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大企業隕落、小新創暴起!2020年崛起「商業新星」有哪些?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大企業隕落、小新創暴起!2020年崛起「商業新星」有哪些?

大企業隕落、小新創暴起!2020年崛起「商業新星」有哪些?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Amelie
獨立觀點 2021.01.01
摘要

1.2020年,疫情愈發嚴峻,許多產業被顛覆。但根據Renaissance Capital數據,今年卻是美國自1999年以來集資金額最高的一年。

2.除了趕在今年成為科技新股的明星獨角獸(如Doordash、Airbnb、Wish),在疫情下加速成長、逆風翻盤的新星也不勝枚舉,Roblox、Nextdoor、Zoom、Stripe、Robinhood、亞馬遜藥房⋯⋯都在其中。

經濟寒冬時節,對於創業者而言,需要更超凡的勇氣。雖然創業的形態各異,有些人起初只是摸著石頭過河,有些人則索性隨大流,跟著時代的各種風口踩著流行趨勢走。但有一點是,創業者的字典裡並沒有容易二​​字,只有找對方向,順應時代的創業才能事半功倍。

今天,我們來盤點下這一年那些崛起的新星們。

明星獨角獸們,搶道年末最強科技新股

儘管北美疫情愈發嚴峻,眾多行業被顛覆,但在科技圈裡還是熱鬧非凡。根據Renaissance Capital數據,今年一系列火熱的IPO案,使得2020年成為美國自1999年以來集資金額最高的一年。

廣告

1.外送大戰強者突圍,生而逢時的Doordash

12月10日,Doordash(DASH.US)登錄紐交所,開盤報182美元,較102美元發行價暴漲逾78%,最終收漲85.79%,報189.51美元。

DoorDash上市讓早期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今年6月,DoorDash在一級市場的估值為160億美元,上市首日市值更是直接飆升至約600億美元。

這家2013年成立的DoorDash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由史丹佛大學3個華裔學生Andy Fang、Stanley Tang、Tony Xu於2013年創立。定位是作為快送服務提供商,主要為用戶提供外帶預定、快送到家的服務。成立7年以來,DoorDash累計完成超過20億美元融資,種子期由Y Combinator支持,軟銀和紅杉等知名投資機構都是其股東。當前的疫情直接刺激了DoorDash成長,2020年第2季度是其成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隨著疫苗的問世及後續推廣,DoorDash未來的營收和利潤可能不會再如疫情期間這般高速成長,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DoorDash上市,歐美線上外送格局還將繼續洗牌。

廣告

2.共享經濟鼻祖Airbnb,自救的上市之路

熬過今年短租寒冬的Airbnb,終於在12月10日,於納斯達克(ABNB.US)成功上市了。股價開盤直接飆升到每股146美金,比IPO發行價68美金翻倍還多,公司市值超過千億美金。

從成立至今掛牌上市,Airbnb走了12年。而在半年前,在被迫因疫情重大而大量裁員時,Airbnb的股價估測僅為每股30美金,公司甚至不得不借貸10億美金維持生計。

去年在Uber、Lyft、Pinterest和Zoom那一波獨角獸上市後,Airbnb首次對外表示已有上市計劃。不過,由於各種原因,Airbnb最終延後了上市計劃。今年旅遊業在疫情中受到重挫,Airbnb的業務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打擊,不得不再次延後上市計劃。

但相對比Uber、Lyft等共享經濟獨角獸上市一年後仍然無法盈利,Airbnb在疫情前有著不錯的收入,甚至是偶爾盈利的記錄。今年因疫情影響,前兩個季度大幅度虧損,但第三季度經過縮減開支和裁員,公司再次實現季度盈利,盈利額一度超過2億美金。逆境中的逆襲自救,讓Airbnb的上市之路順暢了很多。

但目前看來,在疫情不徹底結束的情況下,Airbnb還是處境艱難,它能否在資本市場被長期看好,還得看它未來自身的經營能力,上市不過是一個重新開始,新的征途才剛剛開始。

