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美國科技股反彈,機會來了?為何策略師說:逢低進場時刻還沒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美國科技股反彈,機會來了?為何策略師說:逢低進場時刻還沒到

美國科技股反彈,機會來了?為何策略師說:逢低進場時刻還沒到
策略師認為,科技股早該回檔,建議投資人應該靜候更多科技股財報,再決定要不要進場。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苓 編譯
經濟日報 2024/07/29
摘要
  1. 科技巨擘近來漲勢消風,儘管美國科技股26日反彈,科技七雄總市值上周仍蒸發5,400億美元。
  2. Crossmark全球投資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認為,科技股可能有買進機會,但回檔可能還沒結束,建議投資人先少量買進。
  3. 專家分析,未來資金將由熱門的科技股,轉向小型股等先前表現欠佳的領域。

科技巨擘近來漲勢消風,股價陷入激烈震盪,是否該逢低布局?策略師認為,科技股早就該回檔,建議投資人應該靜候更多科技股財報,再決定要不要大舉進場。

特斯拉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上周公布的上季財報令人失望,引爆科技股的猛烈賣壓。但上周五(26日)出爐的6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顯示,通膨持續趨緩,鞏固聯準會(Fed)將在9月降息的預期,激勵那斯達克指數當日大漲1.03%。

Crossmark全球投資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費南德茲認為,科技股可能有買進機會,但回檔可能還沒結束,建議投資人先少量買進,「在我會想先看到更多財報,再決定是否全力投入,因為或許會有一些令人失望的消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PL金融公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羅奇也說,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率看來升高,投資人有興趣承擔更多風險,但政治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的逆風,可能會對股市潑冷水,投資人應在此時展現洞察力。

儘管科技股在26日反彈,道瓊市場數據公司(Dow Jones Market Data)的資料顯示,科技七雄總市值上周仍蒸發5,400億美元。這七家科技巨擘的市值,也遭逢了歷來最大的三周減幅,7月8日來共暴減1.5兆美元。

費南德茲表示,最近幾個月來,股市大跌的時機已成熟,投資人不該對拉回感到訝異,反而應以善用機會的角度看待。

另外,類股大輪動的趨勢延續,資金繼續由熱門的科技股,轉向小型股等先前表現欠佳的領域。小型股指標羅素2000指數上周攀升3.5%,標普500指數則下跌0.8%。根據道瓊市場數據,小型股指數過去三周飆升11.5%,為2022年8月以來最佳的三周漲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verscore ISI策略師伊曼紐爾表示,即便小型股漲勢可能需要暫歇,但應能繼續上攻。小型股的銷售預計今年將逐季走升,2025年股價有望平均上漲5%。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美股七雄遭賣壓 美股牛市開始擴散至其他領域
蘋果周四發布財報 中國大陸銷售及AI計畫備受關注
OpenAI 今年恐虧50億美元?外媒這麼分析
美大選逼近!陸晶片代工備案轉單三星 台積訂單恐遭分食
輝達 GPU 減產顯卡漲聲響 技嘉、微星等大啖商機

責任編輯:林思妍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展開箭頭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