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中國再喊晶片自給》心情如叛國、技術被學也要去…獨家追蹤西進半導體人才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中國再喊晶片自給》心情如叛國、技術被學也要去…獨家追蹤西進半導體人才

中國再喊晶片自給》心情如叛國、技術被學也要去…獨家追蹤西進半導體人才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商周.com整理
2020.08.21
摘要

1.中國國務院近日重申「2025年晶片自給率達70%」的戰略目標,瞄準五年內將數字翻倍,強化中國晶片產業自主的能力。

2.這,恐怕意味著近年台灣半導體人才西進的浪潮,即將再度出現。

3.據《商周》2018年的第一線直擊,當年選擇赴中的台灣人向我們透露,西進的選擇,雖然可得到高薪與發揮舞台,但同時也會背上了「背叛」的罵名,甚至當初選擇出走,就早已抱著不再回台任職的準備。

台灣,將再掀一波半導體人才出走潮嗎?

中國國務院近期發布數據,指出2019年晶片自給率僅有30%,因此再度對外重申其「2025年晶片自給率達70%」的戰略目標。背後目的,就是為了在「美國斷貨華為」的前車之鑑下,力拼在晶片供貨上自給自足。根據中國官方既有藍圖,今年該國應達成40%的自給率,並在五年內將數字翻倍。

為達此目標,中國很可能更加速向台灣半導體產業搶人。

廣告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揭露,去年至今,中國泉芯集成電路製造(QXIC)與武漢弘芯半導體(HSMC),已各自向台積電挖角總計上百名員工。

雖然,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8月18日對外強調,疫情下,「最近6個月誰敢離開台灣?」

但回顧歷史軌跡,台灣半導體人才向中國流去,已是既定事實。

2018年6月,一手打造晶圓代工傳奇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同時間,美中陷入新冷戰,半導體業成兩強對弈重點,台灣半導體人才更是中國期待「彎道超車」而大力拉攏的要角。

廣告

《商周》在當時走進了中國最受矚目的半導體聚落:上海、合肥、武漢與南京,一揭這場人才拉鋸戰中,台灣人才,是如何被挖角?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前去中國?而實際在中國,又是怎麼樣的處境?

採訪過程中,許多人稱自己是在美、中、台三方槍口下淘金的一群高級傭兵。

和過去台商西進設廠、服務業人才登陸,光榮征戰的景象不同。這群半導體傭兵身處的環境更險峻:他們夾在美、中以關稅和禁售制裁為武器對峙的槍林彈雨中,後方,還有台灣前東家以洩漏營業秘密等法條獵殺。

這群人曾是配股數到手軟的「竹科新貴」,一入行便年薪百萬的天之驕子,如今,成為出走中國的傭兵。他們為何西進,而這又將對台灣帶來什麼改變?以下是我們的追蹤記錄。

西進不只帶機票,還有存證信函「這邊60個人全收到了!」

我們的第一站,是上海。這裡是中國最成熟、產值最高的半導體聚落。

2016年,上海半導體產值破人民幣千億元(約合新台幣4700億元),約占全中國半導體產值23%,是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基地。
物理距離上,上海離台北僅有約一個半小時航程。但,當時到上海的半導體人,他們跟台灣的心理距離,卻是終生不再回台任職的準備。

他們的腦袋,牽動上百億利益去向

一位在中國晶圓代工廠任職近十年的台灣人告訴我們,如今大家西進中國,除了機票,還有另一個文件相伴:前東家寄出的存證信函。

因為,大家腦中的矽智財(IP),動輒牽動數十億元的利益,有可能顛覆一間公司,甚至一個產業的命運。

「這邊60個人全收到了(存證信函),全收到了!」在張江科技園區的一間咖啡廳裡,一名登陸近十年的受訪者刻意壓低音量、用錄音筆幾乎收不到的氣音對我們說。這批人登陸後都被警告,不得洩漏營業秘密,「他們家裡都打電話問,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怎麼會接到存證信函?」

他口中的60人,是2017年初傳出,位於上海的華力微電子挖角聯電研發28奈米製程的團隊,雖然聯電否認,但這已是上海半導體圈心照不宣的秘密。

突破28奈米製程,可能帶來多少利益?

以聯電為例,其2017年28奈米製程訂單,就貢獻營收至少逾新台幣220億元,而台積電的28奈米即使已量產7年,2017年仍占其營收23%,約當於2250億元。華力微只要從前兩者手中分得5%市占率,每年便有逾120億元進帳。

正因為這群傭兵,動輒牽涉數十、上百億利益,並讓中國加速威脅台灣半導體業,因此得背負台灣社會不諒解的眼光。

拚高薪舞台,面對同胞「好像叛國」

一位已離開中國的半導體人,被前東家控告四項罪名。在法庭上,「法官的態度就只差沒指著我說:你對不起台灣。」另一位在中芯任職的台灣人也回憶,他回母校跟學弟妹分享中國工作經驗時,「好幾個學弟問的問題,會覺得,你好像叛國。」

能完全同理這群台灣傭兵們心情的,是來自韓國的半導體人。韓國人的民族主義更濃,更不能容忍「背叛」,幾乎到中國的韓國半導體業人才,都已經做好不再回家的打算。

根據每年經手上百名中高階半導體人才獵頭案的智理管理顧問公司,與半導體業內人士推估,目前約有兩千位台灣半導體人在中國企業任職,另外並有一千人在中國公司設於台灣的據點工作。

這三千人,多數是高階經理人或研發人員,以全台灣半導體業研發人員共約四萬三千三百人來看,約佔六到七%。

我們問:即使承受罵名,為什麼也要留在中國?

