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納智捷會不會也吹熄燈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納智捷會不會也吹熄燈號?

納智捷會不會也吹熄燈號?
嚴凱泰
攝影:翁挺耀
撰文者:尤子彥
商周茶館 2013.06.14

雷諾(Renault)、克萊斯勒(Chrysler)、別克(Buick)、歐寶(Opel)、凱迪拉克(Cadillac)、酷比(Tobe)。過去五年,裕隆集團收掉以上六個汽車品牌在台的銷售業務,但我更關心,納智捷(Luxgen)會不會是下一個收攤的品牌

這並非唱衰和我同為雙子座,但雄心壯志千萬倍於我的裕隆汽車嚴凱泰董事長。

固然,Luxgen是嚴董傾集團之力,誓言「造自己的子彈,打自己的天下」,全力打造的自主品牌,更肩負延續台灣汽車業品牌香火重任,眾人亦樂見其茁壯。但,市場凶險殘酷,從台灣新車市場的掛牌數字看,2012年Luxgen在台銷售實績,在全新車款Luxgen5 Sedan加入陣容後,竟從2011年的1.3萬輛,下滑至約僅8500輛水準;今年前5個月累計亦只掛牌3610輛。

廣告

以Luxgen5 Sedan手排車型發表上市的5月份為例,當月Luxgen全品牌交出480輛的新車銷售數字,甚至不如南韓現代中型房車Hyundai Elantra一款車的484輛,令人替其市場接受度捏了把冷汗。

不要說起步才四年的Luxgen,成敗難卜,就連全球車壇公認的老大哥--戴姆勒(賓士)集團,搞品牌也不見得每把必贏。2002年秋天,由擁有百年造車工藝的戴姆勒集團扶持成立,本欲和勞斯萊斯(Rolls-Royce)打對台的超豪華品牌梅巴赫(Maybach),2012年底品牌重生屆滿十週年,也因銷售始終未見起色,悄悄收攤,駛入賓士博物館成為標本。

品牌之路確實難行。Luxgen正遭遇的自主品牌挑戰,讓我想起了上個月參訪義大利蒙地拿(Modena),紀念超跑品牌法拉利(Ferrari)創辦人的恩佐‧法拉利博物館,在恩佐‧法拉利先生書房內,一張他本人舉起左手弓著大拇指的照片。

一旁的解說資料説明,這張照片攝於1963年,恩佐‧法拉利揮手送客,對方是美國車廠老闆亨利‧福特二世。這場聚會不歡而散,因為,本同意金援法拉利車廠的亨利‧福特二世,認為合併後的新公司應名為「福特‧法拉利」,但恩佐‧法拉利執意不妥協,認為應該是「法拉利‧福特」,雙方沒有交集,遂揮手下逐客令。

廣告

這一年,法拉利先生已65歲,才遭逢獨子迪諾Dino英年早逝打擊(法拉利車廠一系列以Dino命名的車款,即是恩佐‧法拉利寄託對兒子的思念)、美德汽車工業崛起,引以為傲的法拉利車隊賽事成績失色,以及財務告急等多重打擊。即便如此,面對福特汽車的金援,仍打死不讓。

然而,恩佐‧法拉利這歷史性的揮手,卻改變了全球車壇風貌。有此一說,也熱愛賽車的亨利‧福特二世,買不成法拉利之後,回美國便著手打造自己的超跑,而這部車便是同樣以賽馬為標誌,誕生於1964年的福特野馬(Ford Mustang)車系。

至於法拉利車廠的財務難關,則有勞同胞車廠飛雅特集團伸手救援,法拉利本人則讓出51%股權,儘管後來隨恩佐‧法拉利過世(1898~1988),其家族逐漸淡出經營階層,但如今,法拉利不但成為義大利國寶,更被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去年並創下成立66年來的獲利新高。(詳見《商周》1334期P.82

法拉利的品牌傳奇,豈止這張老照片所敘說的故事。在還沒有成立車廠,賣起超級跑車給富豪之前,恩佐‧法拉利是位靠資助商支持,組建法拉利車隊的老闆,但車隊成立第八年即因財務問題,一度被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車廠入主,遭遇比起曾也被董事會掃地出門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好不到哪裡去。

這正是度過人生無數跌宕的恩佐‧法拉利,才會說出這樣足堪況味的一句話︰「不論遭遇順境、逆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戰鬥。唯有如此,才能度過一切難關。」

幾年前,Luxgen發表第一款車的前夕,《商周》獨家採訪嚴董,我們問嚴董,為什麼非得走自主品牌這條路不可?他對我說 :「老尤,若不做自主品牌,裕隆每年分配個八角、一塊的股息股利,到我六、七十歲,應該也不是太大問題,但,你覺得人生應該就只是這樣嗎?」

這幾句話,我當時沒寫在雜誌上,但不知為什麼,卻一直存檔在腦海中,並在恩佐‧法拉利出生的蒙地拿,再度想起。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納智捷 評價 納智捷評價 法拉利 纳智捷 納智捷 luxgen評價
商周茶館
商周茶館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個星期四,熱騰騰的《商業周刊》準時上架。一周出刊一次、一年有52個星期;可是,還是有好多採訪幕後,還有好多現場第一手觀察,還有好多只有記者才看得到的小花絮,在一年一萬多頁的紙本雜誌上,你看不到。《商周茶館》開張,吃完了雜誌主菜,再來茶館喝喝茶;商周記者們把藏在報導背後的許多小故事,和讀者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