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台灣人到中國工作,5種行業薪水最好!台灣護照也成優勢...談薪攻略一次公開
審視自我特點──將臺灣人的優勢,化為加分籌碼
臺灣人的優勢主要可分成2部分,一是硬實力、一是軟實力。
硬實力是每個行業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要求,在應徵工作時,除了著重強調個人於行業裡強項的經驗與資歷,有時在工作上,臺灣身份也能成為獨樹一格的軟實力,若能善用臺灣人自身的優勢,將其化作履歷上的加分條件,就能在競爭時脫穎而出,以下則分述臺灣人到中國求職的優勢:
■具備話題性
臺灣人的身份容易引起話題討論,十分適合拿來當話引,加上大陸朋友普遍認為臺灣人和氣、有禮貌、熱情,因此容易拉近距離。當大陸人知道你是臺灣人後,多會用「我也有臺灣朋友」、「我去過臺灣」等打開話題,但敏感的政治話題應該適當迴避,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爭執及衝突。
■護照很方便
按2018年11月19日外交部網站免簽證資訊,臺灣護照在全球可獲112個國家及地區的免簽待遇,若任職外商或需要常出差的企業,所需要耗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都相對較低。
■薪資結構不一樣
大陸將薪資結構分作3方面:核心薪資、額外薪資、進階薪資,由於臺灣人在大陸就職屬於境外人士,因此可以藉此跟公司爭取3方面的權益。
在核心薪資方面,除了基本薪資外,還能夠要求搬家、國際醫療、返鄉機票、交通津貼等優惠;額外薪資則能要求電話費或油費等補助;進階薪資則是到達高階主管後,可能會配給專用司機,或者領取公司股票、期權分紅等,尤其是在中國的微軟、聯想等跨國企業,都會給臺灣人一些額外補貼。
有許多證照是大陸企業也會認可的,因此可以寫在履歷上。例如,臺灣考到的駕照可以在大陸換照,像是在北京通過體檢和簡單筆試後,就能換當地駕照,比起在當地考駕照還要支付人民幣 1、2萬元來得划算。
如雅思、托福等國際語文能力證照也可以預先在臺灣考取,在大陸容易有考位不足等情況發生,考場設備也常不盡人意,而像導遊、領隊之類的特殊證照,都會被中國企業的HR列為是否錄取的參考。
■創業補貼、貸款優待
相較於北京的住房限購政策,臺灣人可以在大陸買一套自住商品房,並不限制購買,這也是身為臺灣人的一個小優勢。
為爭取優秀人才與企業落地大陸,大陸對全球外資企業(包括臺灣)提供稅收優惠、土地優惠、地區優惠、投資優惠等;各地政府更獨立設置「高新人才」網,透過高學歷、專業項目的招聘管道,吸引全球人才落地發展。
■臺灣人軟實力的形象品牌
臺灣人在大陸朋友眼裡的形象較好,例如職業操守、敬業精神強、服務意識等方面都高於平均水平;加上臺灣護照出國方便,還會給大陸人外語能力好、具有國際觀等形象。所以建議在面試時,可主動提起這些優勢。態度真誠、細緻、認真、學識教養高等印象,在行政性質或服務業崗位能爭取加分。
但臺灣最為人稱道的核心優勢,還是具備創意、活力、想像力、自由度等。自由的社會風氣給予臺灣人足夠大的安全感,也讓多數人的想法不會被侷限,創意和想像力在這樣的環境下被保護著,得以恣意生長、發展。
結合臺灣優勢──西進求職,哪些行業才容易闖出「錢途」?
