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在婚姻裡不做目標管理!鄒開蓮:把美滿家庭當目標,只會焦慮衝突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在婚姻裡不做目標管理!鄒開蓮:把美滿家庭當目標,只會焦慮衝突

在婚姻裡不做目標管理!鄒開蓮:把美滿家庭當目標,只會焦慮衝突
鄒開蓮在婚姻關係中體認到,婚姻或家庭不是「以成果為優先」的目標導向,而是以愛為出發點的關係。 (來源:《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天下雜誌出版)
撰文者:鄒開蓮、盧智芳
精選書摘 2023/04/20
摘要

1.鄒開蓮說,一個挫敗的婚姻讓她認清,要找一生的伴侶,不能只靠表面條件,應要培養足夠的信任,在逆境、順境時都願意把自己敞開給對方。

2.她在婚姻關係中體認到,婚姻或家庭不是「以成果為優先」的目標導向,它的價值是以愛為出發點的關係。

3.在家庭中,我們需要常練習的是,帶著祝福的眼光看每件事。如果只看壞事,一定很容易生氣,但如果能練習只看對方優點,其實已經很棒了。

20幾歲時全力衝刺,但到了30歲,我有了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我要找一個對象結婚。

一天,非常意外的,一個高中時代就認識的男生突然在我面前出現。正因他和我過去交往的人都很不一樣,我以為那種新鮮又帶著熟識的感覺是愛,再加上36歲了,很快的我就決定和他結婚。

沒想到,我的第一次婚姻失敗,只維持了2年就離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離婚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一個挫敗的婚姻讓我認清,要找一個一生的伴侶,你的對象跟你之間,不能只看表面的條件是否匹配,更不能靠一時戀愛的感覺,而是2個人要真的能在一起生活,能培養足夠的信任,順境和逆境時,都願意把自己敞開、交給對方。

離婚之後,我看了一本書《兩次約會見真章》,它教讀者寫下一張「擇偶清單」,列出覺得另一半非有不可的特質,跟絕對無法忍受的缺點。經過一段挫敗,我發覺我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那些外在條件,而是他是否真誠、有上進心、有開放的心態、愛我也能愛我的家庭⋯⋯我把這些一條條的列下來,希望和具備這樣性格的人共度一生。 

把期待具體化之後,一旦這個人出現,我就可以知道他是對的,而不再被自己的「感覺」弄昏頭了。這對我真的很有幫助。我們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或是「感覺」,左右了判斷,內心開始產生疑問。但如果你知道他是「對」的人,即便遇見波折,你會更願意努力,回到初心。 

很幸運的,竟然1年後,我的先生出現了。他真的很接近我期待的對象,而他也曾離過婚。我40歲那年,我們一起勇敢的再次進入婚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懂得在「職場」與「家庭」兩種模式中切換

我先生的個性和我很像,我們都來自溫暖的軍公教家庭,都很外向樂觀。最棒的是,當他也信主受洗後,我們有共同的信仰,價值觀接近。 

雖然我們在職場都很忙碌、各有一片天,但結婚後,我們不想只各過各的生活。我們一起參加教會夫妻小組、一起參加企業人士的社團,盡量加入彼此的朋友圈,因此我們一直有共同的話題。我以前沒那麼喜歡打高爾夫球,但他喜歡,我就願意陪他一起打,不怕太陽曬。我習慣每個星期天中午回爸媽家吃飯,他也樂意陪伴。

雖然我們都離過婚,我跟他說,「這次,我絕不離婚。」

我們都想建立一個美滿的婚姻,全心投入都不容易做到,如果任何一方以為婚姻可以「合則來,不合則去」,可想而知,成功的機率會有多低。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拿掉這個選項,下定決心讓婚姻長久。 

許多現代的夫妻,為了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不得已選擇分居兩地,時間久了,夫妻關係也淡了。我和我老公說好,我們不要分開。像我經營亞太市場10年,大可搬到新加坡住,但我一直選擇留在台灣。我先生也曾有去香港工作的機會,但我們都決定放棄,就為了夫妻不分隔兩地。這些也許犧牲了職場的機會,卻讓我們有了完整的家。 

