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現在努力是為了「以後的成就」?翻轉一思維,立即成功又快樂
1.「等到⋯⋯的時候,我才算成功了」這句話讓人們追逐錯誤的成功方式,而且永遠不會真正得到他們想要的生活。
2.若將句子改為「當⋯⋯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讓人可以根據自己對成功的定義,做出明智的決定。心態也從落差心態轉變為收穫心態。
3.不再根據理想來衡量自己,而是根據你自己選擇的明確標準來衡量自己,就能夠馬上成功,也能幸福快樂。
「困擾我們的,是我們定義成功的方式。」──亞利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列出自己的成功清單,不再FOMO
迪恩.傑克遜(Dean Jackson)是一名行銷專家和創業者。20年前,他對於「追尋成功」這個內在問題,突然有所頓悟。長話短說,他早年下了一個結論:「等到⋯⋯的時候,我才算成功了。」這句話讓人們追逐錯誤的成功方式,而且永遠不會真正得到他們想要的生活。
迪恩決定改寫那個句子,把成功放在當下,新的句子是:「當⋯⋯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然後他列出了10項清單:
1.我每天醒來的時候都可以問自己:「今天我想做什麼?」,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2.我的被動收入大於我的生活需求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3.我可以選擇住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4.我正在做一些令我振奮又能發揮所長的事情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5.我可以消失幾個月也不影響自己收入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6.我的生活中沒有愛發牢騷的人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7.我戴手錶只是出於好玩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8.我沒有時間義務或最後期限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9.我可以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10.我隨時可以退出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先欣賞自己的進步
「在你制定新目標之前,請先承認並欣賞自己迄今為止達成的進步和成就。」
這個清單顯示了迪恩的個人成功標準,他的尺規由他創造,他可以自我決定。他經常回頭查看自己的清單,尤其是眼前有各種機會,或選擇要做決定時。如果某件事情會剝奪清單中的任何一項,或與其衝突,他就會說「不」。
擁有自己的成功標準,讓迪恩可以根據自己對成功的定義做出明智的決定。他用這張清單來避免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任何情況、關係或機會,只要不符合他為自己設定的成功標準,他都樂於拒絕。
你也試試看。花20~30分鐘,在不受任何干擾的狀況下,寫下你的答案:「當⋯⋯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請盡量對自己誠實,沒有人能為你定義成功。定義自己的成功標準,你才能成為自我決定的人,這就是建立內在參照點的方法。由你決定衡量自己的標準。
靈活使用這張清單。把下方練習當成草稿,可以隨時編輯與改善。而且你現在對成功的定義,很有可能跟5到10年前不同,因此,不要認為你一定得遵循即將列出的這張清單。
這裡的重點是,你有了自己的成功標準之後,就知道該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裡、該做什麼事。隨著觀點和經歷提升,你可以繼續調整、改善自己的「成功標準」。
你不需要像迪恩那樣寫出10個項目,不過我還是會為你提供10點的練習空間:當⋯⋯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用「篩選問題」做出優質決定
跟迪恩「當⋯⋯的時候,我知道我當下是成功的」清單類似的,還有「6個篩選問題」,由成功創業家和感恩專家李.布羅爾(Lee Brower)提出,他的教導已經有超過一億次觀看。布羅爾透過回答6個問題來做為成功的篩選過程,協助他做出優質的決定。
下面是李的6個篩選問題,也是他個人的成功標準:
1.這個機會、個人、花費、冒險、經歷、關係、承諾等,是否與我的價值觀一致?
(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那麼李就不會繼續問剩下的5個問題。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是」,他會往下繼續做。)
2.這個機會、個人、花費、冒險、經歷、關係、承諾等,是否會運用到我獨特的能力,讓我更強大?或者會擴充我的能力?
3.這個機會、個人、花費、冒險、經歷、關係、承諾等,將如何造福他人?其背後是否有更大的志業或目標可以造福社會?
4.在財務領域,這個機會、個人、花費、冒險、經歷、關係、承諾等,有意義嗎?
5.這是交易還是轉變?換句話說,這是獨立工作的機會,還是進入其他領域的門票?
6.如果我同意這項決定,那麼我必須要拒絕什麼?
捨棄藉口
「只要停止找藉口,你會發現,所有的精力都會以創造力、革新和合作的形式回饋到你身上。」
和迪恩一樣,這份問卷是李的決策標準。請注意,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要你採用迪恩或李的成功標準。如果你覺得受用,當然可以借鑒或直接拿來使用。不過,我提供這些清單的目的,是要讓你深入思考自己衡量成功的標準。
想抱持收穫心態*的基本條件,是必須以自我決定的方式生活。你不再處於落差心態*中,不再根據理想來衡量自己,而是根據你自己選擇的明確標準來衡量自己。
*收穫心態指用已取得的收穫來衡量自己,落差心態則是不斷追逐外在的高標準、無法珍惜進步。
接下來,你要經常使用這些標準來做決定,讓生活向前邁進,並在前進的過程中定期回顧過去,評估自己的進步與收穫。這種跟自己的比賽,不再拿自己與他人做比較的生活,會產生一種沉穩的信心。
哲學家塞內卡(Seneca)稱其為「心境安寧」(euthymia),意思是「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沒有誤入歧途,踏上被絕望迷失者踩過的混亂軌道中。」
改把理想當靈感
「看待理想的最佳方式,是將其當成創造目標的無限靈感來源。我們都像電影製作人一樣,把所有的記憶和想像力當做原始材料,製作出無盡的連續畫面。」
《收穫心態:跳脫滿分思維,當下成功和幸福,由你決定》☛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收穫心態:跳脫滿分思維,當下成功和幸福,由你決定》
作者: 丹.蘇利文(Dan Sullivan)、班傑明.哈迪(Benjamin Hardy)
譯者: 吳宜蓁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5/11
作者簡介
丹.蘇利文(Dan Sullivan)
舉世知名的創業專家,他指導過的成功創業家數量可謂世界第一。他是全球領先的創業家教練計畫「策略教練」(Strategic Coach®)的聯合創始人,並撰寫了五十多份關於創業成功的出版品。三十多年來為超過2萬名創業家提供了教學與培訓。
更多資訊:www.strategiccoach.com
相關著作:《成功者的互利方程式:解開成事在「人」的祕密,投資好的人,贏得你的財富、時間、人際、願景四大自由》
班傑明.哈迪(Benjamin Hardy)
組織心理學家,著有暢銷書《意志力不管用》(Willpower Doesn’t Work)、《我的性格,我決定》(Personality Isn’t Permanent)。他的部落格閱讀次數累積超過一億,曾刊登在《富比士》、《財星》、《CNBC Business》、《Cheddar》、《Big Think》等雜誌。他是《Inc.》和《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的定期撰稿人;從2015年到2018年,他一直是Medium.com世界排名第一的作者,之後轉型經營YouTube個人頻道。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