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打造韌性城市 落實永續治理 新北市獲亞太永續行動獎 榮登最佳宜居城市
全球極端氣候現象加劇,落實減碳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為達到 2050 淨零排放,新北市政府建構中程目標藍圖,執行多項措施,落實永續治理,獲選「2023 APSAA 亞太永續行動獎――宜居城市獎 Excellent City」。新北市政府秘書長邱敬斌於 2023 亞太永續博覽會中代表領獎,重申新北市打造韌性永續城市的決心,並於會場分享新北市淨零成果。
邱敬斌提到,2020 年新北市碳排放量約為 1784 萬噸,相較於 2005 年,碳排放減少了 6.7%,人均排放量也減少了 13.5%。「我們仍在持續努力,設定 2030 減量至 30%、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
三大藍圖 城市計畫導入零碳設計
新北市的地理環境與人口產業組成特殊,有工商發達、人口密集的城市,亦有山海構成的城鄉;2052 平方公里範圍,50%是都市發展地區、50%是農業區、保護區、林牧用地。為兼顧經濟民生與環境永續,新北市針對環境特色與條件,提出相關的計畫與作為,包括因應氣候變遷的三大藍圖與多項行動策略。於大型整體開發案導入零碳設計;三重第二行政中心達到碳中和;淨零示範先行,於八里建構零碳生活模式的示範場域。邱敬斌強調,這三項作為,未來可協助城市整體開發、建築型態或者地區轉型作為參考。
以「林口工一產業專用區」為例,引進城市風廊的概念,讓「風」能夠自然在城市裡流竄,產生降溫的效果,並種植喬木,增加綠化面積。「引風」、「增綠」、「節能」的具體措施, 預計可達成每年吸碳 400 公噸(大於一座大安森林公園)。後續正在進行的整體開發,也將以此概念,同步強調淨零設計,落實全方位的節能減碳。
環境整備 跨域合作 創新做淨零
在多元開發再生能源上,新北市太陽能光電已有九百處場域,仍在擴大中。而新北特有的地熱能源,已於金山硫磺子坪完成第一個示範區。邱敬斌強調,透過都市更新,在環境整備的過程,訂定一些新的作法,「過去用獎勵的方式,將來要視為義務,讓民間部門跟政府部門大家一起努力。」
以「五股夏綠地」為例,過去是「臭」名的垃圾山,在地方民眾與政府合力下,如今煥然一新,不但成為市民們喜歡親近的環境,翻轉五股,更獲得國家永續獎的肯定。位於「五股夏綠地」的資源循環教育基地,透過 AI 資源回收篩選系統、機器手臂協助回收分類,降低人力成本,可服務三重、蘆洲兩區的回收量。
另外,「SDG14 淨海好便利合作創三贏」方案,提供潛水設備予具有潛水證照的民眾,以公私協力、跨域合作的精神共同清除海底廢棄物,亦獲得「2023TSAA 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殊榮,此創新的策略,不但實現共好,也成就環境永續。
邱敬斌強調,淨零不是口號,而是作為。新北市不只要達成淨零排放,還要城市永續。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草案)〉正在議會審議,未來將有更多具體策略,擴大影響,加速減碳淨零,「每一個市民在因應氣候變遷的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子。」期待淨零排放成為全民運動,讓環境永續。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