3.專攻低價商品,跨境電商獨角獸Wish上市

12月16日,電商Wish也上市了。首日開盤定價24美元一股,市值164億美元,比2019年8月H輪融資時的估值上漲約50%。

Wish總部位於加州舊金山,10年前成立,主要賣低價小商品,10美金以下產品訂單數佔比很高。平台上90%都是中國賣家,發貨地在中國,收貨地在全世界。迄今為止,Wish一共融資16億美元,投資者包括General Atlantic、Founders Fund和GGV Capital等。

疫情之下,用戶的消費習慣都已改變,移動購物成長明顯,Wish也從中受益。作為在疫情期間獲益的電子商務平台之一,在2020年的前9個月,Wish收入超過了17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成長32%。不過,Wish還是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去年同期虧損金額為500萬美元,今年虧損達到1.76億美元。

疫情的發生更是讓許多人失業,全美20%的中等收入人群表示他們面臨著交不起房租等問題,Wish正是看準了此一市場,想要擄獲那些交不起亞馬遜一年119美元年費的消費者。可以預見的是,這股巨大的消費潛力將成為美國電商的成長引擎。

疫情助力,那些加速成長逆風翻盤的新星們

疫情在給不少行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讓一些產業看到了新的機遇。大數據、軟體平台、遠距醫療、教育技術和金融科技就是得益於疫情而加速發展的領域。

1.線上遊戲軟體廠商Roblox,疫情中的業務成長

對於遊戲軟體商Roblox來說,疫情是東風,因為在疫情期間大受青少年歡迎,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激增91%至2.422億美元,整體業務有了爆發式成長。

Roblox總部位於加州,成立至今已有15個年頭,今天11月已申請通過在紐交所進行的IPO,籌集10億美元,有望在2021年年初上市。招股書中,Roblox介紹自己的表述是:平台由Roblox客戶端、Roblox Studio、Roblox雲3個元素組成。

與其他遊戲公司相比,Roblox與遊戲盒子或應用商店更為相像,為了方便開發人員,Roblox Studio提供了一套適用於新手到專業人員的工具,這也幫助了許多青少年開發者加入這個平台。

今年疫情推動了Roblox各項數據快速成長,另一個主要推動的變化,是遊戲到虛擬社交的變化。疫情爆發後,用戶的社交行為發生轉變,社交屬性本就很強的Roblox加入了查看附近玩家、線上會議、Party Place、虛擬音樂會等玩法,進一步促進了遊戲內虛擬社交活動的發展。

2.Nextdoor:分類訊息+社區社交

一個做鄰里社交App的企業做到了上市的規模,還是挺不可思議。Nextdoor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10月,美國四分之一的社區使用該平台。而且除了美國之外,全球還有9個國家的25萬個社區都在使用這款App。

根據Sensor Tower數據,今年Nextdoor的月活躍用戶成長20%,甚至成為了鄰里社區和公共機構在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傳播有用和重要訊息的平台。

疫情期間,Nextdoor推出的一項鄰里服務就十分深入人心,在互動式地圖上,任何人都告訴大家「我願意提供什麼幫助」。點擊地圖上那些願意提供幫助的鄰居們,會看到有人可以提供遛狗、取藥幫助,或者去附近商店購買生鮮等。

Nextdoor的盈利模式可以說是幾乎復刻了Facebook的廣告獲利模式,但到目前為止,Nextdoor並沒有透露具體收入以及是否實現盈利。但根據Crunchbase數據,Nextdoor共完成融資約4.7億美元,去年9月F輪融資完成後,最新估值高達22億美元。近日據《彭博社》報導,Nextdoor希望以40至5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公開募股上市,另一種可能是SPAC上市,交易可能在明年年底。

