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GPT-4 Turbo來了!OpenAI開發者大會亮點:客製化聊天機器人、GPT Store還能讓你賺外快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GPT-4 Turbo來了!OpenAI開發者大會亮點:客製化聊天機器人、GPT Store還能讓你賺外快

GPT-4 Turbo來了!OpenAI開發者大會亮點:客製化聊天機器人、GPT Store還能讓你賺外快
OpenAI舉行開發者大會,推出GPTs、GPT Store、GPT-4 Turbo版本。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王貞懿 編譯
商周頭條 2023/11/07
摘要
  1. OpenAI在11月6日舉行首屆開發者大會,共有三大重點,第一,允許用會自行定義專屬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此服務稱為GPTs,旨在讓更多非技術人員,從民宿老闆到早餐店經營者都能輕鬆的使用AI。
  2. 第二,OpenAI計劃推出GPT Store,跨足平台經濟,希望打造像是Apple Store或Google Play的應用程式商店,你可以輕鬆地購買別人創建的GPT服務,或是刊登自己的GPT機器人來賺錢。
  3. 第三,OpenAI公布更強大、更快的GPT-4 Turbo版本,不僅能回答截至2023年4月以前的問題,回答的篇幅更可達到300頁,同時,成本只有GPT-4的3分之1

繼iPhone的Apple Store、Android的Google Play之後,AI專屬的新一代App平台「GPT Store」就要登場了!

「這是(AI)走進人們生活的方式,」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說。

2023年11月6日,OpenAI的第一屆開發者大會,在美國舊金山開幕,重磅宣布新服務GPTs,是個人和小型企業都能建立的客製化ChatGPT;未來在網路上,人們甚至可以共享自己的聊天服務機器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OpenAI開設的「GPT Store」未來上路,就可以在平台上購買別人開發的GPT工具,替自己省下工作時間;或是發表你定義的GPT應用來賺錢,就像在Apple Store或Google Play商店那樣簡單。

《華盛頓郵報》評論,這代表OpenAI不甘做微軟背後的AI大腦,也不願只是其他科技公司的技術提供者。它要擴大消費者業務,與大型科技公司一較高下。

同時,OpenAI佈局平台經濟,收入源也能更加多元。不過,這也意味著,它要向一些他的客戶競爭。

「如果你給人們更好的工具,他們就可以改變世界。我們相信AI可以成為個人賦能的工具,」奧特曼形容,就像是讓人擁有隨時可用的超能力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經驗豐富的軟體開發人員,早已在使用ChatGPT的底層技術GPT-4,來建立自己的應用程式。但新的GPTs服務,是希望讓民宿老闆到早餐店阿姨,這群根本不用會寫程式的人,都能輕易上手,有機會設置自己專屬的聊天機器人。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OpenAI消費者和企業產品副總裁鄧彼特(Peter Deng)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你可以想像有人構建了一個GPT,專門教授某人一門新語言,或提供室內設計建議。」

尤其,OpenAI會負擔審查工作,禁止任何違反其服務宗旨的狀況。因為他也承認,由於ChatGPT技術是從網路上收集資料做訓練,有時候會產生「幻覺」或編造一些事物。因此審查才能避免用戶自行定義的GPT聊天機器人,產生攻擊性、不真實或仇恨等內容。

去年的11月發表的ChatGPT,掀起全球AI熱潮,現在平均每周約有1億人在使用它,且超過九成的財星(Fortune)500強企業正在OpenAI平台上構建AI工具。

「我們和你們所有人一樣,對GPT 對世界的了解僅停止在2021年感到憤怒,甚至過之而無不及。」奧特曼說,「我們將盡力不再讓它過時。」

在開發者大會上,OpenAI也推出了GPT-4 Turbo的新版本,它更強大、更快,支援的回應處理長度,已經可以寫一本超過300頁的小說,對世界的了解也已更新到2023年4月。

而上一版本的GPT-4,回應僅限約50頁,更無法回答任何2022年後發生的事,收費的價格還是Turbo的3倍。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最大投資方微軟的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出席了這場會議,他凸顯了微軟和OpenAI的夥伴關係,並宣稱自家旗下的雲端平台Azure,是企業的最佳選擇。

「OpenAI真正在經營銷售的是智慧(intelligence)」奧特曼告訴財經媒體CNBC,「而智慧與智慧代理程式(intelligence agent),是真正會隨時間發展的未來趨勢。」

資料來源: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彭博、CNBC、CNBC(2)

核稿編輯:吳和懋

責任編輯:劉怡廷

ChatGPT 奧特曼 AI GPT Store OpenAI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