目前適合臺灣人赴中國的行業,大致有醫美、服務業、IT 業、遊戲業、教育、文創、環保等。其中,AI人工智能正處在中國科技業的風口上,消費領域的「新零售」也是近年來熱議的名詞;在線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更是近年熱門,適合臺灣人就職發展。以下舉例幾項行業中,臺灣的優勢:
■醫美與醫療
近幾年中國大陸消費普遍升級,讓越來越多大陸人捨得花錢在自己身上。臺灣在醫美領域累積的良好聲譽,多數醫療相關背景的求職者跨海到中國從事醫美領域,都能獲得相對豐厚的待遇。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亞洲新視野:臺灣醫療奇蹟》曾報導臺灣醫療技術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2010 年起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成功輸出醫療服務管理西進大陸,都見證臺灣優質醫院在大陸發展的成功模式。
■ 資訊科技產業(IT 業)
中國立志成為製造強國,對於線下工廠管理也出現非常多職缺;加上目前於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商平臺,也脫離不了製造、生產、組裝與供應鏈的實體世界,虛擬世界仍無法完全模擬製造現場的信息和複雜度,所需要的工業4.0、IT技術、管理經驗、智能製造等,都是臺灣的強項優勢。
林宛妘表示,在臺灣若待過台積電、竹科、南科等知名公司出身,便容易被大陸企業高薪挖角。建議若有相關經驗的朋友,可以嘗試投入線下IT科技業的職務,另外如線上的人工智能結合互聯網、數據挖掘等職缺,都是大陸2017年至今的風口行業,由此作為延伸,在金融業中也開始結合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移動支付等人工智能手段進行更精確的分析,並產生了科技金融(FinTech)一詞,掀起一波跨領域浪潮。
若將視野延展至中國之外,可以發現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已成為全球性事件,所以大部分公司會更傾向花錢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或從其他公司和國家挖角。對之前有過編寫程序或資工等相關學經歷的求職者來說,嘗試進入人工智能相關的公司發展將是不錯的選擇。
■零售業
「新零售」是這2年在大陸非常盛行的一個名詞,係指零售業者想將線上線下一體化、相互導流,進而形成客流量的正循環。只要符合提升用戶體驗、降低商品成本、提高效率,就能提高被客戶買單的機率。基於現今中國發達的互聯網技術,零售業將不斷進化以滿足消費、服務需求,從而促使供應鏈、服務重構。
舉個例子,在過去一年,光是渠道(通路)這個領域就出現很多創新事業,無人便利店或微商(在微信上做生意的個人商戶)應運而生,而這些創新企業的增長速度和盈利都已逐步得到驗證;線下開店的效率和坪效也有突破性結果,連帶促進醫療、教育、娛樂、食品、服裝等相關產品成長。
■教育、服務等
此外,教育、服務、文創、食品、進出口貿易創業等領域, 也是臺灣人的優勢所在。尤其臺灣人普遍先天語調較溫柔、個性溫和有耐心,在保存完好的文化氛圍裡成長,耳濡目染下積累的學識涵養,讓臺灣人從事教育行業具有先天優勢,編寫課程方面亦相對有創意,適合教育小朋友。
市場環境方面,學齡前幼兒教育正是目前中國前幾大火熱的領域之一,既受到官方政策鼓勵,也有很多投融資業者看好幼兒產業而投入大筆資金,求職者較有機會取得較高薪資。
臺灣人適合投入大陸市場的教育內容包含:在線少兒英文教育、一對一小班教學、高端幼兒園等。隨著大陸人民收入提升, 投資在孩子身上的意願及花費也越來越高,如音樂、藝術之類的素質教育、注重身心平衡的健康體育等全能教育亦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尤其近年大陸幼兒園發生多起虐童新聞事件,臺灣幼教師不妨嘗試進入高端、有品牌的幼兒園任教,薪資都不會太差,甚至可能比大陸幼教師更高。
■電子遊戲業
電子遊戲業在中國的薪資可歸屬高薪產業,若推出一款遊戲能賣得好,年終甚至能領到10個月或數十個月不等。且隨著遊戲業有些崗位開始講求國際化或地區化推廣,希望能推廣到臺灣或東南亞等地,在地化需求不斷提升,臺灣人在這點上天然的具備地理優勢;除外在遊戲策劃時更需要想像力以建立完善的遊戲世界觀,對創造力及創意方面的需求較大,臺灣人相對吃香。
為自己談薪,該怎麼做功課?
