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吳道揆導讀》全球投資人致敬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加碼投入自然資本
![吳道揆導讀》全球投資人致敬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加碼投入自然資本](https://ibw.bwnet.com.tw/ac_gallery/2024/06/31af0d00-844c-fabe-d617-5e9cdfa49aa6_800.jpeg)
什麼是影響力投資?它是用「投資」改變世界,運用私人資本,參與公共議題,對SDGs提出解方,並獲取影響力紅利,以提昇企業價值。
影響力投資是永續浪潮中最積極的策略與貢獻,其思維及工具對企業界,金融業,創業家,及慈善機構分別具有實質意義。
金書獎《影響力投資》作者、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共同創辦人吳道揆,每週一、三、五為您導讀相關發展與新聞,掌握影響力投資的國際趨勢與策略參考。
投資SFDR Article 9的深綠基金,是否就對永續的生物多樣性有益無害?
Article 9的基金或影響力投資基金通常著眼於解決一個或數個SDG targets的問題,例如廢水,減碳,教育普及,降低飢餓,非傳染病的死亡率降低等等。例如大規模增產糧食的過程中,可能減少林地(破壞動物棲息),可能增加化肥殺蟲劑(滅絕無辜物種)。
全球第一家衡量基金生物多樣性足跡的資產管理公司ASN Impact Investors(荷蘭)管理著47億歐元,專注投資「恢復自然」(restoring nature),提升生物多樣性。他們認為只考慮投融資對生物多樣性負面影響是不夠的,應該增加衡量正面貢獻。
事實上,他們母公司荷蘭ASN銀行正是全球第一家銀行,宣示要在2030將其投融資達到生物多樣性正效益。這應該比淨零更困難。
本文是由四家專注自然資本的影響力投資基金,包括上述的ASN Impact Investors,上週介紹的Ocean 14 Capital(藍色經濟最大的影響力基金)及Phoenix Capital(鳳凰資本,提出的生物多樣性基金研究報告),還有澳洲的新森林資本(New Forests)與Impact Investor 討論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引導資本支持自然的挑戰和機會。
專注自然資產投資的新森林投資是家B型企業,管理資金超過70億美元,在紐澳非美及東南亞投資超過130萬公頃土地,2022年由日本三井及野村合資收購。也可見自然資本投資漸受重視。
國際生物多樣化日是5月22日,每年以不同主題推動生物多樣性的實踐。COP15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讓人們進一步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問題的嚴重性。
投資呢?下回找篇文章來探討GBF對生物多樣性投資的影響。
責任編輯:管婺媛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