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氣候變遷擋不住,那就找辦法與災損共存!「調適金融」是什麼?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商業周刊》聯合國氣候峰會現場直擊

減碳ESG | 永續投資

氣候變遷擋不住,那就找辦法與災損共存!「調適金融」是什麼?

氣候變遷擋不住,那就找辦法與災損共存!「調適金融」是什麼?
金融業者在COP這類永續會議上的討論重心,逐漸從減緩金融,轉變為預防下次衝擊的調適金融。(圖為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 (攝影者:程思迪)
撰文者:陳慶徽
商周頭條 2023/11/11
摘要
  1. 在ESG與綠色轉型浪潮下,銀行業的壓力來源之一,在於如何替投、融資組合中的公司降低碳排。
  2.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認為,銀行要思考如何透過大趨勢下產生的永續生意,提高自己獲利。
  3. 其中一個綠色商機,就是調適金融,既然氣候變遷「擋不下來(列車),一定會衝出去」那再看災損是如何,進而與它共存。

COP 28將在兩週內,出現成千上萬種對話討論。我希望在COP大會之前、或會議期間,能解決以下問題。」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於11月初抵台接受專訪。

而渣打,同時是聯合國淨零銀行聯盟(Net-Zero Banking Alliance)的主席銀行。這位領導者在採訪中談最多的,就是即將在月底展開的COP 28大會,以及他念茲在茲的綠色金融議題。

近年,在ESG(環境、社會、治理)與綠色轉型浪潮下,銀行業巨大的壓力來源之一,在於如何替投、融資組合中的公司降低碳排,甚至是如何與重碳排產業如石化、水泥等大客戶劃清界線、拒絕往來,以維持自己的碳競爭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使得,綠色金融在部分金融業者眼中,等同於要逐漸放棄與這些重碳排客戶往來的機會,也就是放棄這些客戶帶來的收益。

但,溫拓思眼中,這並非選擇永續,必定伴隨的代價,他看到更多的,是機會。

「這兩者(獲利、參與ESG)間沒有衝突。」面對商周提問,溫拓思認為,銀行,仍可以透過永續融資等專案獲利,「若他們(企業)使用我們的服務,這就是我們的商機,那就是門好生意。」

他認為,面對危機,銀行要思考如何透過大趨勢下產生的永續生意,提高自己獲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其中,到底有哪些值得銀行著眼的商機?

他給出的其中一項答案,是「調適金融」(adaptation finance)

什麼是調適金融?

由於氣候變遷,近年陸續在全球各處造成災害,例如嚴重洪水、長期乾旱、森林惡化等災情,這類災害,更常見於缺乏基礎設施的開發中與低收入國家,調適金融,意味著透過金融手段,提前為這些地方注入資金,投資提升基礎建設等項目。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林泉興解釋,在探討金融業之於氣候變遷的關係時,通常會提到「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兩大概念。

他比喻,減緩金融,就像是「試著把失速的列車擋下來」,而調適金融,就是「擋不下來,(列車)一定會衝出去,我們再看災損是如何,進而與他共存。」

但,林泉興指出,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制定後,全球在2020年遭遇疫情,導致諸多氣候變遷專案停擺,沒人來阻止氣候變遷失速,這間接使得近年,金融業者在COP這類永續會議上的討論重心,逐漸從減緩金融,轉變到災害出現後,如何降低衝擊,甚至提前預防下次衝擊的調適金融。

例如,許多發展中國家因為基礎建設不足,天然災害時常導致農損,使得該國人民須看天吃飯,這時候,若有資金可介入,提升基礎建設韌性,即是種調適金融的展現。

溫拓思舉例,根據渣打內部研究預估,以印度、肯亞、孟加拉等國為例,若能在2030年前,向這國家挹注300億美元調適資金,便有機會在未來避免該金額12倍、也就是上千億美元的災損成本。

「這不是 2050 年(才會發生的事),這會發生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今天的小額投資,可以防止未來發生大規模的人類痛苦(suffering),也可以防止經濟上的損失。」溫拓思強調。

溫拓思認為,調適金融能成為地區抵禦氣候衝擊的一股關鍵力量。 (攝影者:程思迪)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2年度的調適缺口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流向開發中國家的調適資金缺口,比預計的低了5至10倍,而這樣的差距,還在擴大中。

該報告指出,若全球想依照2021年、COP 26大會時定調的《格拉斯哥氣候公約》議程,需要更大幅加速挹注在調適資金上的金流,才可能達標,追上氣候變遷實際的影響。

「全球調適委員會」(Global Commission on Adaptation)報告更直言點名,金融工具作為應對調適資金需求的媒介,有望成為這一代人最大的投資機會,例如社會影響力債券、綠色債券、抗災債券,抑或是保險,都是該領域所需要的金融商品。

除了提供融資、保險等金融工具外,基金投資也是一種調適金融的工具。例如目前市場上已有投資天氣分析、災難風險模型建立、與抗旱等創新服務的私募股權基金。

儘管,渣打才在第三季財報日上,受到該行在中國市場的曝險影響,單日股價暴跌逾10%,但即便如此,似乎也無法動搖溫拓思在綠色金融的投入。

全球調適委員會指出,為了滿足氣候變遷與永續需求,未來,調適資金的規模,已經從原本的數十億,上看數兆美元。這樣的大餅,也是台灣金融業者跨入綠色金融領域時,值得留意的機會。

核稿編輯:吳中傑

綠電 ESG 調適金融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