3.遠程辦公領域,獨領風騷的Zoom

儘管分析師們都說Zoom是一個很難估值的公司,但目前,Zoom的市值已經超過IBM。

COVID-19對Zoom迅速成長帶來的特殊影響,某種程度上削減了這一時刻的重要意義,也許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疫情只是讓它提前發生了。

現代網路視訊會議領域有近30年的歷史,這一領域玩家眾多,格局早定,在一片紅海中,Zoom花了不到10年開闢一片新天地,到今天市值大幅超越IBM並且直逼Cisco,也不過只有一個產品:Zoom視訊會議軟體。

即使拋開市值不談,誰都無法否認的是,如今的Zoom已經成為視訊會議紅海市場上的後來居上者,擁有最多的活躍用戶、最大的市占率、最高速的成長率。

既然Zoom沒有發明特別的專利,市場上不乏提供類似服務的平台,那麼它是如何獲得追捧的呢?我們覺得有以下幾點:

  1. 專注做細分市場上最好的產品,一款易操作、簡單好用的產品
  2. 在行銷下功夫,走親民路線,做出品牌口碑,打造傳遞快樂的文化價值觀
  3. 在產品好用的基礎上擴展免費增值模式,讓用戶自願持續付費
  4. 創始人深耕ToB行業,擁有比同行企業更好的專業技術和管理能力

財報顯示,Zoom第二季度總營收6.635億美元,同比成長355%;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857億美元,同比成長33倍。本年度預測市盈率達200倍,令市值相當於營業額的60倍。

在10月剛舉行的Zoom年度(現在是虛擬的)Zoomtopia活動上,創始人袁征在展望Zoom的業務和虛擬通訊的未來時提到了幾個規劃。他希望AI最終能實時翻譯語音,這樣說不同語言的人就能在Zoom上進行實時對話。他還表示,Zoom最終可以在每次會議結束後,對其進行完美、簡潔的總結。

「有了科技,我們不僅可以消除身體上的障礙,還可以消除文化、語言和情感上的障礙。」「兩個人,無論他們住在哪裡,只需輕輕一擊,就可以建立信任和相互理解。」

誰不希望看到這樣一個更豐富有趣的未來呢?

4.新晉超級獨角獸:移動支付平台Stripe

9月20日,移動支付平台Stripe融資2.5億美元,估值飆升至350億美元,成為目前美國估值第二的創業公司。

Stripe總部位於舊金山,成立僅10年,一直以來都是矽谷最受歡迎的VC/PE目標公司之一,也被公認為是估值最高的非上市網路金融公司之一。從10年前獲得Y Combinator一筆2萬美元的種子基金開始,Stripe先後完成了多達F輪次融資,去年從投資公司Tiger Global Management籌集了1億美元才沒過多久,今年最新的F輪融資高達2.5億美元。

在強大的資金流下,Stripe融資金額也是一路飆升,隨之而來的是到達新高度的高估值。General Catalyst合夥人赫曼塔內加(Herman Taneja)認為,Stripe如果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和策略,那麼其估值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達到1000億美元。

根據Stripe官網顯示,目前已有150多個國家的數百萬家公司,運用Stripe來營運和擴展業務,商業合作夥伴包括Facebook、亞馬遜、Lyft、Deliveroo、Shopify、Salesforce。同時,Stripe總部位於舊金山,在北美洲、歐洲、澳洲及亞洲設有14 個全球辦事處,員工近2000名,用戶數百萬。

疫情期間,Stripe逐漸實現了完全遠距化,這得益於他們去年就開始推出的遠程工程中心,通過建立虛擬中心來重新平衡遠程工作和集中工作的組合。在後疫情時代,這也成了整個公司新工作模式的支柱。

據媒體報導,Stripe除在傳統的移動支付技術之外,還已經在網路金融領域開始了多元化擴張。並在9月初剛宣布推出名為「Stripe資本」貸款部門,意在幫助科技公司獲取貸款,做大現有業務。

