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疫情助攻物流業,順豐卻慘虧近十億人民幣!發生什麼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 看直播!【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疫情助攻物流業,順豐卻慘虧近十億人民幣!發生什麼事?

疫情助攻物流業,順豐卻慘虧近十億人民幣!發生什麼事?
順豐2021年第一季財報,虧損9.89億人民幣,對比去年同期盈利9.07億人民幣,相差20億人民幣。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任婭斐
獨立觀點 2021.04.27
摘要

1.順豐日前公佈2021年第一季財報,淨虧損9.89億人民幣,對比去年同期盈利9.07億人民幣,相差20億人民幣。這是順豐上市以來,交出的首份營收負成長業績報告。

2.過去3年來,順豐為了打造一站式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不斷透過投資和併購的手段,大筆砸錢做新業務。

3.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曾表示,短期利潤承壓若能換來長期競爭力,願意調低未來1-2年利潤率預期。

4.然而,過去幾年大筆投資的項目,目前並未帶來可觀的成長,未來幾年能否帶來確定性成長,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2021年的順豐,一點兒也不順風。

日前,順豐公佈了2021年第一季財報,實現營收人民幣426.2億元,同比增長27.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人民幣9.8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盈利9.07億元,相差20億人民幣。早在4月8日順豐公佈一季度業績預測時,市場反應就很激烈,順豐股價9日直線跌停,截至22日,順豐收盤價人民幣63.18元,股價在63元徘徊了近一周。從人民幣124.06元的歷史最高價至今,2個月的時間,順豐市值蒸發超2700億人民幣。

順豐的錢究竟虧在哪了?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春節期間補貼員工花了10億人民幣、運力保障成本、資源上的重疊投放成本、新業務的拓展和前置投入等等。

廣告

面對投資者的提問,王衛主動道歉,稱虧損主要在於管理疏忽。分析來看,疫情突然導致運力保障成本和員工補貼均提升,這屬於突然且短期造成的影響,但後兩個則是順豐一直堅持投資未來的策略,造成的長期影響。順豐控股董事長、總經理王衛曾說,「順豐對標的不僅是人民幣4000億傳統快遞配送市場,而是12兆大物流市場」、 「未來快遞業真正要面對的競爭,不是來自同行,而是像Google一樣的高科技公司」。

所以,向來堅持長期主義的王衛,近3年來,在進行新業務拓展的支出上,一直大手大腳。《盒飯財經》在梳理順豐及其關聯公司的投資、併購動向時發現,僅順豐控股名下的投資項目就達38個,2014年起投資速度加快,2019年和2020年慢下來,尤其是在2018年達到高峰,投資數量達到12個。

順豐這樣大手大腳的買買買,真的對嗎?從現在看來,順豐似乎陷入了一種長期主義陷阱,投資過大,回報週期過長,新業務似乎並沒有給順豐帶來可觀增長。

一、順豐的錢虧哪了?

「一季度沒有經營好,我自己責無旁貸,在管理上是有疏忽的。」4月9日,在回應投資者對順豐業績虧損的質疑時,王衛道歉。

廣告

這也是順豐上市以來,交出的首份營收負增長的業績報告。而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2020年年報中,順豐剛剛交出亮眼的成績。2020年,順豐實現營收154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7.3%,遠高於產業17.3%的增長率,歸母淨利潤高達73.3億人民幣。

針對一季度的業績虧損,順豐表示有5大原因,分別是:

1.繼續加大新業務的前置投入
2.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增加臨時資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成本承壓,並且加大了資本性開支投入
3.公司重新整合速運網路、快遞網路、倉儲網路等資源,存在一定資源重疊投放
4.春節期間在崗人員補貼創歷史新高,達到10億人民幣
5.時效件中散單業務增長低於預期,電商件毛利承壓

這5條原因,除了員工補貼一次性支出10億人民幣,和因行業競爭導致順豐毛利率下滑這兩條,其餘,都是順豐的成本問題所導致的,這些支出主要都花費在了順豐新業務上。

順豐2020年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內,順豐一共投資了141.55億人民幣,佔收入比重約9.2%,比去年多了近12億人民幣,包括土地、倉庫、配送中心、飛機、車輛、資訊技術設備等,其中配送中心和飛機投資金額較大,佔了近60億人民幣。此外,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達到42.73億人民幣,同比提升16%。

