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語音辨識結合 AI 打造醫護專用 Siri 醫錄通 醫電數位轉型改善醫療現場困境、減輕文書負擔
「醫電是為了數位轉型而成立的公司,首要任務,就是改善現行醫療的作業流程。」醫電數位轉型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何偉光斬釘截鐵地說。
提到醫療數位轉型,大家想到的多半是AI醫療等尖端技術。不過身為敏盛醫院集團之一的醫電,更關注的是如何有效進行人力運用。處於醫護第一線位置的醫電,早在2021年成立時,就辨識到了護理師人手短缺風險,而在今(2024)年三班護病比的標準公告時,即驗證了醫電的想法。護理師一次值班8小時,但一位護理師要負責8到10床的病患,每天至少要多花1個小時交班,從檢驗檢查結果、用藥到病況變化及對治療的反應都必需詳實紀錄,一年算下來要花超過200個小時在文書工作上。嚴峻的工作環境,就是缺工的主因。
辨識引擎串連AI
病況用說的就能生成摘要
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除了醫療、照護作業,更來自繁重的文書工作,因此醫電決定打造一個醫護人員專用的Siri,以語音代替打字以節省工作時間。且考量到開發效益,醫電希望選擇通用性高又具擴散性的工具,因此決定將資源投入語音辨識上,開發醫錄通。醫錄通是透過語音辨識引擎,收集現場語音樣本,再交由AI建構醫護專用的語音辨識模型。辨識完成後,還可以連結Open AI工具摘要重點與關鍵字。
語音模型完成後再串接原有的醫療資訊系統(HIS),就能為醫護人員省去製作電子病歷、檢查報告等文書工作時間。醫師、護理人員及檢測人員都可應用於看診紀錄、護理師巡房、交班及檢驗報告等情境。
「只要對手機唸出交班資料,AI自動生成重點摘要,醫護人員能馬上使用。」何偉光進一步說明,過去住院醫師想了解病患情況,必須到護理站問護理師,有了醫錄通,再搭配雲端辦公平台,將醫療摘要直接發送給醫護人員,不僅節省時間,更改變整個作業流程。
況且基層醫療現場不僅人手不足,語音辨識工具通用性高,不論醫院、藥局及診所都用得到,還能與既有掛號、收費、藥庫等系統結合,能最快解決第一線的痛點。
自行測試與既有系統結合
成功輸出醫學中心及診所
醫療現場用語專業,普通語音辨識模組並不適用,一般開發工程師也沒有訓練的能力,訓練難度較高。不過醫電可自行產生素材,例如醫護人員交班資料,耗時2年擷取了150個小時的錄音樣本訓練辨識引擎,專門聘請具醫療背景的人員做標記,讓醫錄通做到90%以上的正確度。
這也是醫電另一項轉型策略,將自身集團體系作為試用品,試用成功後再向外輸出擴散,能連結醫院、診所及藥局來當作測試場域。透過敏盛醫療體系做後援,醫電也開放讓其他新創團隊來合作測試,加速轉型速度。
目前醫錄通能在3分鐘內完成1分鐘的錄音辨識,節省醫護人員近3成的作業時間,也成功輸出至其他醫療院所。截至6月,已有8家醫學中心及上百家小型診所參與測試及使用,醫錄通更吸引美國科技大廠微軟的親睞,宣布將與醫電合作,共同開發中文版的醫療專用的 ChatGPT。數位轉型不只讓醫護人員從繁瑣的文書作業中解放,同時又為醫電創造新價值,健康數據的管理,還能應用在下一階段的病歷電子化。何偉光自信的表示,預計明年就能開始回收近千萬的投資成本。
多工具串連為數據紀錄加值
成為健康未來基石
回顧轉型的過程,何偉光坦言,最大的阻礙來自醫療現場的嚴格規範,必須找到法規與技術之間的平衡點。以醫錄通來說,所有作業都是在主管機關規範下進行,只是利用數位工具提高作業效率。「或許不需要一個全新的系統橫空出世。」執行長何偉光表示,藉由多種數位工具,串連整合各平台才是關鍵,還能加速開發時間。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將趨向於透過數位工具來管理健康,這也意味著必須有效運用數位工具,「沒有轉不轉型的議題,而是要怎麼做得好又做得快。」他建議。
未來,醫電將發展重點放在在宅醫療和居家健康,並開發了能紀錄健康數據的 APP「數體健」,針對民眾儲存的生理數據進行分析及建議。接下來的目標是把數體健推廣到社區,何偉光表示,不只是醫療,希望能在2至3年內,利用數位工具從社區開始實現健康管理及促進。
數位轉型 3 要點:
發現痛點●治療歷程記錄的繁瑣文書工作加重醫護人員負擔
●醫療用語專業,無法套用現成的GenAI工具
找到合適數位工具
●智慧語音服務平台醫錄通
●AI學習訓練建立模型
●Open AI製作摘要
轉型效益
●AI自動生成,一鍵產出重點摘要,減少醫護人員3成作業時間
●建立醫院、診所、藥局可用的醫療專業語音辨識,正確度可達9成
創立時間:2021年
主要人物:何偉光執行長
主要商品與服務:醫電作為敏盛醫療體系數位轉型中心,整合醫療照護與資通訊產業,連結敏盛醫療體系各事業體,作為「大健康產業」的數位服務平台與應用驗證場域,引導資通訊相關業者進行產業轉型與市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