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新鮮人必看》面試別說「我沒經驗,但我願意學」!你該說的是⋯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新鮮人必看》面試別說「我沒經驗,但我願意學」!你該說的是⋯

新鮮人必看》面試別說「我沒經驗,但我願意學」!你該說的是⋯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Ray先森
獨立觀點 2020.10.20
摘要

1.曾有一位人資經驗多年的專家說,最怕聽到新鮮人說「我沒經驗,但我願意學」。

2.對面試官而言,有沒有經驗是一回事,有沒有準備則是另一回事。缺乏經驗的新鮮人,你該說的不是「我願意學」,而是「我可以做」。

最近看到一位職場新鮮人的提問: 偶然聽到一位多年從事招聘工作的專家說,很害怕學生說「我沒經驗,但我願意學」,真的是這樣嗎?缺乏經驗的應屆畢業生,該如何在面試中表達自己的決心?

說句實在話,誰也不是一畢業就有經驗的,要剛剛畢業的應屆生提經驗,確實有點為難新人。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關於這句話,並不是一棍子打死求職新人,而是很多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從別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有沒有經驗是一回事,有沒有準備是另一回事

其實,一個職場新人來面試說出這句「我沒有經驗,但我願意學」是很正常的。但千萬這不要把這句話作為自己職場的起點,而且面試官也沒有心情理解你「沒經驗」。於公於私,對面試官說這句話都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即便要說,也不該這麼說。

廣告

我以前面試過一個應屆生,他的履歷上除了校園、校外活動,沒有太大亮點,但他在自我介紹快要結束時說了一句:「雖然對這份工作,我目前沒有上手經驗,但我在面試之前,對這個職位的工作描述和職位要求進行了一些研究,也了解過貴公司的業務,針對我應聘的職位,我自己也做了一份面試作品,麻煩您看看?」 就這麼一句話,馬上讓自己從被人拒絕,到讓別人產生興趣。

有沒有經驗是一回事,有沒有準備是另一回事。一個職場人願不願意為自己的現狀做改變,這比只看自己的起點要更重要。對於這個「沒經驗」的學生,我沒有理由不接受他,除非是招聘的主管及以上或重要職位。所以,這句話前半句其實沒什麼問題,錯就錯在後半句:你不該沒經驗,還不做任何準備,只是用一句輕描淡寫的「願意學習」來敷衍面試官。如果你真的夠有誠意,那就請在面試前為本次面試做好充分準備,將你所能了解的全部了解好,做好這些事情之後,我相信沒有哪位面試官會為難你。

那如何才能在面試前,用準備工作稍稍掩蓋自己沒有經驗的弱點呢?在求職過程中,你只需要向企業證明:你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即使不能,企業找個人稍微帶帶你也就可以了。所以,重點還是在於,你所面試的職位必備要素,你可以不用全部會,但是至少要會80%或以上。

比如以「新媒體營運」職位為例。單看職位描述,有許多要求,比如負責公司各類傳播途徑的文案創作、承擔行銷新媒體矩陣的搭建及營運、負責公關素材內容把關,以及整合文案創作技巧及傳播。但仔細拆分下來,可以歸納為以下4點: ① 具備文案創作能力 ② 了解新媒體矩陣搭建及投放規則 ③ 熟悉公關素材的內容把控 ④ 懂得提煉文案創作技巧

廣告

當你理清這些描述後面的關鍵訊息之後,你會發現:如果你具備以上全部技能,且經過實際操演已取得成果,那麼入職做新媒體營運基本沒什麼大問題。但如果你一項基本技能都不具備,面試官溝通也是一問三不知,別人可能也會覺得: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成本來培養一個新人?所以如果真的想拿下這份工作,不如先想想企業要的是什麼。

經驗不足的時候,能力和職位匹配度可以湊

還是以上文中的「新媒體營運」這份職位舉例,在任職要求一欄中,你最少要滿足以下4個要求:

1) 學歷和專業符合
2) 具備新媒體產業編輯和內容製作的能力
3) 有成功操盤新媒體的經驗
4) 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責任心強等等

這個時候,你可以一一對照,看看自己在這個條件中有哪些是可以彌補的:比如內容製作能力,可以透過自己開設一個粉絲專頁營運,並透過線上課學習;比如沒有成功經營粉專經驗,也可以透過觀摩其他平台或大粉專成功案例進行吸收;比如要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可以圍繞這方面的要求多做幾個案例說明和展現。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有經驗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呈現出較高的職位匹配度?