以王衛最愛買的飛機來看,2009年時,順豐航空僅有2架飛機。2012年,順豐航空的機隊擴展至10架。2016年,規模已經擴展至30架。2017年和2018年,順豐航空又分別採購了10架飛機。截至今年2月份,順豐航空已經買了63架飛機,是中國機隊規模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此外,順豐還加大了對鄂州機場的建設投入,今年一季度新增了三架自營貨機,到年末機隊規模可能會達到70架,預計明年鄂州機場才能投入營運。

簡單來看,順豐虧損的原因是,投入增加導致成本承壓;業務量的爆發增長,同時帶來了產能瓶頸;對新業務方面的投入,還沒有實現盈利,此外,重資產的擴張計劃,還伴隨一定的債務風險。

而這些成本的增加,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牽制著順豐。王衛稱,順豐第二季肯定不會再虧,但全年利潤還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因為未來還要繼續戰鬥,未來3年還有很多目標要實現。

(來源:Dreamstime)

二、買買買

如果虧損原因是短期投入,導致成本增加,王衛不會強調公司全年利潤無法回到去年同期水平。過去這3年,順豐都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

此前,王衛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我們的未來,是會走到很多行業裡面去,做深很多行業,而不是『最後一哩』的倉庫配送,這樣的話,永遠做不深一個行業。用科技的手段把這個行業進行提升,這是順豐未來要走的方向。」

順豐要做的就是提供B2B2C一體化全流程供應鏈物流服務。今年2月,順豐控股公告稱,將收購嘉里物流51.8%股份,總對價為175.6億港元,這是2021年的最新一筆投資。

實際上,不管是這次與嘉里物流合作,還是之前跨界探索電商平台,順豐的底層邏輯都沒有變,就是要打造一站式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王衛曾公開表示:「國際四大快遞巨頭今天的組織架構和商業模式,就可以作為順豐未來中長期發展的參考,中國國內目前那種分散招商,大宗物流給一個供應商,快遞給一個供應商,倉儲、電商配送等又給一個供應商的操作模式,在不久的將來就可能會有所調整,因此,現在就必須投入資源去做好。」

為此,順豐近年來不斷透過投資和併購的手段,大筆買入。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份,僅順豐控股名下的投資項目就有38個。從時間上來看,2013年之前,順豐沒有發生一筆投資,2014年投資數量是3筆,2015年投資數量是7,2016年數量為5個,2017年投資數量下降為2個,2018年達到頂峰,投資數量12個,佔了投資數量的近1/3,此後投資速度又開始減慢,2019年有7筆,2020年僅有4筆投資。

例如,2017年5月,UPS宣布與順豐控股在香港設立合資公司;2018年3月,順豐控股17億人民幣收購廣東新邦物流,加碼重貨快運業務;2018年3月,順豐控股發佈公告,湖北國際物流機場得到批覆,中央預算、民航發展基金、湖北省財政基金等共投資來源超過80億人民幣;2018年4月,1億美元領投美國知名科技貸代Flexport融資,加碼國際業務;2018年8月,牽手夏暉、招商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加碼冷鏈、海運和鐵路業務;2018年10月擲55億併購DHL加碼供應鏈業務;2019年順豐速運投資易友通A+輪融資等等。

而以上這些,只是順豐在近3年以來投資戰略佈局中的一些重要關鍵部署,也是大家常提起且熟悉的。實際上,在順豐近3年來的財報中,僅在長期股權投資一項就含有不少其他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的投資部署。

尤其是在2018年,中運達機場機場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北京物聯順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順和同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凱樂士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數程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華瀚航空客貨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大凱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等合營或聯營企業都得到了大額新增投資。

順豐財報顯示,2018年,順豐所有合營企業新增投資為121.59億人民幣,聯營企業新增投資為4.02億人民幣;2019年順豐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新增投資分別為1.05億人民幣、1.79億人民幣;2020年這一數字則分別為11.34億和3.78億人民幣。近3年,順豐在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上的投資額累計超過144億人民幣。