高薪與舞台,是吸引這群人到中國的關鍵之一。

技術被學走仍要去?周邊包商:「中國半導體像唐僧肉,全球都想吃一口。」

中國如今是「全民大煉芯」,其實不只台灣人,三星、美光、英特爾等廠商也早已插旗。估計中國現在至少有40座晶圓廠正在運作。
當各國的企業與傭兵都聚攏到中國這座舞台,確實正催化中國半導體快速發展,目前IC設計和記憶體領域,幾乎已和台灣打成平手。
企業前來中國參與「全民大煉芯」盛世,其實都清楚代價:技術會被學走。

當地台商透露,在中國做工程,都得以審核工程安全為名,上繳一份設計圖給官方,「圖樣都要給官方蓋章,所有圖都會被看到。很多人很會藏,但你就算藏,他(中國)還是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廠商不只為了利益,更為了防守而來。因中國可能為力拱自製晶片,而補貼中國供應鏈,盡可能減少對外採購。擔任半導體工程公司顧問的環宇財富合夥人洪炳宏說,「你不賭,就沒有贏的機會……。」

富貴險中求。懂「分寸」,成為傭兵們必要的生存術。

台灣在停滯,4、50歲的人很徬徨

其實,我們訪問的這群經理人,來中國並不只為了錢,還因為台灣發展已停滯。

「在台灣半導體業,45到55歲的這些人,很徬徨,大部分公司沒有在擴充……,你可能50歲當部門經理,就當一輩子啊!」一位在中國半導體廠任職的台籍高階經理人表示。

以製造端來看,聯電上一次在台灣有新廠動工已經是八年前,力晶、旺宏更都已是十年以上的事情。

一邊在衰退,一邊在蓬勃。一直仰人鼻息的台灣記憶體業員工,感受更深刻。這次中國開打,大家希望能有機會跟老大三星與美光大幹一場!「給我十年,我很有機會把技術跟產品達到世界水準。」該名高階經理人說。

我們問,「你認為人才來中國的情況會持續下去?」大家的回答是:未來五年,情況只會加劇,但卻不會無限制的延續下去,因為五年、七年後,當中國本土人才備齊,也就不再仰賴傭兵了。

當人才根基鬆動,接下來的台灣,該怎麼辦?

台積電12吋晶圓廠落腳處/南京
兩年前,這裡黃土一片……今年,台灣半導體產值恐被超越

最後一站,我們到了中國最受矚目的半導體新聚落南京,這是台積電在中國的第一座12吋晶圓廠。

幾年前,台積電南京廠所在的浦口特區還是黃土一片,如今不僅蓋起一棟棟的高樓,台積電新廠的圓形建築體,就像一個發光的太陽,吸引上下游約200家廠商進駐,從IC設計、設備商到化學原料等等,應有盡有。

兩百家上下游廠跟著來,像種下種籽

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當時預估,四年內,中國市場占台積電營收很可能超過兩成,將是台積電重要的成長引擎之一。

台積電南京廠對中國半導體產業而言,就像一顆種子。目前,南京廠所生產的16奈米製程,領先中國其餘數十座晶圓廠,中國政府期待,人才與技術能從台積電外溢,加速中國企業升級,從一座廠,擴散成一百家供應商,再擴散成一千個、一萬個人才。

在新冷戰時代,當美國箝制中國科技的攻勢越猛烈,中國招攬半導體傭兵西進的力道,也只會越強悍,沒人擋得了。

二、三線台廠,勢將加速淘汰

台灣該如何看待此事?

我們得認知:這雖不會動搖國本,但會加速半導體產業的兩極化發展。

若一個產業人才不足,人會如漏斗狀,先往頂尖公司流動,讓產業的中後段班面臨攬才危機。當大量半導體傭兵西進,首當其衝的會是中後段班企業。

未來很可能的情況是:頂尖人才持續留在台積電與聯發科等一線公司,但二、三線以降的台灣半導體企業,會因缺少人才活水,加速被淘汰。

台廠未來:走出中國布局全球

不只一位半導體業高階主管急切呼籲,政府不應干涉中國資本入股台灣企業,「你如果不把現在手上的東西賣出去,換錢,怎麼有資本投入新的領域?」

但,我們也可以選擇不再只倚賴中國,而是布局全球。

過去,半導體產業為台灣罩上一層「矽屏障」,意指,為了不讓全球IC產業斷鏈,各國會努力維繫台海安全。如今,這層矽屏障在中國半導體崛起下已逐漸薄弱,台灣的半導體產值很可能在今年被中國超越。

一場美中新冷戰,間接加速兩岸半導體競合的演變。每個時勢的改變,機會與威脅總會相伴。

我們雖然阻擋不了人才的離開,但我們可以去養成更能吸引新人才的沃土,為產業找到新的出路。

甚至,我們也看到新興的半導體企業在興起,他們一開始就用混血式的人才組合與戰術,逐鹿全球市場,帶來驚喜。

更嚴苛的競逐,對台灣不是壞事,對人才亦同,它正逼我們清楚正視自己的價值,並做出行動,改變。

責任編輯:陳慶徽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晶片自給率 台積電 半導體 2025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