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一個兼職外送員的告白:這份工作讓我用不同觀點看事情,保有正面心態
1.外送這份工作門檻不高,只需要會操作手機、通過帳號申請、會騎機車就行,幾乎人人都可以做。
2.外送工作具高度彈性,有投入就會有收入;但如果需要高報酬,就不是很好的選擇。此外,外送沒有勞健保,需要自行承擔路途上的意外與風險。
3.作者在本業工作之餘,利用下班空閒或假日,透過外送貼補家用,或轉換本業工作的壞心情。
不知道你是否好奇過,外送這份工作,是什麼樣的體驗呢?這社會有很多對這份工作的負面觀點,但提出這樣觀點的人,有幾個是真正有做過外送工作?
確定的是,幾乎人人都可以跑外送,要做這件事情的門檻不高,只需要通過帳號申請、操作手機、會騎機車就行。
這時代要餓死不容易,只要願意動動身體,就能有收入(隔週四就能收到上週工資),而且還能體驗到隨時自主決定上班和下班的感覺。
*本篇為觀點篇(1/3),另外還有:申請篇(2/3)、裝備&攻略篇(3/3)
從外送得到的「轉念」體悟
我不是全職外送員,目前在本業工作之餘,下班空閒或假日,會透過外送來貼補家用,或轉換工作心境。當初會開始跑外送,是源自於去年疫情期間,本業受到影響。讓我開始思考,在本業之外能否能彈性調配時間的另一份工作,分散風險、增加不同收入來源以提高反脆弱能力。最終,我選擇了外送工作。
現在想想,是很感謝這份工作的,它讓我稍微舒緩了當時的金錢焦慮。而且透過切換2種不同工作,會開始用不同的觀點,看待自己原先習以為常的繁雜心境。每當在本業工作感到心情沉悶時,就跑跑外送,根本就是出門兜風透氣、還能有收入,是很有趣的心境感受。
當然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可能因為我並非全職投入外送工作。相較於全職外送員的分秒必爭,急著完成每筆訂單,我做這份工作時可以輕鬆愜意,因為這不是我一切的收入來源。
所以我也能理解,如果只有一份工作收入,勢必容易讓自己的感受與視野,專注在那個小領域;並且放大在該領域中的一切感受,而忘記這世界之大,還有許多不同的樣貌。
聯想到像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容易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唯一那個孩子身上,讓親子間的壓力都很大。因為外送成為我的第二份工作,讓我有機會從本業工作的情緒與視野中抽離。過去我在本業需要等待、醞釀發酵的時間裡,多半是焦躁不安的,因為就只會關注在這件上,但現在當我意識到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時候,就會轉移注意力去做另一份工作。
外送是值得的工作嗎?
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情與視角看待外送工作,如果要的是高效益的報酬,那可能這不是很好的選擇。甚至會因為想要賺更多、更快,產生焦躁情緒,讓心情陷入愁雲慘霧。
可是如果是抱持著看風景、幫助人(肚子餓的人),那麼其實蠻有趣的。可以看見不同人們的餐點選擇和居住環境,讓我認識到這個城市裡更多的生活樣貌。
做外送員的優點
想在本業收入之外、創造第二份收入的辦法有許多,我將這些方法分成2類型:
1.第一個類型,只要有投入就有收穫。例如利用下班或休假時間,兼差做短時間工作,如家教、打工、接案工作。
好處是有投入就會有收入。壞處是時間比較沒有彈性。假設突然覺得身體疲憊、想要休息,就會有需要請假的心理壓力。
2.第二個類型,投入不一定會有收入,甚至可能需要很久才會有一點點收入。像是網拍賣商品、製作Youtube影片或經營部落格,賺取廣告收入等。好處是時間自由彈性,壞處是有投入不一定有收入,甚至還不一定有觸及、能被觀看。
像是我書寫這些文章花費的時間,就經驗來說,同等時間就已經可以從外送工作賺到超過數千元了!所以,第二類型的收入,在剛開始的日子幾乎為零。
而外送平台的外送工作,兼具上方2種副業類型的好處,同時具有自由的彈性,毋需因為請假而有心理壓力,也不需要擔心投入後會得不到收入。基本上在用餐時段的熱區(餐飲商店多的區域),都能接到派單。
做外送員的缺點
除了優點也來補充缺點,這份工作的缺點是沒有勞健保,還有需要自行承擔所有路途上的意外與風險,所以讓自己保持安全很重要。我認為寧可速度慢,人永遠不知道風險何時出現。因為無法避免風險出現,我們能做的就是,避免風險突然出現時,受傷程度會超出自己能負荷的範圍,這很像是投資時的心態。
至於有人認為外送工作的缺點,就是可取代性太高,可是我不認同這觀點,社會上大部分工作,都是可以被取代的;僅在第二份收入上,何必為了不被取代性,去做麻煩的工作呢?
