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小型製造業,也能讓「永續」成為基因!鎰呈行要在5年內拼出50%綠電佔比
雖然並非用電大戶,照理說現階段並無義務採購綠電,但是客戶以國際運動品牌為主的鎰呈行,仍然提早開始綠能轉型,走向更徹底的永續之路。
同時與20多家國際運動品牌合作,其中包括Adidas、Reebok、New Balance、Converse、Puma、K-swiss、Vans、Timberland、The North Face、ON等,做為鞋材布料的供應商,鎰呈行(Yee Chain)的永續之路,很早就開始起步。
雖然自身屬於中小企業,但是鎰呈行進行永續轉型的步調,卻領先不少大企業。從2018年開始,鎰呈行已經展開永續專案,針對生產過程,進行節水、節電。另一方面,許多戶外運動品牌客戶,早已經把環境永續視為品牌基因的一部份,這樣的趨勢,自然也影響了身為供應鏈一份子的鎰呈行。
「我們在2019年,開始訂出更明確的永續轉型目標。」鎰呈行永續長蘇彣忠說,當時公司正式訂出目標,希望在2023~2027年,將再生能源的佔比提升到50%、2025年達成辦公室使用100%再生能源,並在203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一旦確立,具體行動也逐步展開。
首先,為了進行碳盤查,鎰呈行除了聘請外部顧問協助,內部員工也積極參加工研院開設的相關課程。目前,鎰呈行已經具備自行規劃的能力,已經訂出相關執行項目,逐步實施。
鎰呈行的據點,除了位於台中市的總部之外,尚有位於彰化縣的合資工廠,以及位於印尼、越南的工廠。目前的綠能轉型,除了台灣的據點,亦包含越南與印尼工廠正在轉型的燃料原料。
■用電量:台中辦公室每年7萬度、彰化工廠每年500萬度。
■用電型態:工廠24小時持續生產。
■高用電季節:每年2~3月、8~9月。
■與台電訂定之契約容量:5000瓩以下(非用電大戶)
工廠自設太陽能板,自供近一成用電
從2018年開始,鎰呈行在彰化工廠的廠房屋頂,設置了功率達到500kWh,預計可能再增加80 kWp的功率。發電量可以供給自身工廠8~9%的用電。
由於自行發電量有限,鎰呈行同時積極採購綠電憑證。從2019年開始洽談,透過售電商「瓦特先生」購買太陽光電綠證,並在2022年一月正式開始交易。目前,鎰呈行每個月大約採購15000度的綠電憑證。「幸好我們起步較早,否則現在的綠電價格更高!」蘇彣忠說。
由於並非屬於「用電大戶」,目前尚沒有使用再生能源的義務,但是鎰呈行為了更長遠的轉型,仍然先踏下採購綠電的腳步,藉由實際的採購,了解綠電市場的運作方式。
除此之外,鎰呈行也獨資投資三座綠電電廠建置,各自具備大約100 kWh的發電功率。未來,視需要也可以由這些自行參與投資的電廠取得綠電。
綠能轉型之前,內外部溝通先行
進行能源轉型時,蘇彣忠不諱言,在公司內部的溝通至為重要。畢竟綠能並不是公司的本業,因此在進行綠電採購之前,解答公司內部的疑惑,讓決策者了解會增加多少成本,又會對公司產生哪些意義與效益,就是必經的過程。
轉型至再生能源,不可避免的是電費的增加。目前鎰呈行每個月的用電成本,比以往增加了數萬元,尚在可控的範圍內。
同時,鎰呈行也與品牌客戶進行溝通,傳達自己已經開始採用綠電。蘇彣忠表示,有一部份的品牌客戶,在供應商評分表上會要求註明是否使用綠電。雖然,這樣的綠電使用紀錄,可能並不是決定能不能取得訂單的關鍵因素,但是至少是一種永續意識的宣示。
節能和採購綠電同時並進
「我們在節能和採購綠電兩方面,是同時進行的。」蘇彣忠說,除了採購綠電,鎰呈行更是積極執行節電,逐步汰換較為耗電的設備。
對於鎰呈行來說,永續絕對不是僅止於買綠電,還有著更深入的思維轉變。
蘇彣忠表示,在生產材料的選擇上,鎰呈行已經陸續轉換至選擇符合永續循環概念的材料。另一方面,則是轉變生產運作的觀念,引進「減量思維」,盡力做到零廢棄物、零碳排放。在這樣的思維之下,包括生產設備的選擇,以及生產運作方式,都必須隨之調整。無疑的,這將是更漫長,但也是更徹底的永續之路。
■2023~2027年再生能源佔比50%
■2025辦公室100%使用再生能源
■2030年達成碳中和
■2050達成淨零碳排
■自設太陽能發電:9%
■採購綠證:4%
■台電灰電:85%
1. 售電商評估及報價
2. 確認可採購憑證數
3. 簽約程序
4. 政府相關審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