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德國之聲》中國半導體雪上加霜,荷蘭也要禁ASML產品出口中國?
-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將對荷蘭施壓,要求ASML限制對中國的部分設備提供服務。未來中國客戶維護產品的申請,可能會延遲或被否決。
- 儘管北約秘書長人選、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不願直接下達「一刀切」限令,但未來想要阻止ASML轉移到海外的計畫,也會更加複雜。
- 這不但對中國建立本土晶片產業的野心是個打擊,也因烏俄戰爭持續,讓荷蘭面臨商業與外交的棘手難題。
美國要求晶片製造巨擘艾司摩爾(ASML)停止為中國客戶提供部分售後服務,對荷蘭政府來說,是外交和商業的棘手難題。不過,有跡象顯示,荷蘭會繼續在出口限制上與華盛頓保持一致。
路透社(Reuters)本週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將對荷蘭施壓,要求其晶片巨擘ASML限制對中國的部分設備提供服務。
分析認為,儘管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不願作出一刀切的限令,但其公開表態以及荷蘭的國家安全利益意味著,未來中國客戶艾司摩爾產品的維護申請可能批准得很慢,或者被否決。
而這對中國建立本土晶片產業的野心則是一個打擊,因為艾司摩爾產品幾乎無法取代,而如果不加以維護,時間一長會出現故障。
同時,對呂特政府而言,想要阻止艾司摩爾這家荷蘭最大的公司轉移到海外的計劃,也變得更加複雜。
中國對俄羅斯支持令荷蘭擔憂
目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荷蘭的國家安全,特別是荷蘭在俄烏戰爭中對烏克蘭的支持。
呂特是被期望成為北約(NATO)下任秘書長的人選。上週,呂特訪問北京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他此後表示,考慮到荷蘭正在為烏克蘭提供F-16戰機,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是個嚴重的問題。「至關重要的是,中國要理解,俄羅斯(在烏克蘭)一旦獲勝,將會對荷蘭以及歐洲構成刻不容緩的威脅,」呂特說。
中國媒體報導說,習近平向呂特表示,人為製造科技壁壘、割裂產業鏈供應鏈,只會導致分裂和對立。
儘管北京表示在烏克蘭衝突中保持中立,但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欽有著戰略聯盟關係。
而荷蘭則認為,俄羅斯應為2014年馬航MH17在烏克蘭東部被擊落負責。當時,機上198名荷蘭籍人員死亡。此外,荷蘭也是海牙國際刑事法庭所在地,該法庭以戰爭罪指控對普丁下達逮捕令。
呂特呼籲中國採取更多行動避免俄羅斯獲得軍民兩用物資——例如艾司摩爾的設備以及用這些設備生產的晶片。
荷蘭外交部:個案審查
監管出口的荷蘭外交部週四表示,面向中國的出口許可證頒發與對其它國家一樣,都將經過個案審查,評估可能用於軍用的風險。
但鑑於習近平軍民融合的政策,荷蘭官員很難在遙遠的歐洲做出決定。
對艾司摩爾而言,損失則是逐漸且有限的。產品維護佔其收入的約二成,中國則是該公司僅次於台灣、韓國的第三大市場。
過去三年,艾司摩爾向中國售出了100億歐元的設備,有很多並不受出口限制。部分產品賣給在中國的外企,例如SK海力士以及台積電。
個別在審核中被拒絕的中國晶片製造商或廠商則可能遭受沉重打擊,因艾司摩爾設備對於晶片製造十分關鍵且難以取代。
不過,專家表示,迄今為止,中國晶片製造商對於美國發起的製裁展現出驚人的韌性,未來將繼續尋找途徑繞過限制。
一位美國的中國問題及半導體問題專家特廖洛(Paul Triolo)表示:「切斷售後服務會不可避免的損害設備性能。製造商必須想方設法盡量延長這些設備的使用期。」但他也指出,長期而言,則需要尋找其它的變通方法。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分析:荷蘭或將依美國要求限制ASML對華售後服務
責任編輯:陳柏燕
德國之聲(DW)是德國國際廣播電視臺,提供世界焦點事件的最新報導及深度分析。DW全球有1億名聽眾和觀眾,藉由DW超過30多種語言的新聞、專題節目、以及包含商業,科技,政治,藝術,文化和體育主題的紀錄片,更近一步了解影響全球的事件。目前DW提供24小時英文內容 ,受亞洲觀眾/聽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