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吳道揆導讀》影響力投資:1.57兆美元,過去五年年複合成長21%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

減碳ESG

吳道揆導讀》影響力投資:1.57兆美元,過去五年年複合成長21%

吳道揆導讀》影響力投資:1.57兆美元,過去五年年複合成長21%
資金所有者的影響力強大。他們的投入不但大幅擴充影響力投資規模,更進一步促使資產管理業者作出專精影響力的轉變。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吳道揆
商周ESG 2024/10/28

今日推薦文章:
Sizing the Impact Investing Market 2024, By GIIN 10/23/2024

GIIN survey: Global impact market reaches $1.57trn AUM, By ImpactInvestor

大步邁進的全球影響力投資 – GIIN 2020年度調查,By CSRon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值創辦15週年慶,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IIN)10月22-24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年度論壇(The GIIN Impact Forum 2024)。

會中GIIN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Amit Bouri在專題演講「影響力投資2024:使命,運動,市場」中,回顧了這15年的進展,並根據GIIN最新研究《2024影響力投資市場規模》,說明影響力投資市場有近4,000家投資機構,合計管理影響力資產(AUM)已達1.57兆美元,過去五年(2019-2023)的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1%。

是的,21%,而非14%。筆者已經兩度為文探討這個比例,分別是
1. 全球影響力投資AUM的年複合成長率只有14%?GIIN的年度調查是否揭露了發展真相,10/14/2024
2. GIIN與FT合作,首度發佈影響力投資機構名單及2024影響力投資調查摘要,8/5/2024

影響力投資依然在全球高速成長。這個比例非常重要,因為影響力投資是推動有意義的變革以實現公正、包容和永續最強大的機制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成長迅猛,然而根據聯合國估計,COVID-19之前,每年尚缺2.5兆美元來達成SDG目標,COVID之後,這個缺口已經擴大到4.2兆美元。同時,與全球資產所有者的80兆美元或全球金融資產200兆美元的規模相比,影響力投資只是杯子裡的一滴水,還有很多成長空間。

扣除極端大型的投資者,根據1,593個影響力投資者數據,平均規模將近10億(9.86億)美元,然而規模大小差異明顯,有一半的影響力投資者資產規模小於4,200萬美元(中位數)。

資產所有者(asset owners)的影響日益擴大

2024在920受訪者中,近六成(59%)是資產管理業者,然而其所管理的影響力資產(AUM)只有27%。相較於2020的報告,70%為資產管理業者,2024減少了15%,管理著54%的資產,2024大幅下降50%。

這點與筆者的認知頗為不同。或許參與調查的資產所有者增加較多,也可能他們所管理的資產大幅轉做影響力投資。。

2020數據(機構數):

影響力投資組成
(來源:GIIN)

2020數據(AUM):

影響力投資組成2
(來源:GIIN)

2024數據:

影響力投資組成
(來源:GIIN)

相反的,資產所有者成長非常大,變化也各有不同。例如:

  1. 退休基金:參與調查的機構數占14%,但管理的資產占29%。
  2. 保險公司:機構數占4%,但AUM占19%。
    以上兩者的AUM占48%,而2020兩者合計的AUM只有3%。成長之迅猛,難以想像。保險公司主要為私營,而退休基金大部份為公營,可見各國政府都在支持影響力投資,並放寬退休基金的投資範圍。
  3. 發展金融機構(類似美國的CDFI社區發展金融機構,援外機構USAID,或我國的國合會):機構數占5%,但AUM占6%。2020的AUM高達36%。無論國內國外,這些都是政府主導,筆者並未看到其減少的現象。因此,猜測或許是參與調查的樣本變化所致。
  4. 慈善基金與家族辦公室:機構數與AUM都還是很少。不過,他們這幾年積極扮演催化資本的角色,帶動影響力投資的融合金融,居功厥偉。

亞洲要急起直追

就區域來講,總部位於美國的機構數占34%(AUM占35%),西北南歐為45%(AUM占53%),兩者合計79%(AUM占88%)。這些數據與2020相似,但似乎似乎有美消歐漲的現象。

而亞洲,無論總部數量或AUM都大約合計8%,主要在日本韓國(AUM占6%)。以全球人口及財富分配來說,應該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各國政策對影響力投資越來越支持

影響力投資旨在調動私人資本,參與公眾議題(Private Capital, Public Good),當然越來越受到政府重視與支持。

例如美國IRS(美國國稅局)對免稅規定作出解釋,讓慈善機構得以參與影響力投資,打開一兆美元慈善基金大門,得以參與影響力投資。

再例如,最近美國270億美元的「溫室氣體減量基金」也有效的帶動更多私營資本,共同參與影響力投資,對氣候議題作出貢獻。報告也指出:SFDR對永續產品的分類與揭露要求,也具體提升減碳成果。

雖然有諸多支持的政策法規,在調查中,有65%的投資機構認為政策的支持依然不足,甚至有83%的機構認為政策法規之間的矛盾與混淆對他們的影響力投資造成一定的困擾。看來公私之間還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與協作。

在影響力投資裡,政府的角色複雜,是規則的制定者,也是成果的驗收者。是影響力企業產品與服務的採購者,也是共同投資者。是影響力投資的推動者,更是其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政府可以修法,擴大資金參與,減稅鼓舞投資,自行投入影響力投資(如主權基金&國發基金),或促進社會重視並提升能力。

國際案例甚多,略舉幾篇延伸閱讀:
影響力投資國家隊
世界地球日,白宮大禮包:70億美元家家戶戶太陽能
看看日本,想想我們:影響力投資的趨勢與發展
影響力投資的取經道上,新加坡也是我們的大師兄
美環署改行當創投?砸200億美金當催化劑,帶動7倍民間資本

看著全球影響力投資大步邁進,盼望台灣迎頭趕上,甚至彎道超車。

責任編輯:管婺媛

ESG 影響力投資
商周ESG
商周ESG
商業周刊
展開箭頭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