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生死學大師:逼到底線才能開啟幸福之門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生死學大師:逼到底線才能開啟幸福之門

撰文者:尤子彥
商周茶館 2012.10.08

很久沒有這樣睡飽的感覺,在赴花蓮慈濟大學,參加余德慧先生追思會,帶著紅腫雙眼回來,入睡的這一晚。

醒來,是沈甸而圓滑的滿足感,意識不罣礙在任何一件正進行或未完成的事,包括對於鼻過敏頭痛宿疾的憂慮。

追思會上,學生稱他「余老師」,同事叫他「小余」,《張老師月刊》朋友提起他是創刊的「余總編輯」,老友喚他「Soul brother」,確定並再次召喚和活著時的「余德慧」之間的關係。而我,不存在以上任何關係,想反覆溫習的,是做為心理學信徒,以及《張老師》月刊讀者,對於「余德慧」的惦念。

廣告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這首總令人動容的台語歌,是追思會上學生們的獻唱。當年,余德慧南下替參選民代的同窗蔡式淵助陣,帶著任教的台大心理系學生,大夥曾一塊唱著這首歌。

對台灣社會來說,知道《張老師》的遠多於認識余德慧者,「余德慧」也不是一個會讓報社以全版報導他的追思會的名字。但我總覺得,他真切扮演著,許多人人生舞台,後台那位撐開門窗,讓自然天光折射到舞台的關鍵角色。

十七年前,余德慧移居花蓮,在後山持續替台灣社會開窗,指引著窗門破處透進的光源,照向每一個卡在黑暗洞口前的徬徨。

他曾在台大開設國內第一門「生死學」課程;在《張老師》發動《金賽性學報告》、《前世今生》、《西藏生死學》、《清貧思想》等議題;在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提出臨終者「柔適照顧」知識體系。每一道命題,皆是台灣社會在那個當下,被卡住的破局。

廣告

余德慧最常說:「人生就是一場破局」,要把這個破局當成站立點。他總喜歡把人「逼到底線」,因為「只有在面對底線承認破局,才可能產生內心的精神體」「真摯的生活就是落到底線的生活」「在破裂處,人真切地體會到存有的狀態,所以失戀時生命感特別強大,那生命感就叫做『靈』,人在破裂處才發現自己的靈」他說,如果我們追求安定的幸福,反而是對靈命很大的斲傷,「因為在破裂之處,原來理所當然的、語言所攀爬的關係和依賴都消失。如此人才找到他的存有。」

反覆品味余德慧的「破局」思考,我似乎才明白,為什麼他總說,「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恩寵」。或許,只有當面對人生的大破,人們才能將有窮轉化成無盡,片刻成為綿延。

「生死無盡,思念綿延」懸在追思會舞台上的這八個大字,也是這位生死學大師的最後開示。

關於余德慧說過的許多話,我其實依舊懵懂。例如,「真正孤獨的感覺是在最快樂的時候。尤其,當著自己最喜歡的人的眼前,一抹孤獨的疑雲在閃爍之間隱約浮現。我知道人生福華是生命的滋養,但是朝著凋謝的生命怎能永遠巴望著滋養?我們總要準備著凋謝的心情…」(摘自《生死無盡》自序)

謝謝余德慧先生,讓我得以在追思恩寵的召喚下,再次學習面對破局的靜默之必要;體會活著僅僅就是單純活著,睡著就是單純的睡著,不投向任何一件正在進行而將於未來完成之事,回歸無事的本心。

彷彿正是這樣的覺悟,讓我越來越有力氣,得以練習撐開自己心內的門窗,讓光透進偶然/必然的破局。或者見著,從破處向外窺見的那道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余德慧,my soul mentor,1951-2012 ~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慈濟大學 張老師 生死學 余德慧
商周茶館
商周茶館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個星期四,熱騰騰的《商業周刊》準時上架。一周出刊一次、一年有52個星期;可是,還是有好多採訪幕後,還有好多現場第一手觀察,還有好多只有記者才看得到的小花絮,在一年一萬多頁的紙本雜誌上,你看不到。《商周茶館》開張,吃完了雜誌主菜,再來茶館喝喝茶;商周記者們把藏在報導背後的許多小故事,和讀者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