我先生對孩子說過,我先愛你們媽媽,再愛你們。不開玩笑,他真的把我放在關係的第一位。我相信他這麼做,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值得」如此,而是他的「選擇」。這個選擇,建立了婚姻裡的安全感。 

其實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夫妻關係。工作是很清楚的目標導向,以成果為優先,可是婚姻或家庭不是這樣。它唯一的價值就是關係,是以愛為出發點的關係。

職場訓練我們、給我們價值觀,但不能直接移植到家庭用。工作是條件式的關係,如果你做得好,我就給你獎勵;做得更好,我就給你更多。如果用這種角度來看婚姻,心中第一個冒出的問題就會是: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你付出這麼少?你要上班,我也要上班,為什麼回家以後還都是我的事?

所有人際關係的殺手,就是比較。一旦所有問題都拿出來比較,就會覺得不公平。出現怨懟後,就很難包容欣賞,也愛不出來了。另外,我們也會不小心把職場裡習慣的工作方式帶回家裡,不知不覺的把夫妻、兒女也放進目標管理。在腦海裡,把一個期待的美滿家庭圖像當成目標,用來檢視另一半和孩子的表現,期望家人和自己應該是如何。目標管理,不僅沒有用,還會是焦慮衝突的來源。

剛進入婚姻生活時,我曾經也掉進這樣的魔咒裡。即便回到家的時間已經很晚了,每天只有幾小時和家人相處,還是會習慣性的要去「解決問題」。 

一進入家門,還背著工作壓力,上班習慣「看問題」的偵測雷達也還開著,看到老公、孩子什麼沒做,就一定要指出來改進,弄得大家關係緊張,我也經常發脾氣。

我忍不住問自己:我們家到底是避風港,還是被我搞成了壓力源?我常常跟神禱告,不管再忙、壓力再大,請給我耐性、愛心對家人,也善待自己。學習用欣賞的眼光,看好的,不挑毛病,後來才逐步改善。在職場、家庭兩種不同模式的切換中,我們需要很高的自覺。

學習去看對方的優點 

回到家,我們需要常練習的是,帶著祝福的眼光來看每件事。你戴上什麼眼鏡,看到的就會是什麼樣的世界。 

像我常常跟自己講,我要戴著「看他優點」的眼鏡。我常半開玩笑說,我先生「不叫不動」,但是「一叫就動」。我如果只看前半部,很容易生氣:「奇怪,你怎麼沒看到家裡有這麼多事情沒做?」可是他的優點是,我一跟他說,他就會說:「好,我去做。」 

儘管「不叫不動」是讓我生氣的,但我告訴自己,更應該常常看到他的「一叫就動」。這樣想,就會覺得他其實已經很棒了。幸福,是自己創造的感受。

當我用愛的眼光來看他,就處處看到他的可愛。他也有很忙碌的工作,但是回到家,他能很快「切換頻道」放鬆自己,做喜歡的事,看球賽、看雜誌、研究攝影,就連看Discovery都津津有味。他也是一個容易喜樂的人,隨便看個笑話,就開心得不得了,沒什麼事會讓他憂慮到睡不著覺。 

而我的腦袋裡總是有一個長長的「to do list」,讓我不容易放輕鬆。我跟自己說:「嘿! Rose,你要學學你老公。」我不僅不再糾結誰比較主動做事,而是帶著欣賞的態度來看他,我就越看到他的好,也更看得到他對我的包容。 

婚姻裡最需要的就是「愛的眼光」,它是創造美好關係的起源。而婚姻裡所謂的目標,沒有其他,就是美好的關係。

婚姻是盟約,不是契約

不管再忙,我們都常常記得跟對方說「我很幸運有你」,能一路走到現在,我們還是彼此最好的夥伴。 

現在很多人選擇不婚,是因為覺得自己過得好好的,如果伴侶「不能為自己加分」,反而成為負擔,不如不要有。我也曾有過這種自私、不成熟的心態,好像在一個關係裡,自己不需要改變,而是對方要能把我的缺角補起來,這才值得我投入。就像是一個契約,雙方是有條件的付出,並且有對價關係。 