5.線上金融交易火爆:網紅炒股平台Robinhood

說到Robinhood,年輕的投資者們一定不陌生。這家2013年成立的金融服務公司在今年的發展趨勢尤為突出。鮮少有公司能像它這樣,既能在COVID-19的大環境下迅速成長業務,又能在股市上漲的牛市同樣獲利。

據報導,今年市場上半年內新開的600萬線上交易帳戶中,單Robinhood一家就貢獻了至少300萬用戶。就在今年6月份,Robinhood每天處理400萬人民幣以上的交易,遠遠超過其他任何的經紀公司,是傳統經紀公司E*Trade的4倍之多,公司第2季度收入達到了1.8億美元。

《路透社》9月23日報導稱,Robinhood在最新的G輪融資中籌集到了6.6億美元的資金。該輪融資最初只籌集了4.6億美元資金,但是隨後D1 Capital增加投資了2億美元。同時還得到了Andreessen Horowitz、紅杉資本、Ribbit Capital、9Yards Capital等投資機構的支持。該公司發言人透露,Robinhood目前的估值已經超過117億美元。

創始人Vladimir Tenev在解釋Robinhood創立初衷時表示,自己當年受「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啟發,認為應當讓更多底層的普通人參與到資本增值的過程中,所以才創立了這家公司。甚至連Robinhood這個名字,都是取自英國民間傳說中劫富濟貧的綠林俠盜。
Robinhood推崇的零手續費交易幫它吸引到了不少用戶,而且邀請送股票的機制更是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病毒式傳播。截至目前,Robinhood已經是一家擁有千萬活躍用戶的公司了。

而在疫情期間,Robinhood更是吸粉無數,掀起一陣投資狂潮。而且這種疫情導致的短暫狂熱,並沒有像人們想的那樣逐漸消退,不僅穩當地維持在一定數目,甚至在之後經濟上行的情況下也出現了用戶的大量成長。

市場研究公司Alphacution報告顯示,Robinhood用戶進行交易的頻率極高,相當於傳統證券公司客戶平均水平的9倍。而各種市場研究都顯示,用戶交易高風險金融產品的頻率越高,就越容易虧損。也有一些人指責Robinhood向業餘投資者提供了複雜的交易產品,未能盡到保護其客戶的責任。

疫情在力挫全球經濟的同時,在金融市場卻也形成了一波從谷底往上沖的「類牛市行情」,網路金融平台成為年輕人投資的戰場,給市場帶來大量新的資金。雖爭議不斷,但能夠在目前這種經濟形勢下募集到如此規模的資金也預示著,Robinhood金融應用作為下一代的獨角獸企業正在蓬勃發展。

雖然疫情持續蔓延了整個2020年,對醫護人員甚至整個醫療行業具有相當大的挑戰,但是對大健康醫療行業還是起到正面推動的作用。

比如疫情期間,普通病患入院受限,於是興起了「遠距會診」的浪潮;比如交通遇阻加上物流公司開工率低,藥品配送被嚴重影響,於是產生了「線上藥店」、「智慧工廠」等,保證了藥品供應;面對爆發的醫療物資短缺、普通患者就診難、醫護人員超負荷運轉等諸多問題,基於AI技術、大數據等先進科技為「智慧醫療」撐起了一片天。

事實上,醫療和健康產業好多新興技術會在疫情之後得以跳躍式發展。受疫情刺激,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變得飛速提升。

6.癌症早篩獨角獸GRAIL

大健康領域裡腫瘤早篩這個細分行業,在美國起步很早,投融資很活躍。早期成立的企業已發展為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如Exact Sciences、Guardant Health;新銳企業也逐步顯露鋒芒,獲得大量資本青睞,如GRAIL、Thrive Earlier Detection等。

癌症早篩獨角獸公司GRAIL自成立以來的每一步,都受到資本的大力追捧:

2016年1月,成立,A輪融資1億美金;
2017年11月,B輪融資9億美金;
2018年5月,C輪融資3億美元;
2020年5月,D輪融資3.9億美元;
2020年9月,GRAIL被Illumina以80億美元收購。

