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塑膠汙染難解,《全球塑膠公約》將推強制性規定!影響逾7千億美元
- 全球170個國家聯手推動《全球塑膠公約》,以規範塑膠的生產、使用和處置,目標在2040年達成零塑膠汙染。
- 《全球塑膠公約》的管制對象是大量運用塑膠製品的產業,包括石化產業、民生快銷品業及物流業等。雀巢等跨國企業已開始設定減塑目標及實行減塑行動。
- 在《全球塑膠公約》正式發布前,企業可以採取一些行動來支持公約,包括加入企業聯盟、尋求產業鏈的認同、提早開始準備,以及減少產品中的塑膠使用。
170國攜手推動《全球塑膠公約》,誓言消除塑膠汙染
2022年在聯合國的環境大會,170個國家承諾成立有約束力的全球性協定,以規範塑膠的生產、使用和處置。這是《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的起點,最終目標是在2040年達成零塑膠汙染。
因此,這170國組成了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計劃在2022-2024年舉行5場談判會議,要在2025年前推出公約。上個月(2024年4月),第4次談判會議(INC-4)剛落幕,各國正為了最後一次會議能順利進展,而加速各項討論中。
全球塑膠公約會打到誰?這些企業已著手應對
由公約目標可知,《全球塑膠公約》的管制對象即是大量運用塑膠製品的產業,諸如負責生產塑膠製品的石化產業,大量採用塑膠容器與包材的民生快銷品業及物流業等。根據Statista統計,2023年全球塑膠產業市值7120億美元,並將持續增長。
全球食品業龍頭雀巢集團早在2018年宣布,2025年所有產品包裝將100%可回收或再利用。為此,雀巢的台灣分公司在台尋找環保吸管、包裝袋等塑膠替代材料的供應商,也找這些供應商合作研發。雀巢帶領在地新創與傳統工廠,取得可回收包材的重要原料,養成嚴格的產線品管能力,創造出永續價值的供應鏈。(延伸閱讀:商周1779期〈雀巢喊包裝全回收 台灣分公司如何早三年達標?〉)
除了國際大牌動得快,台灣也有專做寶特瓶回收的企業,累積塑膠再製技術逾30年,成為各大品牌的重要供應商。化纖紡織大廠遠東新世紀過去曾為國際運動品牌愛迪達、飲料商可口可樂等企業,設計出使用海洋塑膠垃圾製成的運動鞋,回收寶特瓶再製成食品級容器,號稱「陸海空」都能回收。(延伸閱讀:商周1770期〈海洋垃圾做Adidas爆款鞋!遠東新做到「海陸空」都能回收〉)
吃到塑膠會怎樣?危害有多少?為何全球都要立約拒用
現代人的生活遍布了塑膠製品的蹤跡,不過塑膠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散落塑膠微粒。科學家表示,塑膠與塑膠微粒的關係,如同人類的皮膚之於不自覺脫落的角質細胞,塑膠微粒源源不絕的散落在空氣與水中;與角質細胞不同的是,人類誤食誤觸塑膠微粒,將導致內分泌受干擾,並可能影響生殖功能。
此外,根據美國國家學院(NASEM)的研究,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將一整輛垃圾車倒進海裡,造成無數海洋生物的死亡和棲息地的破壞。塑膠污染已成為危及人類及生態的重要議題。
公約目標:消除塑膠汙染、防止海廢、建立循環體系
為解決塑膠帶來的生態與健康浩劫,這份涵蓋塑膠製品完整生命週期的公約,最終目標包含:
- 消除塑膠污染:2040年將塑膠污染降至0%。
- 保護海洋環境:防止塑膠垃圾進入海洋。
- 促進循環經濟:建立塑膠的回收、再利用和再製造體系。
全球塑膠公約進展到哪了?第4次談判分歧仍存
前3次會議受到石化產業人士的遊說影響,中途還岔題討論塑膠生產與回收孰輕孰重,塑膠釋出的化學毒物是否加入條文管制,不斷冒出的子議題讓談判會議頻頻失焦。直到上個月在加拿大剛落幕的第4次會議,與會者才終於集中火力,以第2次會議訂出的《零草案》為中心,逐漸收斂討論。
第四次談判於2024年4月23日至29日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這次共有175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副總監及塑膠廢棄物與商業部門主管西蒙(Erin Simon),對渥太華的氣氛持樂觀態度:「我看到INC-4(第4次會議)展現出不同於INC-3的能量。」
大部分國家之間帶著好的意圖──當然,不是所有人──她注意到仍有少數國家在抗拒跨國的強制性法規。西蒙補充說,「仍然很高興看到我們在(倡議)生產者應負起的責任時,取得了進展。」
重點議題:科學、生物多樣性、利害關係人請發揮影響力
第四次談判的重點議題包括:
- 塑膠從生產到廢置:未來《全球塑膠公約》的規範,將從下游及廢棄物處置,延伸至科學為基礎的全生命週期。
- 草案中缺乏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應由高度發展國家帶頭改變此風向。
- 會議過渡期很重要:進入第5次會議前,各國政府與專家們應該強力推動各項未達成結論的協議。
企業行動:倡議、說服、準備、減塑
而在《全球塑膠公約》正式發布前,企業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支持《全球塑膠公約》呢? GreenBiz提出3個建議及3個關鍵訊息。
1.加入企業聯盟,展現減塑野心
企業可加入超過200間企業響應的《全球塑膠公約商業聯盟》,展現減塑企圖心的同時,亦能運用團體的力量影響公約的條文。
2.尋求產業鏈的認同
問問看供應鏈及產業公會對《全球塑膠公約》的立場與定位。許多石化產業的遊說者在立約過程中佔有巨大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你的公司的野心,可促進更多企業的轉向。
3.現在開始準備
最終的公約條文將對國家級的規劃與政策帶來影響,也會為支持減塑轉型的機制及未來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帶來資金。提早開始準備,使企業得以充分認知、順利遵循新的法規。
4.四項可立即開始的減塑行動
- 減少產品包裝中的塑膠用量:減少塑膠的使用是解決塑膠污染的根本之道。企業可以運用減少包材及容器的塑膠用量等策略,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 投資塑膠回收技術:此舉可以提高塑膠的回收率,減少塑膠垃圾被棄置,甚至進入海中。
- 開發可生物降解的塑膠替代品:開發可生物降解的塑膠替代品,可以減少塑膠對環境的長期危害。 (編註:在台灣,可生物降解技術與各地垃圾處理系統並不相容)
- 推廣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向消費者推廣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可提高消費者對塑膠污染的意識,減少塑膠的需求。
談判進程:五個階段逐步推進
《全球塑膠公約》的談判分為5個階段,商周整理如下:
會議時程 | 會議重點 |
---|---|
第1次會議(2022年11月) 於烏拉圭埃斯特角城 |
|
第2次會議(2023年5月) 於法國巴黎 |
|
第3次會議(2023年11月) 於肯亞奈洛比 |
o 塑膠釋出的化學毒物是否納管 |
第4次會議(2024年4月) 於加拿大渥太華 |
|
第5次會議(2024年11月) 於韓國釜山 | 預期將正式通過公約。 |
塑膠汙染需要全球共同應對
塑膠污染是全球環境的重大挑戰,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全球塑膠公約》的制定和實施將是應對塑膠污染的重要一步。企業應積極響應公約的號召,採取具體行動,為解決塑膠污染貢獻力量。
資料來源:UNEP、美國國家學院(NASEM)、Mongabay、GreenBiz、Oceana、HEJsupport
核稿編輯:管婺媛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