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長安弎拾活用社群「集粉」 開拓訂製皮件市場, 95% 訂單來自網路

用冰川灰色澤的鱷魚皮,為女孩父親留下來的勞力士改裝錶帶;受客委託,拆改LV舊款托特包,以琴譜包的型態賦予老包新生命。位於高雄哈瑪星小漁港旁街道內,長安弎拾皮件工作室如同一群訂製化皮件愛好者的秘密基地。
2015年,在長安弎拾創業初期,決定把手作皮件興趣當飯吃的黃聖翔,投入大量時間研究全世界的皮料,馬皮來自日本、蜥蜴皮來自歐洲、鱷魚皮來自東南亞。小小的一人工作室憑著熱愛,透過網路做到原物料全球採購,甚至連皮件工具也自己動手改裝。「很多你在市場上看到的商品,不一定適合你,」黃聖翔表示,皮件可以是相當「個人化」的產品,工作室的產品也漸漸往訂製化靠攏。
但即使有好的技術與材料,初期產品卻是乏人問津。「我曾經就蹲在我們店裡,一個禮拜有三組客人走進來,就算多的了。」黃聖翔回憶剛創業的日子裡,除了帶皮帶來打洞的阿姨們,鮮少客人進門。
黃聖翔分析原因,一是工作室位於哈瑪星漁港旁街道內,並非平常過路客的鬧區;二是產品採精選用料且訂製化相對耗工,價格偏高,沒有品牌力支持,難以說服消費者下單。他以線下市集搭配社群工具,逐步突破這兩大經營挑戰。
將市集顧客轉為線上粉絲
透過社群工具,累積「線上型錄」
黃聖翔主動出擊,積極參加各種市集,走出去接觸消費者,並建立「長安弎拾」的Facebook粉絲專頁,將線下接觸的來客轉為線上粉絲、增加互動,並持續發表貼文,以期找到品牌定位與適合的客群。

一開始跑市集現場,黃聖翔都會把握機會與客人在現場多互動,也會趁機積極累積線上粉絲,「一開始就是一直邀請客人,幫我們粉絲專頁按讚,」黃聖翔表示,粉絲購買且按讚後,自己也把Facebook的相簿功能,拿來當一個紀錄與客戶管理的工具,幫每個來上手作課、訂製皮件的客人拍照,建立獨立相簿。
因為每個手作皮件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賣出去就沒有實品可看,粉絲專頁相簿漸漸變成黃聖翔的「線上型錄」,可以快速的找出作品照片來跟新客人分享,討論皮件設計風格,客人也可以把喜歡的皮件照片分享給朋友或同好,增加作品曝光、吸引新客的機會。遇到每一個對訂製皮件有興趣的客人,透過線上與線下,黃聖翔都耐心的分享皮件相關知識,不論是產地、設計型態、皮革鞣製技術等,漸漸找到了一群喜歡「玩皮」、訂製專屬皮件的客群,漸漸建立起長安弎拾具職人的品牌形象。

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一段時間後,黃聖翔發現,即使按讚數一直成長,實質的成交量卻沒有跟著提升,即使下廣告也沒有實質效益。後來,黃聖翔開始嘗試建立Instagram商業帳號,發現上傳具設計感的商品照,在Instagram上更容易找到買家和受眾,「好的商品貼文,廣告投放會有實質回收,投一千就有一萬,有十倍的效益,」黃聖翔表示。

活用社群軟體
縮短猶豫期,營收成長20%
此外,考量客製化訂單需要跟客人討論設計概念、來回確認細節,為了提供專屬化服務,黃聖翔在市集攤友的推薦下,建立LINE@官方帳號,發現這是很適合主動接近客戶的平臺。
首先,因為系統的設計,一定要由顧客主動掃碼加好友,店家才能傳訊,已成為店家好友的人通常對商品有一定興趣,在受眾上就做了第一輪的篩選。看準這點,黃聖翔會在參加市集前,在LINE@上群發預告,吸引興趣的客人前來市集購買商品,相約在市集上見面,克服工作室地點偏遠的問題,也透過在軟體上的需求討論,幫助黃聖翔縮短客戶下手購買的猶豫期,導入後帶動長安弎拾營收成長20%。
長安弎拾也參與商圈計畫,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輔導下,導入「會員管理平臺」,串連LINE@平臺,可以使用發點數、集點、贈送生日禮等功能。黃聖翔運用贈送生日禮的功能,在會員生日前夕發送折價券或禮品兌換券,與客人保持互動。
黃聖翔也會持續在Facebook與Instagram的專頁上每週更新貼文,用心撰寫客製化皮件的手作過程與故事,將完成的作品拍攝成照片的好習慣。並且把照片分享給客人,客人收到照片後,也樂於在自己的社群上進行分享,並在Google Maps商家評論上留下好評。漸漸的,在網路上搜尋「長安弎拾」,找到的都是高質感、能傳遞皮件魅力的照片。
如此一來,透過網路口碑、好照片與社群的悉心經營,讓新客在網路上接觸到長安弎拾時,高規格、客製化的品牌印象,就能深植人心。如今,長安弎拾95%的訂單都來自於網路,其中訂製品佔營收70%,成功建立高質感訂製品的品牌定位。

關於長安弎拾數位轉型的下一步,「我希望打造官網,視覺風格融入我從小長大的哈瑪星社區的海洋元素,」黃聖翔導入數位工具,一步步把對皮件的想法與熱情,透過社群經營與作品的累積,傳遞給消費者。藉由數位轉型,讓更多人看見手工皮件的溫度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