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1.台灣人喜歡說「不好意思」的程度,幾乎當成一種發語詞在用。
2.當你發現自己常將「不好意思」、「抱歉」掛在嘴邊,請想一想你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試著找出能夠更貼近你內心話的另一個詞彙或句子。
3.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就是改掉讓自己居於弱勢的習慣用語。
BBC曾經如此評論台灣:一個隨時、不停道歉的島嶼。評論文提到:「對於不知情的人來說,台灣似乎是全世界最癡迷於道歉的國家,但其實『不好意思』文化代表了台灣人的謙虛和害羞。」
台灣人喜歡說「不好意思」的程度,幾乎當成一種發語詞在用。然而,當你發現自己常將「不好意思」、「抱歉」掛在嘴邊,請想一想你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試著找出能夠更貼近你內心話的另一個詞彙或句子吧,總是在為不重要的事、或根本沒做錯的事道歉,反而會不小心把自己置於弱者的境地。
例如,我們在回覆email的時候可能會說:「抱歉我這麼久才回信……」又或是「很抱歉,這個時間我沒空」《柔韌》的作者豪瑟指出,道歉就是把自己弱化,如果你沒做錯事,根本不需要道歉。
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就是改掉讓自己居於弱勢的習慣用語。
仔細思考一下,自己說「抱歉」的時候,如果不是真的要道歉,那又是想表達什麼呢?例如《柔韌》的作者豪瑟發現其實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對其他人花時間做事的感謝與讚賞,因此開始用「謝謝你」來代替「抱歉」。
比方說,「抱歉,這個時間我不行。」可以將抱歉改為謝謝,「謝謝你安排大家開會的時間,但這個時間我有另外一個會議了。」
又或是在會議上想表達意見時,「不好意思,我覺得……」可以將不好意思轉換成更恰到好處的說法,「聽到大家的想法讓我更加清晰,我認為接下來要繼續前進的話,我們應該這麼做。」
● 在表達意見的時候
(弱勢說法)「我想的可能是錯的,但是……」。
(加分說法)「聽完大家的想法,我認為可以……」
● 無法大方表達自己的想法
(主觀說法)「我覺得A方案比B方案好一點。」
(表達專業)「我知道目前A方案有B方案沒有的優點。」
● 時間或意願難以配合
(弱勢說法)「抱歉,這個時間我不行。」
(陳述事實)「謝謝你安排開會時間,但這個時間我有另外一個會議了。」
● 在講話時聳肩或低下頭。這種肢體語言會讓我們看起來缺乏自信和能力。
● 講到後面越講越小聲,傳遞出無法認同自身言論的訊息。
*本文參考整理自《柔韌》(時報出版)、BBC Travel
好好說話,你的最佳應答夥伴!
與主管溝通、和同事合作、交辦下屬,甚至傳訊息……職場上無一不溝通,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時候。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陪你「好好說話」,每篇3分鐘看完,各種職場「情境實用句」一次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