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碳抵換跟碳權有甚麼不同?企業加裝太陽能電板也能拿到額度嗎?你需要知道的碳抵換懶人包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

減碳ESG | 永續投資

碳抵換跟碳權有甚麼不同?企業加裝太陽能電板也能拿到額度嗎?你需要知道的碳抵換懶人包

碳抵換跟碳權有甚麼不同?企業加裝太陽能電板也能拿到額度嗎?你需要知道的碳抵換懶人包
減碳專案要轉換成碳抵換額度,必須經過計算與驗證機制,才能得出具公信力的減碳量。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文姿
環境資訊中心 2023/08/18
摘要
  1. 碳抵換是一種透過減碳計劃抵銷碳排放的方式,額度與專案需經過政府或獨立認證機構驗證。
  2. 企業應謹慎評估與使用碳抵換來抵銷碳排量,以免落入漂綠爭議。
  3. 「好」的碳抵換符合五大條件:不會對社會或環境造成重大危害、具獨家擁有權、外加性、永久性、不能高估。

一、碳抵換(Carbon Offset)是什麼?

無論是搭車上班,或是參與一場會議,即便再怎麼環保,日常活動還是會產生二氧化碳。所謂的零碳,並非零排碳的意思,而是透過減碳計畫來抵銷碳排,這就是碳抵換的概念。

可以想像成:A公司排碳-B單位減碳=0

二、哪些計畫可取得減碳額度?

以下列出一些抵換專案的範例,專案還必須經過計算與驗證機制,才能得出具公信力的減碳量。

Kasigau Corridor Redd+:保護肯亞的森林棲地和野生動物,每年可減少超過1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
Southern Cardamom Redd+:柬埔寨荳蔻山雨林(Cardamom Mountains Rainforest)是全球的生物多樣性熱點。這個計畫包含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並且透過生物多樣性促成當地村莊的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際小型組織和植樹(The International Small Group and Tree Planting,TIST):支持超過9萬多坦尚尼亞、肯亞、印度和烏干達的農民,種植和維護近1900萬棵樹。

碳抵換小字典

碳抵換額度 (Carbon offset credit):經政府或獨立認證機構認證的可移轉單位,一單位代表從大氣中減少一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碳抵換專案 (Carbon offset project):產生碳抵換額度的溫室氣體減量或固碳活動,如發展再生能源、捕集溫室氣體、減少森林砍伐等。

三、碳中和曾有哪些爭議?

義大利時尚品牌古馳(Gucci)2023年撤下碳中和聲明、KitKat巧克力在2021年放棄碳中和目標。為何這些公司紛紛縮手?碳中和的爭議有二。一是公司的減碳作為不夠積極,只靠去購買碳權來抵銷排碳。二是買到有瑕疵的碳抵換額度。(你可能會想知道:KitKat拋下「碳中和巧克力」目標 為何外媒反稱讚是好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市面上已經有不少抵碳專案被發現減碳量不實。例如,專案宣稱可以封存多少碳,但技術上根本還沒落實;或是聲稱保護了300公頃的森林免於砍伐,但這片300公頃森林原本就不存在砍伐威脅,這個「保護」的宣稱就有問題。

四、碳抵換額度怎麼來?

計算碳抵換額度,首先要先證明「不做這個專案的話(基線),會發生什麼事?」,進而算出「做了有多少好處?」

例如:根據過去紀錄,預估未來10年會有300公頃的森林砍伐。但是因為森林保育專案而保護了這些森林,減碳效益就是300公頃森林。

由於基線跟成效往往是根據過去情境跟對未來預期的假設,不夠嚴謹的推估就會引發爭議。

五、有減碳就能申請碳抵換額度嗎? 何謂「外加性」

A的住家更換節能LED燈,減少了耗電;B公司建置了離岸風場,將產出的綠電賣給政府。這些減碳行為能申請碳抵換嗎?答案是:「可能不行」。

原因是改裝LED燈後,用電量減少,電費也會減少,屬於有利可圖的自發性行為,因為可以獲利,就不應再申請碳抵換額度。這就是為什麼在初期,有些再生能源投資可以申請碳抵換額度,但隨著投資再生能源比投資化石燃料更便宜、更划算,這些有利可圖的專案計畫就不能再申請碳抵換。

六、「好」的碳抵換有哪些條件?

  • 不會對社會或環境造成重大危害

例: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當地住民前往該地,反而造成社區衝突。

  • 具獨家擁有權

例:管理機制不良,導致一筆額度賣給兩個賣家。

  • 外加性:需證實是因碳抵換專案的成果

例:法規規範不能被砍伐的森林,不能申請為減碳計畫的成果。

  • 永久性

例:種樹後遇到森林大火,可能讓減碳的效益付諸一炬。(針對這種意外或許可藉由保險機制處理。)

  • 不能高估

例:故意高估可能砍伐的面積,讓減碳效益變多。

七、不用碳抵換也能達成碳中和嗎?

購買碳抵換的公司,跟實際減碳的所在地區通常距離很遠,例如美國公司購買非洲或某一個亞洲小島上的碳抵換專案。倘若缺乏好的監督機制,很容易買到有問題的碳額度,反而影響公司聲譽。

國際間有專門的碳抵換評級機構。例如:BeZero、Calyx Global、Sylvera等,它們的評比或許可供參考。

有些公司則選擇從自身做起,先要求公司員工跟供應鏈減碳。這種做法或許複雜又緩慢,但有助減少爭議。

參考資料

碳抵換指引(Carbon Offset Guide)中文版,劉仲恩、蔡香吾(2023年4月)。原著為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與溫室氣體管理研究所(GHG Management Institute)。

※ 本文感謝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劉仲恩協助。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企劃,原文來自:〈Q&A:碳抵換是什麼? 抵換額度(Carbon Offset Credit)怎麼來?

責任編輯:張薰云

碳抵換 自然碳匯 碳中和 減碳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展開箭頭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報導國內外環境議題。我們希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資訊是啟動關懷的起點,而有豐富多樣化的資訊,才有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網站:http://e-info.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