就算你的工作有著較高的技術門檻,你依然有可能被取代,頂多就是暫時活在不可取代的想像中罷了。沒有公司希望自己的員工不可取代,如果你無法取代,對於公司而言是很危險的事,公司總不會願意任由員工所擺佈吧?
我認為低薪的工作,正會因為新時代工作出現,受到強力的衝擊。如果薪水給的夠高,哪裡來的缺工?會缺工很大部分是因為提供的薪水不夠!既然薪水都不高,又何不選擇有高度自主性的工作呢?
外送讓人上癮,但注意:不能太久沒接單
在外送員的機制上,我是相當佩服外送平台設計出來的派單機制。或許是因為要應對員工的高度自主性(就自由度而言,只像是夥伴關係),才讓過程變的很遊戲化。除了可以即時看到目前任務紀錄和獎勵,之中夾雜著隨機性的特質,實在很能刺激大腦的多巴胺,創造出除了金錢以外的成癮效果。
會意識這件事,是因為到每當我明明想讓身體休息時,也還是忍不住打開來看看目前的獎勵和單量,搞得像是在玩股票看盤。一看,就會知道自己在休息的同時,失去了什麼賺錢機會。但我也因此更認真看待自己的休息時間,變得更珍惜。
我沒有跑過Food Panda,但Uber很自由,隨時可以上、下線,還可以自己挑選訂單,覺得太遠可以就不接,不需要擔心被懲罰。
需要注意的是,2週內至少要接單一次,並依照其檢查標準。如果上上週開始,都沒有上線接單,本週六(含週六)前至少上線、接到1單就可以了!目前App也會通知,所以可以注意看通知的說明就好。
不單壓一份收入,提升「反脆弱」能力
擔任Uber司機是在《反脆弱》書中提到的舉例,從反脆弱觀點,兼差做外送不僅能增加收入來源,還能適應收入會有變化性的這個常態。多數時候人們會因為習慣固定入帳的薪資,變得無法應對斷源來臨而脆弱。相較之下,因為明白收入未必總是穩定的,更能保有危機意識,處在能應對未知的心態中。
以我自身來說,做外送的這份收入也像是救命繩。即便哪一天失去主業的工作收入,因為有外送工作的輔助,也還能有金錢上的依靠。我對主業就不那麼患得患失,變得沒那麼擔心主業收入不足;也因此能保有更平衡的正面心態,以應對來自主業的困難或挫折。況且在這時代裡,讓自己有一定程度的開發、探索能力也很好。
外送讓人體驗到,原來工作可以自由安排。而且幾乎不用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就也少了無謂的情緒波動,多了許多與自己對話的空間。我會在等待系統派單的時候,讀電子書、聽說書Podcast,從中蒐集思考的靈感與點子。
甚至還有人運用這份工作的彈性,在等待空檔背單字、提高英語能力到多益金色證書等級,真的很讓人欽佩。
那麼回頭想想,究竟是什麼框住了你自己呢?人需要的不是強壯,而僅僅是反脆弱的能力而已。
*本文經「方格子直送計畫」合作轉載,原文:【連我阿嬤都會跑外送,你有跑過嗎?】從Uber Eats外送工作,學到突破收入困境「轉念術」#觀點篇(1/3)|蹦蹦阿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方格子vocus致力於成為華文創作者的第一站,以多元模式創造價值,期望讓每位專注的創作者自在分享、交流,放送你的知識與想像。在這裡(媒體名稱)的文章,都是由方格子創作者個別創作,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授權轉載。歡迎到方格子網站發現更多精彩內容!
方格子網站:https://vocus.cc
方格子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cu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