「所有薪資都是談出來的。」求職者可能拿到的薪資水平取決於市場給予類似工作崗位的薪資、人才對市場的了解程度和談判技巧等。簡單來說,你對期望工資的滿足程度加上對市場價格的了解程度,會決定你的最終薪資。
要怎麼知道自己值多少薪酬?可以多進行面試,以更好定位自己崗位的價值、多認識同行的人、人資或接觸獵頭公司,以及上百度、知乎、前程無憂等網站了解各大公司薪資水平,再設定自己到手薪資的底限,同時根據市場行情在自己心目中設定一個「理想價格」。
下面有幾點談判策略可供參考:
1. 在瞭解市場行情後,當公司在面試最後詢問期望工資時,應該先自己報出高的理想價格,掌握主動權,這樣可有80%機率拿到稍微低一些的理想價格。
2. 若公司表示沒辦法給你心目中的理想價格,可以嘗試跟公司提議在合約內加入於某個時間點,完成某項工作目標後調漲工資。
3. 建議剛進公司時的薪資談得越高越好,因為大部分公司每年調漲薪水的機會只有1、2次。但要特別提醒的是,若在進入公司之時即取得在同等崗位級別較高或最高薪資,這也意味著要承擔老闆和公司的更多期望與發展壓力。
4. 有些公司的崗位設有薪資最高天花板,高報的薪資若超過公司政策時,不要跟人資談!應該爭取機會跟直屬上司或業務負責人溝通,他們才有權限為你爭取高於限制的薪資。
5. 談工資時需衡量公司給你的「整體報酬」,除了薪水外,還有福利、長期發展機會好不好、公司價值觀與你合不合、老闆有沒有本領等。
■談薪小心落入3大坑
1. 公司底薪不高,但承諾會給你很多獎金。只要不寫入合同就存在「畫餅」風險,可能碰到不發獎金、部分扣除,或者須通過考核才發放的情況。
解決方法:仔細問用人單位2年內實際發的獎金有多少,在日後跳槽時,獵頭或人資會考量求職者1年中實際拿到的薪資加獎金,而不只有面試時談到的數字;若在職收入過少,跳槽後的薪資也不會太高。
2. 加很多班。雖然薪資不錯、同事人好,後來才發現大家都需要加班,老闆還不發加班費。
解決方法:當面試官問起對加班有什麼看法時,你可能就要對時常加班有心理準備。這種情況可以旁敲側擊的問問日常工作情況,如有加班那強度多強、加班費怎麼算等,允許的話更應該詢問公司內部人員來了解真實情形。
3. 不調薪或年薪資漲幅小。面試時工資談得很滿意,但加入公司後才發現每年調薪幅度小,這就是變相降薪。
解決方法:面試時應問清楚調薪制度,包含每年調薪頻率、幅度和加薪政策、考核指標是什麼,最好能問到具體實際情況,或透過多多面試來瞭解。
責任編輯:黃雅苓
核稿編輯:呂宇真
✍️分享海外工作見聞,就有機會成為商周專欄作家!歡迎投稿至:elaine_lu@bwnet.com.tw
作者: 林宛妘, 前進新大陸團隊
出版社:澤宇文化
出版日期:2018/12/20
作者簡介
口述作者/林宛妘
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戰略與創新創業管理方向碩士。曾任清華大學臺生組組長,聯合北大、人大等高校舉辦多場台生就業講座。隨後與同學共同創業成立一生物技術公司,協助拿到投資後退出。在校期間間成功獲得BAT、麥肯錫、高瓴資本等實習機會,畢業後加入一初創公司。現就職於大陸知名科技媒體平台36Kr,協助開展全球性的創新諮詢新業務。
天生好動愛冒險,曾藉沙發衝浪獨自完成環北美一周的背包旅行、徒步二十小時橫越大峽谷及自駕至北極圈內;擁有潛水、外語導遊領隊、急救等奇怪執照,同時是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志願者,希望有朝一日能拯救北極熊,並趁早把人生折騰成想要的樣子。
編輯團隊/前進新大陸
為消弭臺灣人前往大陸發展所遇到的隔閡與問題,《前進新大陸》致力針對臺灣各階層前往大陸創業、就業、就學等需求為核心;透過媒體作業的流程、建立準確、完整與系統性的情報,提供臺灣朋友前往大陸生活、工作,甚或事業的發展,必須建立的正確心態與學習的專業技術。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