如果你剛出校門,沒有顯著的工作經驗和成果也不要灰心喪氣,對於應屆生或職場新人,企業通常更重品質、性格、態度,和通用能力。所謂「通用能力」是一些你在學校裡、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用得上,也能在工作中用得上的能力。比如:學習領悟、自我驅動、適應變化、溝通協調、抗壓能力等等。

就以介紹個人履歷為例,你可以運用STAR結構來回顧和梳理一輪艱苦的考試、一場演講比賽或一次班級活動,來展現自己在通用能力和品質、性格上的亮點。同樣的,哪怕是你和面試官介紹一份自己籌備的校園活動經歷,同樣可以用這個方法:比如曾在學校負責官方校園粉專營運、活動策劃和頁面製作,擔任期間有效提高了粉專的粉絲量和互動數。

如果運用STAR結構後,你可以這樣介紹:

S(Situation)背景: 到任時官方帳號營運起步不久,粉絲量5000+。
T(Task)任務:學校要求3個月內將粉絲量提升至10000+,而內部沒有相關經驗的人能提供支援。
A(Action)行動:跟社會有工作經驗的朋友請教並通過案例模仿;同時結合校園熱點事件和粉絲福利活動進行事件行銷;通過3輪問卷調研和50多例訪談調查收集用戶回饋;重新制定了推送策略,並結合後台數據分析不斷調整優化。
R(Result)結果:3個月內,粉絲量從5000+數量漲到10000+。

邱吉爾說過:「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有時候,不妨把經驗不足看成是我們求職路上的一次危機,如果能藉此提高能力和職位的匹配度,為什麼不可以呢?

從學校到職場,記得把「我願意學」變成「我可以做」

在職場,誰都有做新人的時候,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一輩子做個職場新人,且這樣的代價和成本往往高到你沒法承受。從學校到職場,本就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進程,這就意味著你要放棄多年在腦海中存留的「學生思維」,要從「我願意學」變成「我可以做」。

在這裡,不妨給你3個新人進入職場的建議:

1. 不要養成「完成作業式」的工作習慣

很多年輕職場人身上容易犯這樣的一個毛病:把工作上的任務當成是學生生涯時的作業,用寫作業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務。身為一個學生,課堂作業沒交,老師可能會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補交,最多就是批你一頓,讓你記得下次好好寫作業。而身為一個職場人,工作任務沒完成,老闆不會給你一個機會重新做,你等來的多半是辭退。

用一個職場人該有的素養去對待你的工作,它是一次對你職業能力的考驗,是對你不斷學習進步的一個推動,它更是你對所處位置的使命和職責所在。

2.盡量避免單一化的社交方式

校園裡的社交動作是相對簡單的,日常社交對象往往來自於身邊的同學,所以你可以很輕鬆自然的用一套為人處世的方式去和他們形成關係。而職場上的社交則表現的「多元化」,社交關係在這個地方變得更加複雜,社交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

你需要思考你與他人的職位級別、與他人的認知關係、與他人的年齡差距,從而去把握好你說出每一句話的尺度和分寸。這並不是讓你學會討好和巴結,而是養成一種「職場思維」。

3.放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處事態度

在學校,的確是這個道理。只要你在學習上足夠刻苦努力,就算你最後沒能取得很好的成績,老師往往也會發現、喜歡你這樣的學生,因為你的努力可以彌補你的成績缺陷。這也就導致很多年輕人進入職場後,喜歡一個埋頭苦幹,認為自己只要把本份做好,主管總會發現和挖掘自己的能力。但主動向主管匯報工作,卻是職場成長生涯必不可少的一環。

主動匯報你的進度,而不是埋頭苦幹,不主動表現自己,等著別人來聞到你的「酒香」。不然,做得再多也只是白搭。

寫在最後

每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會經歷一個身份轉換的過程,從在校生到職場人的改變。有的人會不適應,有的人會很快改變,也有的人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

希望你我都能盡快擺脫這些學生思維,用一個職場人應有的態度和形象來面對工作,而不是常常抱著一種「我沒有經驗」、「憑什麼要我做這個」、「這個和我無關」的態度。畢竟,學會身份和思維的轉變,才是一個職場人成長的第一步。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為什麼大部分HR都不喜歡這句“我沒經驗,但我願意學”?

責任編輯:李頤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社會新鮮人 剛畢業 面試技巧 沒經驗 學生思維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