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投資理財
台積電第3季獲利不妙,外資還繼續加碼:神山就是AI終極贏家
1.台積電即將法說,大和、野村等外資分別基於「台積電是AI的終極贏家」及率先預期「AI晶片未來6至12個月可能出現短缺」,維持買進並調升目標價。
2.分析師指出,從基本面觀察,第3季雖在應用領域需求減緩下面臨獲利下滑,基於AI將擴大市場、與三星技術差距開始擴大等利多發酵,對台積抱持樂觀預期。
台積電即將法說,大和、野村等日系外資分別基於「台積電是AI的終極贏家」及率先預期「AI晶片未來6至12個月可能出現短缺」,除同步維持「買進」評等外,並均調升目標價,其中野村上看740元,與瑞銀同居內外資最高價。
野村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鄭明宗指出,從基本面角度觀察,除AI半導體外,由於第3季整體半導體產業在各應用領域需求持續減緩的衝擊下(AI與車用例外,持續強勁),恐將將面臨獲利下滑壓力。
因此預期台積電將進一步下調2023年銷售額,將年減8%至10%,鄭明宗也據此下修台積電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約6%,然而,市場並不會因此而看空台積電,因為這將更接近半導體盈餘修正周期的底部。
鄭明宗最新的觀點是,由於到今年底,無晶圓廠庫存去化應將結束,而AI將擴大資料中心半導體市場,加上台積電與三星間在N5製程後,技術差距開始擴大,使得台積電長期銷售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15%至20%。
此外,憑藉著先進的製程技術,台積電幾乎生產所有AI類型的晶片。儘管目前AI晶片對整體半導體的銷售貢獻仍小,今年占台積電營收約5%,不過由於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的產能限制,使得未來6至12個月AI晶片將出現短缺的狀況。
基於相關利多的持續發酵,鄭明宗將台積電適用的本益比由17倍上調至19倍,除給予「買進」評等外,目標價由660元調升至740元,與瑞銀證券同居內外資最高價,升幅為12.12%。
大和資本亞洲區研究部主管徐禕成則指出,由於嵌入式AI的增長速度快於預期,推動了HPC(高速運算)的銷售成長,而台積電在先進技術中占據主導地位,能夠搶占雲端與邊緣運算的HPC處理器商機。
基於正向的發展趨勢,徐禕成上調2024至2025年台積電EPS約5%至13%,毛利率將達54%,優於原先的52%至53%;而2023至2025年台積電來自HPC的收入,CAGR將達22%,到2025年占營收比重將高達25%。
儘管徐禕成對於台積電第3季的獲利表現較為保守,但由於長線產業正向發展循環的帶動,使得徐禕成給予台積電「買進」評等,目標價由615升至688元、升幅11.87%,並建議投資人可趁任何拉回時加碼布局。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劉怡廷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