GRAIL公司成立於2016年,由美國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投資1億美元啟動。GRAIL是Illumina推進測序技術應用戰略的一部分。至今,CRAIL已經進行了四輪共20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ARCH Venture Partners、麥肯錫、騰訊、比爾蓋茲、貝佐斯等。目前,Illumina是GRAIL 的最大股東,持有14.5%股份。

7.液體活檢明星企業Thrive Earlier Detection

早期診斷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液體活檢已成為癌症早期檢測研究領域最熱門的方向之一,國內外許多研究團隊都在追求這個目標。

Thrive Earlier Detection總部位於麻州劍橋,從2019年5月成立至今已經募集了至少3.57億美元的融資,包括今年7月份2.57億美元的B輪融資和2019年5月1.1億美元的A輪融資。

Thrive專注癌症血檢,其Cancer SEEK測試有望在癌症早期就檢測出疾病的蛛絲馬跡,讓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療。今年4月,該公司發表了Cancer SEEK測試的首個研究數據。研究結果表明,這項測試能篩查出兩倍以上的早期癌症患者。

在10月27日,這家成立僅僅一年的公司被Exact Sciences宣布將以高達21.5億美元現金及股票對價方式收購,雙方已經達成最終協議。

8.神經保護藥物公司Nura Bio

7月29日,加州南舊金山,為發現和開發改變生命的神經保護藥物而創建的生物製藥公司Nura Bio Inc.宣布正式啟動,百健(Biogen)前高層Alpna Seth博士出任執行長。Column Group,Samsara BioCapital和Euclidean Capital聯合領導該公司的7300萬美元A輪融資。

9.行為健康公司SonderMind

美國行為健康公司SonderMind在4月份獲得了27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這次融資也有著COVID-19的助推。疫情的加重使得需要進行行為健康治療的病患數量呈現倍數成長,與此同時,該公司原本計劃在5月底推出的遠程醫療解決方案,在3月就成功發布。SonderMind提供大健康相關的數字服務,將患者和治療師相對接,切入精神健康領域,涉及到了精神病學、成癮治療、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

10.網路巨頭開始搶賽道:亞馬遜藥房

在此次疫情中,有大量的實體藥店倒閉。同時,很多B2B2C(批發商-零售商-用戶)醫藥流通企業,將商業模式快速轉型為直接2C,加上科技巨頭的躍躍欲試,給傳統醫藥流通產業帶來不小衝擊。

2020年11月,亞馬遜宣布推出「亞馬遜藥房」服務,允許亞馬遜用戶在網站訂購處方藥,並為處方藥提供大力度的折扣。在推出這項服務之後,亞馬遜將成為沃爾格林和CVS Health等實體藥品零售商的直接挑戰者。

資本寒冬裡大健康為什麼依舊深受追捧?與其說他們是抓住了疫情中的機遇,不如說他們順應了時代的變化,及時發布了自己的專業領域的解決方案。

在網路思維的科技變革下,他們清楚知道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不盲目擴張業務以求盡快佔領更多的市場,而是選擇更穩妥的方式,打磨技術,同時打破壁壘,讓多方合作者參與其中,更好的服務於有需求的用戶,在市場中打造好的口碑。

最後,回首一言難盡的2020年,整個世界都經歷了眾多磨難。無論哪個產業中創業都是一條磕磕絆絆充滿無數未知的漫長的路,那些走到最後的人,從來都不單單靠著運氣或努力。

順勢而為,在過程中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教訓與經驗;遇到危機來臨,沉住氣,找到適合你的方向和節奏,也許你就是那個走到最後的人。

*本文獲「矽兔賽跑」授權轉載,原文:复盤2020:那些隕落和崛起的公司(崛起篇)

責任編輯:李頤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Zoom Robinhood Nextdoor 崛起 企業 2020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