從行業分佈看,順豐控股的投資基本圍繞著主業,其中,物流倉儲行業的投資數量最高,達到15個;其次是企業服務,數量11起;電子商務行業數量為6,位居第三。其他分別是服務於主業的物聯網、人工智慧,投資數量分別為4個和2個。而這38筆投資中,也僅僅是企查查收錄中公開可見的,順豐控股名下的投資項目。

2017年年底,美團王興曾發表了一次內部演講,分享了他對供應鍊和2B業務的看法:「最近一段時間裡,我的判斷是下一波中國互聯網如果想回暖的話,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是由供應鍊和2B行業的創新來驅動的,所以這是供給側。」王衛曾公開表示,相比於業務量佔比,順豐更注重收入的品質,更注重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順豐對標的不僅是4000億人民幣傳統快遞配送市場,而是12兆大物流市場」。

但在大筆砸錢做新業務之後,這些投資的項目到底為順豐帶來了什麼?從目前來看,有些仍在整合中,效果很難量化,而時間成本更是一大隱憂,這些業務究竟何時能夠為順豐創造價值,更增加了不確定性。

三、順豐的兩難

從長期主義戰略來看,企業偶爾存在短期虧損,可以理解,只要能滿足戰略上的要求,總有一天會有回報。但在公司擴張過程中,並非所有虧損都能歸結於戰略虧損,一昧燒錢並非能燒出未來。

那麼,什麼樣的虧損才算是企業的戰略性虧損呢?以順豐為例,在創新業務上的虧損,就是戰略性虧損。順豐的業務包括:時效快遞、經濟快遞、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國際、供應鍊和其他。其中時效快遞和經濟快遞,屬於順豐的傳統業務,時效快遞主要是以中高端商務件為主,經濟快遞,主要以中低端電商件為主。而順豐快運、冷運及醫藥、供應鍊等屬於順豐的新業務。

從2020年,順豐各業務營收佔比情況來看,時效、經濟、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國際、供應鏈,比例分別為43%、28.6%、12%、4.2%、2%、3.9%、4.6%、1.46%。與2019年相比,營收佔比明顯出現了時效下滑、經濟和快運上升的情況。其中,時效快遞下滑超過7%,經濟快遞增長了近5%。綜合來看,2020年順豐新業務營收佔比為28.24%,相較2019年有所提升,但增長還不到3%,也就是說,它現在仍賴以生存的,還是傳統業務。

順豐控股董事、副總經理陳飛也表示,儘管2020年單價相對較低的經濟件佔比已經超過時效件,但從新業務的整體營收來看,對公司營收貢獻十分有限。

此外,順豐的核心競爭力是時效快遞,這也一直是它的現金奶牛。但時效快遞這項主營業務,近年來也出現了增長天花板。2017年至2020年,順豐時效快遞營收增速分別為1.4%、14.30%、5.93%和17.41%,波動很明顯。2020年主要因疫情影響,增速較大。

王衛曾表示,公司不會一昧燒錢來做新業務,但短期利潤承壓若能換來長期競爭力,有機會將順豐打造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選擇,願意調低未來1-2年利潤率預期。

但問題是,順豐陷入了一種長期主義陷阱,過去3年來大筆投資的項目,現在並未給順豐帶來可觀的增長,未來幾年能否帶來確定性增長,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而眼下,順豐還要解決的難題是,不僅要保證傳統時效快遞保持穩定增長,在經濟件、快運、冷運、國際、同城、供應鏈領域,也都需要取得突破。

「我不太相信偶然,為什麼會有偶然?因為無知才會相信偶然,突然中了大獎,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覺得是偶然。當所有的因素都集中到一起後,你再去比對,你會知道這是必然。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順豐這個不錯的平台,把未來很多不確定的、看似偶然的東西變成必然。」

現在來看,王衛口中的偶然,對順豐來說,變成必然,仍需要時間。

*本文獲「盒飯財經」授權轉載,原文:順豐陷入長期主義陷阱

責任編輯:李頤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王衛 財報 原因 順豐 虧損 快遞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