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通膨年代,你還跟我收碳費!企業該不該做內部碳定價?
商周2022年根據企業近3年減碳幅度、減碳承諾度,以及每噸碳排創造之營收等指標,評鑑所有上市公司的「碳競爭力」,並從近千家企業中,選出碳競爭力100強企業,於12月9日舉行「碳競爭力高峰會」論壇,並邀請入選企業與會分享他們的創新作法。
論壇首場,名列百強的友達光電與台達電,以通膨時代下的企業韌性與企業碳定價為討論主題,與世界銀行碳定價領導聯盟工作組聯合主席Mauricio Cardenas對談,企業如何「漸進式」的企業內部訂定碳定價,而碳定價又如何能協助打造組織競爭力;通膨時代下,萬物皆漲,企業在經營成本壓力下,又該從何做起?以下文論壇精華摘要。
歐盟碳關稅,預計在2023年10月上路,台灣政府也將從2024年起,對企業開徵碳費;不論碳費、碳稅,都是「碳定價(carbon pricing)」的一種型態,用看似增加成本的方式,促使企業減少碳排。
但,在通膨時代,萬物皆漲,企業經營成本上揚,若要企業再加上「碳」的成本,該如何是好?
在友達與台達電與世界銀行碳定價領導聯盟工作組聯合主席Mauricio Cardenas的對談中,我們發現,其實有些企業早就讓把「碳」的成本,轉化為對組織內部教育、風險控管的工具。
「碳定價,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需要慢慢來,也與企業文化有關,但它絕非一蹴可及的,」Mauricio Cardenas認為,碳關稅並非企業減碳、全球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萬靈丹,但它卻是企業邁向低碳轉型、創新思考的重要工具之一。
所謂漸進式,並非要企業一步到位,即刻訂定內部碳定價,而是將它視為翻轉組織邏輯、達成共識的過程。
例如,友達光電將企業的碳定價,作為一種組織教育。「我們把它當成一種教育過程,比如,員工申請出差,他可以知道這一趟差旅會排多少碳、價格是多少?」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指出,公司目前訂定出的碳定價,是讓員工先理解所有行為的碳排與可能的相應成本,將以往不被計入的外部成本內部化。
「我們做投資時,會計算投資報酬率、回本的年限,現在,我們會把碳的成本也計算進去,大家每天的生活、工作,都會計算碳排,用記帳的方式,讓大家慢慢認識(碳排有價)以後,產生共識。」彭双浪說。
當組織都對「碳排有價」形成共識後,就可以試著將之訂出明確的價格,甚至對各個事業部門收取碳費,作為減碳、低碳轉型的基金。
例如,台達電是目前國內少數對事業部門收取碳費的企業,甚至一噸碳價格高達美金300元,比世界銀行建議的一噸50至100美元更高。
他們又是怎麼思考的?
「2017年,我們開始訂內部碳定價,那時是一噸碳排50塊錢(美元),那時是參考外部的法遵要求,訂出來的,」台達電品牌長既台達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回憶台達歷程,強調公司之所以會逐步調整碳定價,是出自風險評估,「我們後來是針對企業長期脫碳目標的風險評估過程,來思考,目前的定價,是否足以讓公司達標(如2030年要達到RE100,即全球公司據點都要百分之百使用再生電力)?」
換言之,台達電內部訂下的高額碳定價,是從長遠目標與風險控管角度出發,並據此讓每個事業部門,能與利害關係人如客戶端對產品價格做議和;同時,企業跟各事業部門收取的碳基金,也會拿來做有益企業長遠經營的綠色投資——如再生能源、碳捕捉⋯⋯等各種項目,產生正向循環。
若你正在為碳費、碳稅傷腦筋,這些百強企業教我們用另外一種方法思考:碳定價從來不是為訂而訂,它有目標、階段性,它不只可以驅動產業減少碳排,更重要的,它是協助企業凝聚共識、擺脫風險的一種工具。
且碳定價也不只碳費、碳稅,它還延伸出碳權機制,讓企業努力減碳的成果,可以在碳權市場上交易,如碳權如何獲得?可以交易嗎?完整介紹碳權運作機制一文,有更詳細介紹。
至於,要如何把「碳」從工具變商機?
答案,要從自己的「痛點」下手。
「我們的產品製程,是耗能耗水的,這一直是我們的『痛點』,」彭双浪說。
他指出,友達調整流程與技術,讓製程更省能省水省電,一年節省的電費已達1.5~2%,「聽起來很少,但如果一年電費是一百多億,這就很可觀!」
又如,他們與合作夥伴開發可循環使用的綠色材料,高度回收包材材料循環使用,包材回收率已高達94%,也降低了友達包材成本。
又例如,他們努力的回收水資源,整廠趨近零排放,成為業界指標,平均廢水回收率達到95%,更勝台積電。「去年台灣大旱,友達沒有買水,但我們並沒有因為缺水,造成營運上的困難,」彭双浪說,外界看,廢水回收率高,看似是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其實這是讓我們在(氣候)變化的環境中,有更高的韌性。」
甚至,這解決自己痛點的解方,成了友達的一門新生意。其旗下子公司——宇沛,就是友達把自己的減排、省水know-how,服務供應鏈與更多客戶,一年賺進10億元營收。
碳,不只是成本,在全球邁向淨零目標時,它也會成為驅動企業轉型,找到新機會、打造「碳競爭力」的契機。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