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川普擬重拳打紅鏈,全球海運恐掀完美風暴!台灣貨櫃三雄將躲過暴風圈?

- 美國總統川普為振興美國造船業,擬訂行政命令,對持有超過25%中國製船舶的航商,進入美國港口時徵收高額費用。
- 長榮、陽明、萬海等台灣航商,因無論現有、在製陸製船舶占比均未跨過「川普紅線」,未來運價有望上漲,並獲得艙位轉移紅利。
- 同時,李嘉誠將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貝萊德,象徵海運業「碼頭競爭之戰」將加劇。
川普「非紅鏈海運計畫」玩真的,全球貨櫃輪市場掀起超完美風暴。根據外電,美國正擬訂一項行政命令,未來航商持有的大陸製船舶數量占比逾25%,若航經美國港口將被課以高額費用。
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 (2609)及萬海(2615)均未受限,將躲過暴風圈,迎來運價上漲、轉單(艙)紅利。
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以「振興美國造船業」為名排除中國大陸海上供應鏈,發起一場海上貿易運輸供應鏈大戰,根據一份草案摘要顯示,這項行政命令包含18項措施,包括對進入美國的大陸製船舶和起重機調高徵收費用。
依據國際專業機構統計資料,貨櫃三雄包括長榮、萬海、陽明,目前航行北美船舶中都沒有大陸訂造船舶,無論現有、在製陸製船舶占比也均未跨過「川普紅線」,競爭力大幅提升。
全球各大指標航商目前航行北美船舶中,採用大陸製造船舶數量比重超過25%的航商包括中遠、東方海外,兩家公司整體陸製船占比達51%,第二高業者為以星(ZIM)占比32%,三家都超標;接近川普紅線的業者為達飛(CMA)比重為21%。
目前各大航商訂造中船舶為大陸製占比調查報告顯示,陸製比重最大的是全球貨櫃航運龍頭地中海(MSC),向大陸下單船舶比重達94.5%,馬士基(Maersk)在大陸訂製船舶比重為68.9%,赫伯羅德(Hapag-Lloyd)68.4% ,達飛64.4%,海洋網聯船務(ONE)約61.1%,長榮為23%。
國內航運業者指出,川普此意向逐步從「喊話」進化到行政命令。
據了解,針對大陸製船舶課徵費用條件方面,是針對特定航商擁有的總船舶數中,若大陸製船舶比重達到25%或以上,即課以高額費用。
上述多家大型航商的大陸製(或在製)船舶比重都在規範的25%以上,運力將大幅受限,國內貨櫃三雄大陸製船舶比重低,未來將不在限制之列。
業內預期,貨櫃三雄不僅將享受運價上漲帶來的紅利,也同步獲得艙位轉移(轉單)效益。
不僅大陸製船舶受限,根據外電,港商李嘉誠擁有的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貝萊德,象徵海運業「碼頭競爭之戰」悄悄開打。
長榮全球碼頭布局最積極,萬海加碼台灣及美國,陽明美國、台灣都有專門碼頭,競爭力提升。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川普要瞄準中國造船業了 傳備妥行政命令 18項措施連發
台積電投資美國值得? 謝金河列4大優勢:站在世界前面
川普故意藉關稅觸發經濟衰退?華爾街老手:這麼做可一箭三鵰
台積電美國設廠中南部房價會崩?專家曝真正受害者
整理包/2025股東會紀念品一次看!大魯閣1股就送4000元禮包 12檔最後買進日倒數
責任編輯:林思妍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