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核能到底算不算綠能?歐盟半年內改說No,發生什麼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

減碳ESG | 綠色能源

核能到底算不算綠能?歐盟半年內改說No,發生什麼事

核能到底算不算綠能?歐盟半年內改說No,發生什麼事
為了加速減碳及淨零排放,歐盟年初預計將天然氣、核能納入綠能,卻因俄烏戰爭爆發而改變。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2/06/22
摘要

1. 淨零趨勢下,歐盟2020年推出《永續活動分類標準》,將特定經濟活動貼上綠色標籤,明確指引熱錢該投資在什麼項目上面。

2. 今年初,歐盟原本預計把核能、天然氣納入,有助資金流入這兩個過渡性能源,更快朝2050年淨零碳排邁進。

3.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改變心意,因為戰爭中能源難題被置於放大鏡下檢視,讓它意識到不能再寬愛「過去的能源」。

7月6日,歐洲議會以328票支持、278票反對及33票棄權,通過提案,將天然氣及核能列為環境永續的綠能,可進行綠色投資。

核能到底算不算綠能?世界的能源政策風向球——歐盟,今年初才公布,準備把核能、天然氣貼上「綠色標籤」,沒想到半年後,其中兩大委員會否決此提議,若7月整體歐洲議會決議時再次否決,核能、天然氣很可能永遠被排除在綠能定義之外。

發生什麼事?

歐盟出具分類專法
過渡性能源核能、天然氣被提議列入環保行列

首先要談歐盟如何替特定事項貼上「綠色標籤」、做分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年7月,歐盟推出《永續活動分類標準》(EU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activities)。這是一個標籤系統,廣邀金融、商業、學術、公民領域的專家,一同制定怎樣的經濟活動才算環保,涵蓋佔歐盟排放之溫室氣體8成的產業。篩選標準鉅細靡遺,例如,灌混凝土時,每噸混凝土不能排放超過0.498噸二氧化碳;淨化飲用水時,每1000公升最多只能用0.5度電。

該標準其一重要目的是,杜絕金融業的「漂綠」(greenwashing)問題,透過將特定經濟活動貼上綠色標籤,可以明確指引熱錢該投資在什麼項目上面。

一開始,該標準並未決定,核能和天然氣算不算潔淨能源。但以核能佔發電量佔7成的法國為首的部分歐盟國家認為,應將兩者都納入,才有助資金流入這兩個過渡性能源,幫大家更快朝2050年淨零碳排邁進。

他們主張,核能雖然有輻射風險和核廢料處置成本,但不會排碳;天然氣雖然會產生甲烷,但碳排量較低,隨著各國被迫減少使用更髒的火力發電,而再生能源發電量還沒跟上,天然氣勢必要擔綱重要的過渡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仍有反對聲音,但當時,這仍促成今年1月歐盟議會預計將核能、天然氣認可為綠能的草案。該草案指出,2045年前新建的核電廠,只要能夠安全處置核廢料,並滿足不造成重大環境傷害的標準,即可被貼上「綠色貼紙」。而2030年前新建的新天然氣電廠,生產每度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若小於270克,也可被視為過渡型綠能。

俄烏戰爭成轉捩點
能源議題證明無法迴避成為政治議題

但劇情在半年後急轉直下——因為俄烏戰爭爆發。

首先,歐盟的天然氣高度依賴俄國,若批准,等同給普丁獻上大禮。

2021年,歐盟天然氣有83%仰賴進口,進口量中又有高達約4成來自俄國。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歐盟陸續封殺來自俄國的煤炭及石油,但遲遲不敢動天然氣。罪惡感促使歐盟改變想法,一位歐洲議會的斯洛伐克議員豪伊西克(Martin Hojsík)表示:「把天然氣當作過渡燃料的想法已經死了。」

第二,俄烏戰爭中,歐盟的能源難題被置於放大鏡下檢視,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讓歐盟更加意識到自身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領頭羊角色,不能再寬愛「過去的能源」。

核能雖然不排碳,但歐洲議會一些議員認為,俄烏戰爭是一個催化劑,讓越來越多人發現,不如花更多心力在未來會使用的能源。例如,歐盟兩大委員會否決提議後,《永續活動分類標準》報告員埃卡特(Bas Eickhout)評論:「我們需要大量投資於擴張再生能源,而不是過去的能源⋯⋯,我們最不需要的,是刻意激勵投資於昂貴的核能和化石能源,而犧牲再生能源和其他永續部門。」

許多國家或聯盟都在研究綠色分類標準,也將參考歐盟的作法,包括美國、印度、英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非和東南亞國協。氣候智庫E3G天然氣分析師帕祖可娃(Maria Pastukhova)就曾指出,《永續活動分類標準》具全球性象徵意義,如果歐盟決定把核能和天然氣貼上綠色標籤,就算強調只是暫時性的綠能,他國可能不會管那麼多,而是無條件效仿。

7月,歐洲議會將進行關鍵投票,決定歐盟,甚至是全球怎麼看待未來能源的範疇。俄烏戰爭激發歐盟對能源轉型急迫性的痛苦領悟,風向開始改變,但不變的是,如何找出最佳的轉型重心與路途。

參考來源:EUobserverEUobserver(2)金融時報CleanTechnica

核稿編輯:管婺媛

綠能 淨零 天然氣 核能 歐盟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