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綠色能源
綠能、農牧業如何雙贏?美國光電業者聘請「綿羊」當管理員
1. 光電業者不能讓草木長太高、遮到太陽能板,康乃爾大學教授媒合光電業者和養羊業者,將食草專家綿羊帶到光電場上。
2. 牛、馬身形高大,會磨損太陽能電板,而綿羊身型適中,什麼草都吃,但又不像山羊一樣會咬電線,因此成為完美的管理員。
新能源時常與傳統農林漁牧業爭地,例如,太陽能電場與放養家畜的環境很類似,都需要大片平坦土地、充足的日照、沒有林木遮蔽,但因為能源轉型所需,後者時常被取而代之。
其實兩者的利益不見得完全相悖,而是能夠互補共生。康乃爾大學農業企業助理教授施密特(Todd Schmit)指出,光電業者有一個慣例任務:不能讓草木長太高、遮到太陽能板,因此出動使用化石燃料的割草機,或是噴灑除草劑。這讓他想到:修剪草類,不就是吃草動物的專長嗎?因此,他把綿羊帶到光電場上。
他媒合畜牧業者和光電業者,後者付錢給前者,然後羊被運送到光電場擔任「管理員」。羊會吃掉可能遮到太陽能板的植物,最後的結果是,羊吃飽了,養羊的人有收入,光電業者無須使用會反過來傷害環境的除草方法。
「這是一個新機會,不但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可以讓農業受惠。」施密特表示。
這種合作關係在紐約州從2017年開始拓展後,目前該州約364公頃的光電場聘請綿羊幫忙啃草。
特別選擇綿羊也有學問。施密特表示,其他食草動物像牛、馬身形比較高大,會磨損太陽能電板;相比之下,綿羊身型適中,什麼草都吃,但又不像山羊一樣會咬電線,因此成為完美的管理員。
還有第三種環境益處:減少依賴進口羊肉,削減碳足跡。美國人比較不愛吃羊,2020年人均攝取不到500克羊肉,但半數以上皆進口自澳洲、紐西蘭。施密特認為這種合作方式有助於提高羊肉自產,甚至能夠在此基礎上,創造「太陽能羊」品牌形象,提高國產肉類的獨特性。
這對近年同樣在農牧地上「瘋種電」的台灣,應有啟發。台灣人雖然羊肉攝取量略多於美國,但同樣高度依賴進口,2019年,中華民國養羊協會理事長林浚琛指出,高達97%羊肉都是進口。
尋求綠能和農業互利共生解方這件事,已成為一種商機。目前,施密特拿到50萬美元資金,目標是成立一個合作社,幫助光電、畜牧業者協調出符合雙方利益的合作方式,把這種合作方式拓展到更多地方,甚至協助業者們大宗採購設備、設立加工廠等等,同時提升兩個產業的效率。
參考來源:Fast Company、Ars Technica、EToday新聞雲
核稿編輯:田習如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