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讓鴻海虧173億!郭董親自主導收購的夏普怎麼了?
1.大型液晶面板企業夏普公布2022財年合併財報,時隔6年再次轉為虧損。原因是子公司SDP經表現低迷,虧損1884億日圓。
2.由於夏普虧損,鴻海在2023年1~3月共有新台幣173億元的營業外損失。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已行文夏普提出因應方案,如有必要,將要求調整管理團隊。
3.由於面板市場寒冬、鴻海重心放在發展電動車等因素,SDP將很難獲得來自鴻海的支援。亦有市場聲音認為,鴻海想捨棄SDP。
鴻海於5月11日舉辦2023年第一季線上法說會。法人原先預期,鴻海Q1的營運成績將創下歷年同期最佳成績,不料,子公司夏普公布的2022財年的財報,提列減損金額2197億日圓、折合約新台幣503億元。
由於鴻海是夏普的最大股東,根據34%持股的比例,需認列新台幣173億元虧損,導致Q1的營業外損失達201.12億元。
基於維護股東權益,鴻海已經以大股東身分正式行文夏普,要求夏普提出重大虧損說明及因應改善方案。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如果有必要,鴻海會要求調整管理團隊,來改善夏普的營運狀況。」
但事實上,夏普擁有獨立運作的董事會與經營團隊,受日本上市法令及投資人的監督。鴻海對夏普沒有實質的管控。
大型液晶面板企業夏普(SHARP)公布2022財年合併財報,時隔6年再次轉為虧損,這是該公司被台灣鴻海購併後首次營業虧損,母公司鴻海向夏普經營團隊表達不滿。過去,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稱讚夏普是全球的強大品牌,向其拋出橄欖枝,納入鴻海集團旗下。兩家公司本應緊密合作,如今似乎出現了隔閡。
5月11日,鴻海財務長(CFO)黃德才在線上法說會上向夏普祭出嚴厲的言辭,表示會在必要情況下要求夏普更換管理層。由於夏普虧損,鴻海在2023年1~3月共有新台幣173億元的營業外損失。
2月鴻海邀請出身於日產汽車的(尼得科)NIDEC前社長關潤,擔任純電動車業務的最高戰略負責人。鴻海把純電動車領域當作長期成長的業務支柱,與之對比,夏普的存在感不斷在減弱中。
一位夏普前高層自嘲的説道,「白色家電、電視、智慧手機⋯⋯我們的產品沒有一種和純電動車沾上邊。」
把夏普稱為「老師」,並主導收購案的郭台銘,其影響力也在減弱。2019年他表態爭取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2023年又再次表態。夏普內部逐漸浮現這樣的聲音:「郭台銘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選舉。」很多人認為郭台銘對夏普的關注正在下降。
導致夏普2022財年虧損2608億日圓的主要原因,在於旗下的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DP)。
在重新評估面板生產設備的收益能力後,SDP虧損1884億日圓,幾乎相當於該公司的固定資產總額。
夏普在2009年對SDP投資約4300億日圓,但SDP持續虧損,也導致夏普在2012~2016年經營低迷。2016年,在鴻海購併夏普的過程中,為了救濟夏普,郭台銘的投資公司掌握SDP的大半股票。到了2019年,郭台銘的投資公司將持有股份出售給海外基金。2022年6月,夏普再次將SDP納為子公司。
在夏普決定將SDP納為子公司後,面板市場的景氣迅速惡化。據美國調查公司DSCC估算,SDP在2022年8~10月的開工率下跌到僅1成。DSCC亞洲代表田村喜男指出:「與中國企業相比,工廠本身也缺乏競爭力,創下該產業最低的開工率」。
據相關人士透露,夏普將SDP納為子公司是根據鴻海的意向而決定的。從鴻海出身、當時擔任夏普首席執行官(CEO)的戴正吳解釋,「當家業恢復時,做父親的會不顧周遭反對,把孩子接回來。」不過,許多市場相關人士認為鴻海想捨棄前景不明的SDP。
在2022年6月的夏普股東大會上,股東紛紛批評:「這不是對股東的背叛嗎?」如今夏普2022財年的財報創下歷史第三高的虧損,在2023年6月股東大會上,必然會被窮追猛打。
5月11日的線上法說會中,夏普社長兼CEO吳柏勳強調,「夏普將SDP納為子公司是戴正吳等前高層,在聽取外部意見後下決定的,決策過程沒有問題。」不過,熟悉公司法的日本近畿大學準教授千手崇史指出,「如果發現在收購的決策過程有明顯不合理的地方,有可能變成由股東代表提出訴訟。」
液晶面板跟半導體一樣前景變化快速。如果市場需求恢復,中國及韓國的競爭對手很可能為確保銷量優勢,重啟投資設備或擴大產線等動作。夏普難以指望鴻海的支援,需要憑藉自己的力量贏得競爭。
如果決策失誤,不僅2023財年難以轉虧為盈,還有可能重現早年經營判斷錯誤的噩夢。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閱讀:
夏普液晶子公司SDP 2022財年虧損360億日元
夏普收購面板工廠令人費解,鴻海要淡出?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日經中文網是日本最大財經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洞悉東亞經濟動態,聚集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