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拚年年發股利,只為讓股東點頭做「綠工廠」!新東陽接著拚「吃肉救地球」
1. 在食品業,全台目前僅有一家業者通過綠工廠認證,它是肉品加工大廠「新東陽」。
2.新東陽總經理麥升陽過去就曾為理念投資上千萬,不只開拓出新產品線,與同業區隔,還在食安風暴時讓消費者安心。
3.他認為,企業實踐是一種對理念的表態,「當消費者知道我們紮實在做,會願意信任它,」對品牌就會是最好的宣傳。
減碳、ESG,這些當今企業治理最熱門的概念,在歐美品牌客戶要求下,讓金融、科技業很重視。但就連證交所明確要求下,傳統製造業的實踐率卻依舊不高,甚至,在食品業,全台目前僅有一家業者通過綠工廠認證,它是53歲的肉品加工大廠「新東陽」。
這有多不容易?它用4年研究出可行方案,投入4千萬,改造這座1989年就落成的工廠。即使拿到全台第一個食品業綠工廠認證,還得每3年接受重新評鑑,才能延續資格,而它今年再次以高分通過,獲得認證。
為了節能減碳,得投入鉅資的綠工廠,對注重美味與CP值的消費者沒有直接感受。花錢,又對賣產品沒好處,數十家比他更有錢、更出名的食品業上市櫃公司都不做的事,為什麼它會搶第一?
新東陽總經理麥升陽的起心動念,是兩部紀錄片的震撼。
2012年,他升任總經理,開始正式主導公司營運。同年,他看到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提到畜牧業對全球暖化的影響。自家招牌正是牛、豬加工品,讓他「很震撼,開始想,要從哪裡做起?」因而找來專家檢測工廠碳排放,研究可行的減碳方案。
隔年,引發全台環境保護熱潮的紀錄片《看見台灣》上映,曾在國外留學十多年的他,被這塊土地的美感動,「待過國外的人,真的會更愛台灣!」因此,他決定,要做食品業第一個綠工廠。
當時公司內部有聲音認為,減碳多數是科技業在做,同業無人響應,可能有潛藏的困難。但他認為,「想改變全世界,就要從你自己內部開始做示範。」
這不是憑著一股熱血就做的決定,而是麥升陽曾為理念投資且得利的經驗。
2008年,新東陽投資1500萬,成為台灣第一個實施產品履歷與加工食品流通履歷的肉品加工業者。它是台灣每年使用肉品量最大的食品業者,很早以前就出國採購牛肉,「看到紐澳的牛肉都有貼紙,才知道履歷,牠哪時打針、哪時出生都清清楚楚,」他判斷這會是未來趨勢,成為最早投入的業者。
投入上千萬,他開闢一個新產品線專做履歷產品,卻無法立刻反映在售價上。他用「理念還是需要成本」說服股東,直到2014年,迎來第一波成果。
黑心油事件讓同業中招,媒體大篇幅報導,引發消費者反彈。它則因為以履歷標準嚴格要求供應商登載食材來源,公司主管還親自訪廠,完全不受影響。
而食安風暴後,消費者更重視吃的安全,它的履歷產品愈來愈受歡迎。終於,在推出滿十年時,該系列產品的年營收破億元,打平開支,也與同業區隔。
這些經驗讓他更堅定理念,「口碑是累積的,品牌是累積的,要確保我每次都(在檢驗中)過關,要趁現在還有資源的時候佈局。」越早做,越快受益。
但,麥升陽提醒,花大錢投資理念的前提是,公司營運需有一定成績。「看到紀錄片很震撼,但沒錢怎麼做?我先救自己。」他回憶,公司曾經一年虧兩億,做到轉虧為盈後,他年年達成發股利承諾,才終於在2015年開啟綠工廠計畫。
他找來顧問研究減碳計畫,「申請綠工廠的過程,重新review製程,強迫把流程攤出來,老公司幾十年的作法吼,不是錯,但會有盲點,」因此,他調整員工秤重、包裝的檢查點,把格外品的包裝袋浪費減低。接著,把廠內照明全部換成節能LED燈。並在顧問建議下,把老舊的銅製加熱器換成陶瓷,瓦斯用量少掉一半。他建議,可把握歲修時分批更新廠內設備,讓花費合理化。
然而,做ESG需要持之以恆的投入,花錢以外,如何促進員工參與?曾輔導數十家公司獲得綠工廠認證的產業基金會專案副理張韋豪認為,新東陽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認證,展延也順利,關鍵是主事者夠重視。
他還記得6年前第一次到新東陽廠區開會的場景,不過十多坪的小會議室,擠了超過30人,有些人進不了門,就在門口聽,「那天麥總親自主持,包括總廠長、廠長,一線主管,還有實際在第一線的人都到了。」當時,麥升陽不僅分享老企業更須落實社會責任的理念,也公布實際獎勵制度,鼓舞員工參與。
轉型過程中,每次會議,各部門都派人參與,甚至,到了認證前夕,「去大園廠,隨便找一個第一線員工都可以對綠色工廠侃侃而談。」張韋豪解釋,要讓員工動起來,重點是讓他們知道自己做的事很重要,才能凝聚改變的向心力,持續到三年後,依然通過展延考驗。
「我可以給其他企業建議的是,一定要上到下,」麥升陽認為,經營者認同理念是基本,執行關鍵是親自參與。因此,他幾乎每次都親自主持ESG會議,甚至連公司內部經營策略會議,他也會主動帶入碳中和、銀髮照護等議題討論,帶動風氣。
即便短時間內,很難以綠工廠為銷售提供實際助益,但他認為,就像過去做產銷履歷,企業實踐是一種對理念的表態,「當消費者知道我們紮實在做,會願意信任它,」對品牌就會是最好的宣傳。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