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工作節奏快,讓你焦慮迷惘了嗎?職場前輩的4個建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工作節奏快,讓你焦慮迷惘了嗎?職場前輩的4個建議

工作節奏快,讓你焦慮迷惘了嗎?職場前輩的4個建議
工作節奏快,讓你焦慮迷惘了嗎?職場前輩給新人的4個建議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麗俊
獨立觀點 2022.06.29
摘要

1.工作節奏快、老闆要求高,會導致很多職場新人感到焦慮。前輩建議,要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才不會迷茫。

2.關於工作,前輩有4個建議:工作是手段,不是目的;追求合作,重視貢獻;積累資產,而不是資歷以及保持長期的競爭力。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人感到焦慮和迷茫。工作節奏太快了,老闆對你的要求也非常高,這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是老闆在壓榨你。其實很多時候,焦慮都是自己心態所導致的。當我們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也就不會迷茫了。新人如何快速成長?以下是我過去的一些經驗,分享給你。

工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以前說過,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如果想要擁有人生幸福,這兩部分都必須要有,要將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否則就有殘缺。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卻形成了對立,他們將工作當成了人生中的「必要之惡」,工作在他們看來只是賺錢的工具。

他們也將自己的態度表現在了工作場景中,比如不屬於自己的工作就絕不多做。5點半下班,5點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走人。拿多少錢,就幹多少事,絕不會多付出一點。

廣告

我不太建議大家成為這樣的人,因為我們每一天都需要花至少8個小時的時間在工作上,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對工作沒有熱情,幹這一份工作沒有成就感,你將失去人生中工作的那一半幸福。你每一天也會非常累,甚至一想到要去上班,心情就特別沉重。

不要把工作當成賺錢的工具,賺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賺錢是為了説明自己實現人生幸福,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你明白這一點,工作也就變得有意思多了。

石油大王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在寫給兒子的信中寫道:我初進商界時,時常聽說,一個人想爬到高峰需要很多犧牲。然而,歲月流逝,我開始瞭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並不是在「付出代價」。他們努力工作是因為他們真正喜愛工作。

事實的確如此,那些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大多都非常享受工作的樂趣,從中感受生活的意義。

廣告

追求合作,重視貢獻

公司與公司之間,追求的是合作共贏,因為最高明的利己是利他。在企業內部也是如此,當今的組織形態中,員工和企業不再只是單純的雇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你不是在為管理者工作,也不是為這家公司工作,而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是為了共同的事業而奮鬥。

因此,想要讓自己更值錢,那麼就得重視自己的貢獻。你在公司的貢獻是什麼?你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嗎?在一家企業中,要關注你創造了什麼價值,帶來了什麼成果。你的貢獻值越大,你就越重要。

彼得.杜拉克說:如果一個人只會埋頭苦幹,反覆強調自己職位的重要性,那麼無論職位多高,都是下屬。如果一個人重視貢獻度,對工作成果負責,那麼無論級別多低,都是高級管理者,因為他為公司的整體績效負責。

因此,你一定要從內部視角轉移到外部視角,不要先想著拿多少錢就做多少事。而是要思考創造了多少價值,為這個部門,為這個公司帶來了多少貢獻和成果。正如洛克斐勒所說: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產品,做好你該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該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會來。

積累資產,而不是資歷

有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感覺自己很優秀。其實很容易陷入認知偏差,心理學上有一個鄧克效應(DK effect),大概意思是能力越弱的人越傾向於高估自己,能力越強的人越傾向於低估自己。

如果一個人處在愚昧山峰,也就會越自信。為什麼很多人大學畢業,起點是一樣的,10年之後,卻天差地別?是因為有的人每一年都在變化和進步,有的人則覺得可以了,不願意學習,把1年的工作經驗反覆用了10年。每一天都在進步,積累的就是資產。把1年的經驗反覆用10年,只是熬了資歷而已。

在創業酵母推出的節目《刷新》第二集中,衛哲說的話我非常贊同:「畢業前10年,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你的資產負債表。」什麼是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呢?你不懂的知識,你沒有的資源,你不掌握的技能都是你的負債。欠債,最後一定是要還的。如果你想在職場上有好的發展,就一定要減少你的負債。因此要積累資產,而不是資歷。

保持長期的競爭力

一個企業做到基業長青,無外乎兩點:一個是抓到風口,這個風口是一個足夠大的機會;二是公司內部組織發展完善。組織能力,是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個人,什麼是核心競爭力?

美國有一部真人秀《富豪谷底求翻身》(Undercover Billionaire),在豆瓣被1萬多人打出了9.1的高分。

在這部真人秀中,白手起家、身價22億美元的格倫.斯特恩斯(Glenn Stearns)揮別自己的豪宅遊艇,在55歲的年紀,孤身一人來到寒冷的鐵銹帶小城,只有100美元、1部手機和1輛皮卡傍身,挑戰在90天內,創造出一份價值1百萬美元的基業。格倫碰到了很多困難,風餐露宿,蹲在地上給別人刷馬桶,垃圾堆撿輪胎,積累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依然富有激情,擁有樂觀的心態、敏銳的商業頭腦、善於溝通,而且他非常以結果為導向、執行能力強,這些都是他的核心競爭力。這些能力,也可以在工作中習得。一旦擁有,就可以遷移到別的事情上,幫助自己再度獲得成功。

我認為,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不僅僅是看他此刻擁有什麼。更要看假如奪走他的一切,他是否還能站起來。真人秀最後,格倫說:我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會設法熬過難關,比別人忍受更多痛苦。

最後,不妨問問自己:當你失去一切,你是否還有再取得成功的能力?你面對困難,是否熬得過去?有沒有樂觀的心?是否有一個遠大的目標?有沒有積極行動?如果你意識到還有所欠缺,恭喜你,你已經親手將自己推到了絕望之谷,即將走向開悟之坡,開啟新的人生。

*本文獲微信公眾號「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授權轉載,原文: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李頤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工作 焦慮 長期競爭 職場 基業長青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