然而一個愛的關係,就是兩人相互接納、影響、成長、成熟的歷程。沒有人是完全的,也都是自私的,唯有決定委身在一個沒有到期日、不能反悔的「盟約」裡,我們才會放棄自己的任性,真正學習去愛人。 

《聖經》裡對愛的定義非常棒:「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愛人不容易,第一就是要忍耐,有慈心,不然常常愛不出來。而且愛,只在於自己的態度與行為,上面沒有一句是要求對方的,這和絕大多數人面對愛的態度很不同。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不是因為可以相信對方一切的行為都是好的,而是選擇相信,愛我們的主掌管一切,才可以面對不完美的人,仍對人生有盼望。 

我認為這不僅適用於婚姻關係,每種人際關係都是如此。愛,其實是一種決定,學習付出愛,讓我們成熟。

比起男性可以用事業定義人生,女性主管確實要面對更多的課題。台灣的離婚率居高不下,很多人也因為婚姻難,所以不願意結婚。但是我真的認為,婚姻最大的報償,就是你願意全心投入去經營這段關係,不比較也不計較。不論男女,都可以因為有一個堅固的愛的關係做後盾,在人生路上更勇敢。 

對女性來說,幸福與成功不是一個單選題,而是值得一起擁有的禮物。

書籍簡介

《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關於生涯、職場、家庭、信仰的20則人生提醒》

作者:鄒開蓮、盧智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3/03/29

作者簡介

鄒開蓮

出生在高雄海軍眷村,是家中4個孩子中的老么。從小就具備旺盛的好奇心與探險精神,就讀北一女與台大期間,更廣泛涉獵表演、電影、主持等領域,多才多藝,學生時代就展現出強烈的領導特質。

32歲當上台灣MTV總經理,兩年期間,成功將MTV蛻變晉升為台灣最受歡迎的電視音樂頻道。2000年加入雅虎(Yahoo),擔任台灣總經理,成功領導雅虎併購整合奇摩、無名小站與興奇科技,不但使雅虎奇摩成為台灣最大入口網站,更開創了電子商務新里程碑,帶動營收成長數十倍,成功打造雅虎奇摩在台灣的領導地位。

之後,鄒開蓮升任雅虎亞太地區最高主管達10年,負責日本、韓國、香港、台灣、東南亞、印度與紐澳等亞太地區,執掌媒體內容、數位廣告及電子商務等業務。

Verizon於2017年併購雅虎後,鄒開蓮於2018年至2020年擔任Verizon Media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負責除美加市場外的其他全球市場的廣告業務與媒體服務,是台灣少見進入跨國企業核心決策圈的經理人。

鄒開蓮是虔誠的基督徒,信仰深刻地影響她的領導管理與家庭經營。2020年離開全職職場後,積極投入臺灣世界展望會,提升非營利機構的經營管理,並擔任多位年輕創業家的教練(mentor)、多家企業的外部董事,以培育台灣跨國人才的志工自許,希冀為台灣社會帶來更大的正面影響力。

學經歷
富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台達電、中磊電子、香港電視娛樂獨立董事,愛比科技、基富通證劵董事
前Verizon Media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
台灣世界展望會前董事長
台灣女董事協會榮譽理事
美國西北大學J. L.Kellogg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
美國波士頓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
台灣大學圖書管理學系學士

盧智芳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天下》雜誌召集人、《Cheers》雜誌總編輯等職務,現任天下學習事業群學習產品部研發長。

採訪著作包括《能被小用,才是大才》、《勇敢立大志,彎腰做小事》、《台味服務》、《創意,然後呢?》、《燃起主管魂》、《高效經理人的管理備忘錄》等。

投入記者生涯逾25年,至今仍對採訪與文字工作樂此不疲。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家庭 包容 職場 再婚 婚姻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