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擁有會計、人資雙技能,過了60歲卻只能找洗碗人員的工作...年紀大了,就失去身分與背景?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擁有會計、人資雙技能,過了60歲卻只能找洗碗人員的工作...年紀大了,就失去身分與背景?

擁有會計、人資雙技能,過了60歲卻只能找洗碗人員的工作...年紀大了,就失去身分與背景?
撰文者:洪雪珍
洪雪珍專欄 2018.07.18

台灣就業市場,在少子化與老人化雙刄夾殺之下,勞動人口面臨嚴峻考驗。根據教育部推估,民國107年度後,大學新生數將呈現溜滑梯的趨勢,111年度首度跌破20萬人,117年度只剩15.7萬人。可是不管政府怎麼補助與呼籲,新世代仍然不婚不生,未來只有喚回中老年勞動力,才有可能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可是在台灣,企業無視人口紅利銳減的大浪潮,仍然堅持錄用35歲以下年輕人,年逾45歲者想要再度就業困難重重,更不用說60歲以上大人們,他們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只能找到時薪的體力活。

年紀大了,就失去身分與背景

廣告

可怕的是,在一般人的眼裡,邁過一個年紀之後,就不再被認為有獨特性,沒有身分、沒有背景,完全被群體化。有一次朋友跟我大驚小怪地說,她到河堤散步,來來往往都是走路運動的老人,可是她完全無法辨識任何一位老人,因為—

「老人,全部長一個樣。」

她為什麼會這麼驚恐?因為一轉眼十年之後,她也會升格成為老人,眼看著這些前輩們,她害怕自己也跟著變成一個面目模糊的老人,沒有獨特性,沒有記憶點,被劃入一個歸類裡:老人。然後社會對她來說,就成了一個集中營,而她像是穿上統一的灰色制服,必須別上名牌,寫著斗大的姓名,否則就會淹沒在灰色的人群裡,一群沒有面孔的老人之中。

這件事,讓我想起一位作家買了魚缸,放進去十隻金魚,他很講人權,所以也講魚權,幫每隻魚都取了名字。餵養時,就像盧廣仲彈著吉他唱著:「看魚仔 在那 游來游去 游來游去」,他親切地一一叫喚著每隻魚的名字,魚沒有反應,反倒是他太太聽多了,有反應了,罵他神經病外,還說:

廣告

「就是一群魚,你還鬧什麼分別心?」

能找到的工作,幾乎是體力活

一群老人就像一群魚,沒名沒姓,難以分辨,不,應該說一般人不打算分辨他們。最近我也深深感受到這個群體化的現象,我到一個單位做諮詢,輔導60歲以上的人就業,之前單位幫他們找的工作,不外乎是門市人員、清潔人員、試吃人員、照顧人員,或是餐廳洗碗人員等等,不論這些老人原來的學經歷背景。

老實說,單位也是用盡人脈、費盡力氣,以及各種道德勸說,才得以說服企業雇用這些大人們,可是這些工作多半是體力活,能夠做得來的大人們不多,肯做的通常是家計困難,不得不做;對於原來的白領階級,這些工作不僅難以適應,恐怕也是慢手慢腳,難以勝任,徒增企業的困擾。

黃小姐一直任職會計,公司規模小,但工作安穩,直到60歲時,公司突然要搬遷到遠地,黃小姐不得不離職,但是她認為自己還年輕,可以繼續工作,於是出門求職,哪裡知道工作不僅難找,就算拜託親朋好友牽線,找來的一概是體力活,像是餐廳內場的洗碗人員,或是外場的收碗盤人員,她說:

「我無病無痛,身體健康,但是我真的做不來這些勞力工作。」

黃小姐在高職畢業之後,非常積極上進,一路從二專、三專、空大,到大學修學分之後,進而取得一所中字輩國立大學人資所碩士,而擁有雙重技能:會計與人資。可是不論她的學歷多亮麗、經歷多紮實,一旦過了一個年紀門檻,黃小姐就被歸類為老人,或者說是年輕的老人,能找到的工作都是那些不用腦力、不用知識的粗活,讓她一身技藝毫無用武之地。黃小姐一臉尷尬地特別解釋:

「我不是挑三揀四,也不是認為工作有分貴賤,而是想要能夠貢獻所長。」

專業背景,退休後一概歸零

另一位李小姐,三專畢業,具有護理師執照,65歲被退休之後,到處旅遊一年,之後想要找一份兼職的時薪工作,保持生活的規律性,不致懶散下來。可是介紹給她的是照顧老人的工作。在面試時,李小姐氣不過,忍不住大聲地說,她有護理師執照,不是看護人員,因為看護人員不需要具護士資格,更不必具護理師執照,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訓練與條件。

李小姐年輕時,醫院診所一般聘請的都是護士,考上護理師執照者鳳毛麟角,這張執照在就業市場備受禮遇,哪裡知道才退休隔年,竟然不被看在眼裡,一點都不值錢。這種情形,在今天大鬧護理師荒的台灣,何其荒謬!

「我不是缺乏愛心,我只是想繼續在最擅長的專業領域發揮才能,裡面有30多年寶貴的工作經驗。」

不論會計黃小姐、護理師李小姐,都各有專業,也各有3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可是就業市場不是不給他們工作,就是不看他們的學經歷、專長能力,把他們看作一群「沒有面孔」的老人,提供的工作一概是門市人員、清潔人員、試吃人員、照顧人員,或是餐廳洗碗人員等等。

衛福部做過60歲以上民眾的調查,了解他們對居住城市有哪些不滿意,結果最不滿意的是提供老人工作機會,滿分4分裡僅有2.45分,除了有補貼的連江縣外,其他21個縣市都高掛第一名,可見得大人們非常需要工作,但是企業就是吝於雇用。

就算政府出面勸說,企業給出來的一概只有體力活,不僅不合適體力不如往昔的大人們,也無法納入退休的白領族群或知識精英,造成人力嚴重浪費,也會惡化老人的經濟困難。一位在工程界做了40年的企業副總經理慨嘆:

「好像過了個生日,超過65歲,才隔一天,我就什麼都不是了…」

這一代老年人受教育多,工作數十年,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是最具有價值的一代銀髮族,加上保養得宜,還想在職場活躍,發揮所長,貢獻自己,所以他們缺的不只是工作機會,還有因人而異的工作內容。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60歲 人資 會計 台灣老年化 60 歲 快計 政大眼鏡部時間
洪雪珍專欄
洪雪珍專欄
洪雪珍
展開箭頭

暢銷職場作家 

FB粉絲團:https://goo.gl/0slQx5
LINE@: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YouTube:https://reurl.cc/jD2nn
第二曲線學院:https://www.curve2.tw/

學歷: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歷任: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
專欄:yahoo、商周網站、今周刊網站、大人社團等
線上寫作課:個人品牌寫作力
著作:《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 》《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


作者: 洪雪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1/13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