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何有些人有源源不絕的創意?麻省理工研究:關鍵在睡前的一個動作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為何有些人有源源不絕的創意?麻省理工研究:關鍵在睡前的一個動作

為何有些人有源源不絕的創意?麻省理工研究:關鍵在睡前的一個動作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開發「睡眠和夢境設計技術」,希望藉此大幅提升創造力。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拉胡爾·詹迪爾(Rahul Jandial)
精選書摘 2024/11/01
摘要
  1. 常做惡夢的人,可能有越強烈的藝術和創作傾向,像是史蒂芬·金就曾從惡夢獲得創作靈感。
  2. 在睡前暗示和思考特定的問題,能引導夢境的發展方向。夢中的情節,有時能幫忙解決現實中的困境。
  3. 即使不記得夢境內容,夢也能影響清醒時的思維,許多突發靈感可能來自夢的潛意識工作,成為創意來源。

1987年,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恩尼斯特·哈特曼(Ernest Hartmann)帶領了一項深入研究,比較了12名終身受惡夢所擾的人、12名夢境生動的人,和12名既非惡夢受害者也不是夢境生動的人。

每位受試者均接受了結構式訪談、心理測驗和其他措施,以評估他們的性格。研究人員發現,受惡夢困擾的人比起其他2組受試者,具有更強烈的藝術和創作傾向。換言之,在夢中想像邪惡或危險力量的心智,清醒時也可用其豐富的想像力發揮創意。

惡夢曾為許多知名作家的作品提供靈感。聞名全球的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飛機上睡著,夢見了一名瘋狂女子囚禁並殘害了她最喜愛的作家,結果成了《戰慄遊戲》一書的靈感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鬼店》的構思也來自於一個夢。史蒂芬·金和妻子是一山中度假飯店僅有的2位客人,當時飯店由於季節即將關閉。他在夜裡夢見自己3歲的兒子尖叫著跑過大廳,被消防水管追趕。他從惡夢中驚醒,滿頭大汗。史蒂芬·金回憶,當時他點了一支菸,望向窗外:「菸抽完時,這本書的架構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成形。」

我們如何看待法國和其他處的史前洞穴壁畫及其他古代文物?世界各地所描繪的許多生物,都是人獸混合的動物形象,使得考古學家不禁心想,這些奇特的圖像是否可能是受到了夢境的啟發?

惡夢既是人最容易記住的夢境,這些會不會是最早對惡夢的藝術描繪?我同意此種看法。我們有理由認為,說故事本身也許源自於分享夢和惡夢的渴望。

如何引導夢境來激發創意?

古埃及人建造了睡眠神廟,讓人可以在此處睡覺,希望能誘發夢境,幫助他們治癒疾病或做出重要決定。古希臘人也會去特殊的神殿祈禱,希望做一個能解決問題的夢。希臘人稱此作法為「孵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今研究顯示,孵夢不僅僅是建立在信仰上的古老方法,它背後有真正的科學依據。研究人員發現,做夢的人可以透過暗示來影響夢境發展。雖說這不是萬無一失的過程,但他們發現,光是表達你想夢見某個人或特定主題的意圖,通常就能將夢境推向此方向。

透過此種方式,我們也許能引導自己的夢境,來幫助激發創意、思考社交難題和考慮重大決定。

哈佛大學夢境心理學家芭瑞特要求她的學生在睡前15分鐘思考一個情感相關的問題。結果,半數學生表示,他們做了與此問題有關的夢。

由於夢境如此視覺化,所以,入睡時在腦海裡設想某個人、想法、地點或問題,將有助於你孵夢成功的機率。我們可以運用意象預演療法改寫反覆出現的惡夢,重新編排夢境情節,使其變得無害,甚至給它更好的結局。孵夢也一樣,聽來雖像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但嚴謹的研究已證實了此種方法引導夢境的效用。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ediaLab)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開發睡眠和夢境設計技術,希望藉此大幅提升創造力。研究裝置會感知受試者進入睡眠的情況,並提供口頭提示,詢問受試對象在想什麼,然後記錄對方的反應。

你也可以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意圖,放在床邊,或將希望夢見的事物相關圖片、物件放在床邊。這不僅僅是某種象徵儀式,而是人們見證能啟發他們夢境的有效方法,就好比我們將原料放進鍋裡,等待夢境以全新、意想不到的方式將它們混合。

當解決方案能在腦海以視覺呈現時,孵夢最容易成功,原因是視覺皮質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間十分活躍。睡前請回顧一下你想夢見的問題或主題,想像自己夢見了這個問題後醒來,然後在床邊的紙上寫下夢境。

芭瑞特的學生選擇了學術、醫療和個人方面的問題,並記錄哪些夢境為他們的問題提供了潛在的解決辦法。其中一名學生搬到了一間較小的公寓,無法找到不顯雜亂的家具擺放方式,結果他夢見將五斗櫃搬到客廳,這名學生實際嘗試了一下,果真有效。

另一名學生在選擇麻州或其他地方的學術課程時陷入兩難,他夢見自己乘坐的飛機需要緊急降落,夢裡飛行員說降落在麻州太過危險,做夢的學生一想到這個夢,便意識到了選擇其他地方課程的決定。

即便不記得自己的夢,它們也能影響你清醒時的想法。你也許會突然靈光一閃、腦海瞬間蹦出想法或沒來由地想到解決辦法,這些靈感很可能來自於我們的夢境。不論記不記得,我們每晚都會做夢,而我們的夢夜夜都在為我們從事創意工作。

*本文摘自悅知文化《我們為何會做夢

書籍簡介

《我們為何會做夢:睡夢中的大腦如何激發創造力,以及更好地改善清醒時的生活》

作者:拉胡爾·詹迪爾(Rahul Jandial)
譯者:張嘉倫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04

作者簡介

拉胡爾·詹迪爾(Rahul Jandial)

擁有神經外科醫師和神經科學家雙重訓練。以在美國洛杉磯的詹迪爾實驗室進行複雜的癌症手術和監督開創性的科學而聞名。透過他創辦的非營利性國際神經外科兒童協會(INCA),他在世界各地的醫院執行及教授兒童腦外科手術。曾接受各大媒體訪問,包括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Podcast節目《跟傑.謝帝一起找到人生目的》(On Purpose with Jay Shetty)等。

著有《一個腦外科醫師的生活啟示》(Life Lessons from a Brain Surgeon),該書是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以及《在刀的邊緣生活》(Life on a Knife’s Edge)。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創意 做夢 潛意識 靈感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