,讓孩子有成就感,再慢慢增加挑戰度。動機來自「我做得到」,不是「我永遠不夠好」。

最後提醒,讀書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學會學習」會是一輩子的能力。在安排讀書計畫時,也別忘了運動、休息、和興趣時間。陪孩子在備考中找到節奏,才是真正能持續的動力!

​*本文獲「趙逸帆」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陳虹伶

國中 國中會考 學習 教育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